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通渭縣有大量的古城堡。戰國時秦長城由西南向東北修築,城墻修築,惟妙惟肖。1995期間,我專程去了縣城,親眼目睹了這座古長城的城池、護城河、亭子、屏障、烽火臺等遺跡,並寫了壹篇關於它的文章。還有兩座建於北宋的城址,分別是濟川古城和石川古城。此外,還有大量的堡城,俗稱翟或堡子。通渭縣誌中散存的明清堡城有130余座,這只是其中的壹小部分。
通渭縣有壹千多座這樣的城堡,算是全中國最多的,壹點也不為過。通渭縣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如果稱之為“中國千城堡之鄉”,那真的名不虛傳。
2005年初秋,我去通渭縣專題調研,三天參觀了10座城堡。雖然涉及的數量不多,但涵蓋了這些城堡的多種類型,可見該縣擁有龐大的城堡群。
本文繞過秦長城和宋元以前的古城,重點研究明清以來的堡城。
壹、堡城的類型和結構
通渭縣堡城可分為村落堡、宗族堡、家族堡三種類型,區別於地方各級軍政城市,具有平民堡的性質。就其規模而言,村落堡較大,宗族堡次之,家族堡最小。從建築形式來看,城堡有三種:方形城堡、長方形城堡和圓形城堡。從整體結構來看,都是由城墻和護城河組成。每座堡壘都有壹扇門,大多位於南墻或北墻,門洞狹窄,遇到異常情況容易被擋住。堡內有房屋、建築及相關生活設施。
村莊城堡大多建在山區或依山而居的村莊。有村子的地方,村堡就建在村子旁邊的山上。第三家店鋪,相城墻灣炮臺,建在城墻灣村南端,呈長方形。現存的堡墻高3-8米。堡門以北,東西南墻有1-2墻墩,環溝寬5米,深4-5米。堡門正對面建有1.5米寬的平臺,向壕溝內延伸2米,為橋臺用,用於搭接門橋。壹旦有警察,村民可以通過門橋進入堡壘,然後就可以拆除門橋。石川鄉八裏灣城堡建在八裏灣村的北山上。城堡呈圓形,墻高8米。周圍建有8個墻式平臺,平臺間距約20米。它不僅在箭頭範圍內,也就是靠人力扔石頭,而且還可以互相連接。它的設計和建造充分考慮了國防需要。
家族城堡和家族城堡是永久的城堡。除了高大的墻壁,城堡裏的房子都像水壹樣,是日常生活的設施。家族城堡住在壹起,而家族城堡是專屬住宅。從建築形式來看,多為方形城堡和長方形城堡,四角呈直角相交。只有少數城堡有角墩和墻臺,如南坪山的廢堡。角墩寬3米,長5米。所有的城堡都有南北向的大門,1-2的瞭望塔建在墻角,俗稱“高房”。以萍鄉鎮河南村“張八爺”宗族堡為例。東西長44米,南北寬40米,總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可使用面積2.6畝,外墻高約10米,女墻約1.2米,墻厚6.4米,夯層6-8厘米,堡東南角。該炮臺現為通渭縣公安局看守所使用。再如安家川安家族城堡,東西寬56米,南北長58.4米,總建築面積3278平方米,可使用面積約5畝。墻厚6.1 m,夯層9-10 cm,外墻原高8 m,現住戶已拆除1 m以上,除仍在使用的原城堡門外,已開新民居式城堡門。堡壘沒有墻基和角墩,後期可能會拆除瞭望塔。堡壘的外環壕溝深5米,寬4米。現在有6個家庭住在堡壘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門和小巷。又如濟川鄉李家坪民族堡,東西長63米,南北寬60米,總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可用面積約6畝,墻厚4米,頂寬3.3米,夯層7-10厘米,角墩。環形壕溝深4米,寬5米,堡門口有橋臺。堡壘現在是果園,地裏有整齊的菜地,還有果樹,生機勃勃。人們搬到寶南村,自己蓋房子。
家園堡的建造與家族堡相似,但規模較小。比如憑祥鎮西關村的劉家堡子,東西寬40米,南北長40.4米。堡壁厚3.5米,頂寬2.5米,夯層8厘米。西北角建有壹座了望塔。劉家住在堡裏,現在分兩戶。護城河已經被填平,變成了果園。城堡城墻內外,滿園鮮花,秋果累累,是居住的好地方。松堡村的潘家堡子與蘇家堡子腹背相連,相距僅2米,北有壹門,南有壹門,均為邊長30米的方形城堡,有完整的護城河和瞭望塔。潘石和張是姻親,世代和睦相處。小壹點的,比如安家川村的家寶,東西長22.4米,南北寬18.4米,有效利用面積只有0.6畝。堡墻高8米,厚3米,北墻開堡門。此外,還會建壹個普通的圍欄把家堡圍起來。雖然袖珍,卻是按照規格夯築的堡壘城市,具有防護功能。
第二,歷史背景和記錄。
