南唐後主李煜多才多藝,能詩文、音樂、書畫,尤以詞著名,李煜的詞形象鮮明,語言生動,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向來不懂得治國之道,更無帝王氣魄與胸懷。在藝術上完全投入,在政治上麻木不仁,庸才充斥朝野,將相無人,國家日益削弱、腐敗。當強大的北宋軍隊將南京城團團包圍之際,他還蒙在鼓裏,仍沈迷於詩詞歌賦當中,最終做了亡國皇帝。李煜在《別離歌》中淒涼地寫到:“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北宋的宋徽宗趙佶是壹個天才畫家,且擅長書法,自稱“瘦金書”,也寫狂草,繪畫重視寫生,以精工逼真著稱,工花鳥。宋徽宗在位時廣收古玩和書畫,網羅畫家,擴充翰林書畫院。宋徽宗還迷信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盡管宋徽宗頗具藝術才華,具有書畫藝術大家的水準,但他卻不是個做皇帝的材料,奸臣當道,大權旁落,朝綱混亂,民不聊生,到處爆發農民起義。宋金戰爭爆發後,腐敗無能的北宋軍隊不堪壹擊,徽宗被俘,成了亡國太上皇,客死他鄉。
明熹宗朱由校是壹位“勤奮”的皇帝,他的勤奮不在於治理國家,而是對制作木器情有獨鐘,凡刀斧鋸鑿都要親自操作。明熹宗心靈手巧,他制作的床、漆器、梳匣等精美絕倫,壹般的能工巧匠也望塵莫及。他有壹個怪癖,就是在欣賞過自己的“作品”之後,立即將其毀掉,重新設計新的樣式,繼續制作。他從來不知疲倦,沈浸其中,不能自拔,將國家大事扔到九霄雲外。當時的明朝內憂外患加劇,內有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外有蠶食緊逼的滿族鐵騎,江山千瘡百孔,明熹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由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政治極為黑暗,明朝瀕臨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