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鹹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誌學在泥河裏得玉璽,由陜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裏?至今眾說紛紜,莫衷壹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誌·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禦制《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壹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紫禁城,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這裏存放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珍寶近百萬件。在眾多寶物中,哪壹種最能代表皇帝的無上權威和地位呢?這就非寶璽莫屬了。誠如乾隆帝所說:“蓋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經綸,莫重於國寶”。中國歷代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禦寶的徵信作用,將其作為國家的象征物,皇帝治理天下的憑證。
故宮現在藏有明清帝後寶璽近五千件。乾隆帝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四代皇帝。他在長達六十多年的統治期間創造了清代歷史最輝煌的時代。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寶璽壹般沒有規定確切的數目。乾隆十壹年(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欽定禦寶為二十五方,後人稱這二十五印章為“二十五寶”。乾隆帝為什麽把玉璽的數目定為25枚?
根據《周易太衍》“天數二十有五”的記載,乾隆皇帝希望清王朝也能傳至二十五世,清二十五寶是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禦用國寶的總稱。從此,這25方寶璽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年間,壹直沿用至宣統末年。二十五方寶璽各有所用,集合在壹起,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這二十五寶璽也是現存唯壹的壹套完整的皇帝禦寶。這25寶璽被儲存於交泰殿的寶箱內。寶璽由內閣掌管,用印須經皇帝批準才可拿出。
時間進入21世紀第七個年頭的時候,中國文物學會絕版監制發行50套“中國歷代名玉”復原品,其中就有乾隆皇帝貴為看重的玉璽“廣運之寶”。也是我國國家級文物研究機構第壹次對其進行的復原制作。“廣運之寶”,采用上等新疆玉料,均按照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原樣大小精心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