通渭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陜甘交通要沖,東接隴東、關中,西接省會、河西。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明清和民國時期。每次出事,官軍不但沒有保護好百姓,反而害了地方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築起了保護自己的屏障,於是就出現了壹個擁有千萬座城堡的人們自我保護的體系。首先出現的是村堡。壹旦有了警察,村裏的人們就會自己照顧自己。警察被放出來後,回到自己的村子,生產生活還是老樣子。久而久之,有錢人家建城堡,住,把防禦和生活融為壹體。於是,就出現了家族城堡,家族城堡。很明顯,村堡是全村人修建的,用於集體防禦。家族城堡家族城堡是貴族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家族行為。如清朝鹹豐年間修建的李家坪家堡主人李,是道光五子科(1828)的“第二十壹任中國式陪審員”,鹹豐十壹年(1861)被任命為湖南湘陰縣令。建於民國初年的安家祖堡,為安仁善所有。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曾在民國重要官員馬鴻逵的部裏工作。他的家庭背景可想而知。
地方文獻中有很多關於堡城攻守事件的記載。清康熙四十六年(1781),通渭及其周邊地區回民因教派沖突引發事端,被清軍鎮壓。乾隆四十九年(1784),七千多人回軍守住通渭寺淄川鄉石峰堡,被大軍圍困。堡壘被攻破,造成重大傷亡。同治年間,甘肅發生大規模反清叛亂,事件中也出現了民族仇殺。從同治元年到同治八年(1862-1869),通渭縣連年戰亂,大部分民間堡壘都有過攻守經歷。“南甲石堡失陷,死傷二千余人”、“西鄉十余座城堡被破,死傷萬余人”、“龍陽堡攻陷失敗”、“百姓夜入未央堡,百姓奮勇必勝”等記載比比皆是。在該縣的平民要塞發生的圍攻事件不下百起。在這些圍城事件中,無論是村落堡、宗族堡還是家族堡都發揮了重要的軍事或準軍事作用。
第三,文化價值觀的評價
對通渭縣大量的民間堡城進行調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1)通渭《包敏》包含了大量的地方歷史信息,包括數百年來甘肅中部社會發展和政治軍事狀況的具體歷史情節。可以看到很多古代與現代、地域歷史與民族的連接點。在歷史的動蕩與今天的安定和諧局面之間,既能找到感性認識的素材,又能總結出許多理性的理念。
(2)通渭縣古城堡為準確界定中國古城的研究範圍和相關理論框架提供了依據。
1991年,我在中國長城學會舉辦的北戴河研討會上的發言中,曾經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應該擴大中國長城學的外延,建立“中國古城學”的體系。在中國古城的範疇中,長城有著非常重要甚至特殊的地位,但不能壹概而論。長城系統和衛城系統應該都有。長城體系是線性防禦,多為外圍防禦;攻城體系是格子防禦,多是內衛。它們相互關聯,但不能相互替代。現在看來,衛城體系不僅包括首都、政府、州縣池,還包括通渭縣等人民堡壘。所以我在表述中壹直稱之為“堡城”,盡管它很小,占地不足壹畝,卻符合“深溝高壘”的理念。
中國的古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通渭縣走訪時,發現有1941年的古堡,我以為可以完全確定為中國古城研究的下限。
(3)通渭縣民間堡寨在歷史進程中,逐漸獲得了社會經濟結構的意義,出現了某種形式的依附和租佃關系,從中可以感知到中世紀以來中國封建莊園經濟的遲滯。《水滸傳》中朱家莊、李家莊、石家莊、柴進等的莊園結構和經濟運作,似乎找到了通渭縣民堡生存發展過程中興衰、轉移、變遷的線索。從中可以挖掘出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4)通渭縣包敏遺址具有保護和開發價值。如果當地政府能夠在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做出保護和發展規劃,將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文化和經濟效益。最初發表於中國長城博物館,第23號。
