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帶在遼代是壹個小村莊,名叫王海村。在元代,這裏是為皇室燒制琉璃瓦的窯址。明朝時,這裏建了壹個琉璃廠。這裏人煙稀少,空曠荒涼。它成為文化街是在康熙以後。琉璃廠位於內城南門正陽門外。從清初開始,內城人口向其他城市遷移,這壹帶人口逐漸增多,也建起了影劇院和商店。琉璃廠周圍新建了會館,全國各地的商人、官員、學者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裏。每年正月初壹到十七,在北京舉行的元宵燈會也是搬到琉璃廠附近的長甸,於是書店和流動書攤就慢慢集中到了琉璃廠。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召集大批學者編撰《四庫全書》。這些人有的住在琉璃廠附近,遇到需要的書,就列個書單,去琉璃廠書店找。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書商派人去外省藏書。促進了琉璃廠書業的繁榮,也促進了其他文化產業的發展。經營碑帖字畫、文房四寶、文物古玩的店鋪也興盛起來,很多都是代代相傳的,於是出現了壹批知識淵博的行家。清末民初,許多名人和書法家為這些文化商店題寫牌匾,其中包括嵇紹、翁同龢、康有為和梁啟超。民國時期琉璃廠分為兩條街,東街主要經營文物古玩,西街主要經營舊書。解放初期,有170多家文化商店。十年內亂期間,這條文化街遭到嚴重破壞。傳統特色正在逐漸恢復。文物古玩方面,包谷齋、榮寶齋、專做古今書畫的墨緣齋、專做古代碑刻的青雲堂、專做仿古陶的集古閣、專做金石陶瓷的翠珍齋、專做徽墨的、專做胡筆的戴都是相當有名的。至於古籍,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中國書店都在這裏開了分店。臨街房屋的改造也力求保持古色古香的原貌,讓人們來到這裏也能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