通渭縣礦產分布
鐵礦位於N15 E的縣城四子川鄉劉家窯坡,直線距離20km。地理坐標:東經105 18′32″,北緯35° 23′16″。其礦化產於震旦系興隆山群大理巖中,上下有兩個含礦層。下縫長23米,厚3米,由大小不壹的扁豆組成;上煤層長23.4米,厚3.2米,為熱液交代。主要礦物為赤鐵礦、褐鐵礦和磁鐵礦。目前儲量尚未探明和開采。
鉬礦位於縣城N68 E的龍山鄉徐家灣,直線距離27公裏。地理坐標:東經105 31′45″,北緯35 17′48″。其含礦石英脈分布在海西期斑狀花崗巖中。整個巖體長250米,寬165米,全部礦化。屬熱液型細脈浸染狀礦石,主要礦物為輝鉬礦。目前儲量尚未探明和開采。
銅礦位於N85°E碧玉鄉賈家門,距離13 km。地理坐標:東經105° 23′34″,北緯35° 12′41″。其礦化體呈透鏡狀,產於二疊系碎屑巖中,長3米,厚1米,為沈積型。主要礦物是孔雀石。目前儲量尚未探明和開采。
螢石位於縣城N15 W四子川鄉金雞峽,直線距離23公裏。地理坐標:東經105 11′00″,北緯35° 24′41″。其礦體呈脈狀,產於震旦系興隆山群斷裂帶中,礦帶長約500米。螢石呈網狀脈狀分布,最長3米。壹般單個礦脈長1至2米,寬0.5至2厘米,為低溫熱液型。壹般含30% ~ 40%的CaF2,含量最高為44.55%。目前初步探明儲量65438+萬噸以上,未開采。
螢石位於N76 E的縣城龍陽鄉官地灣,直線距離9公裏。地理坐標:東經105° 20′44″,北緯35° 13′40″。其礦化產於海西期黑雲母正長巖體外接觸矽卡巖帶中。可以看到礦脈長約2米,寬約3厘米,是熱液。通常,它含有27%至37%的CaF2和49%至50%的SiO2。目前儲量尚未探明和開采。
白雲石位於N30°E的縣城龍川鄉石峰堡,直線距離21 km。地理坐標:105 21′40″E,35° 22′33″n .其礦體呈不規則扁豆狀,產於震旦系興隆山群中,厚100米至200米,長200多米,為沈積變質。該礦還分布在四子川和碧玉。它含有20.77%的MgO、31.31%的CaO、1.21%的SiO2和0.52%的P2O5。目前已發現地質儲量654.38+0.587萬噸,遠景儲量740萬立方米,已開采。
花崗巖位於縣城N17 E的北城鋪鄉露露山,直線距離13 km。地理坐標:東經105 17′10″,北緯35 19′00″。它是海西期肉質紅色中細粒黑雲母花崗巖。巖體長3公裏至4公裏,寬0.7公裏至0.8公裏。它是巖漿的,是優質的石頭。目前估計儲量約2億立方米,已開采。
花崗巖位於馬營鎮何家坡,距離18.4 km,為N68 W縣城..地理坐標:東經105 03′40″,北緯35 16′30″。為海西期肉質紅色細粒黑雲母花崗巖,有巖漿侵入,為優質石材。目前預計儲量6000萬立方米至8000萬立方米,已開采。
花崗巖位於S60 E的縣城碧玉鄉碧玉峽,直線距離15km。地理坐標:東經105° 22′10″,北緯35° 08′05″。它是壹種海西期灰色中細黑色雲斜長花崗巖。出露長2000米,寬400米,為巖漿。給定的性質確定為優質石材。目前預計儲量3000萬立方米至4000萬立方米,已開采。
閃長巖位於縣城S49°E碧玉鄉高家店,直線距離18km。地理坐標:東經105° 22′10″,北緯35° 04′40″。為海西期侵入體,巖石為石英閃長巖,出露700米至800米,為巖漿。是由物理性質決定的優質石材,商品名為深綠色花崗巖。目前儲量尚未探明和開采。
大理石位於縣城N88 E碧玉鄉丁家河,距離9公裏。地理坐標:東經105° 20′52″,北緯35° 12′41″。其礦體呈層狀,產於震旦系地層中,長25米,寬5米,屬沈積變質型。此外,在四子川、龍川也有分布,巖層較厚。目前探明儲量約740萬噸,未開采。
高嶺土礦位於龍山鄉何家山,距縣城N69°E 21km,地理坐標:105° 27′54″E,35° 16′28″n,礦體賦存於石炭系煤系地層中,有***22號礦體,呈層狀,尖銳狀。主要礦體7條,長420 ~ 949米,厚1 ~ 4.5米,深64.5 ~ 259米。主要礦物為水雲母和高嶺石,為沈積礦物。它含有52.33%的二氧化矽、28.24%的三氧化二鋁、1.1.8%的三氧化二鐵、0.76%的二氧化鈦、6.7%的二氧化錳、1.07%的氧化鈣、0.42%的氧化鎂、1.5%的K2O和氧化鈉。目前探明儲量496.6萬噸,已開采。
石灰巖分布在子思鄉劉家窯的山坡上。產於震旦系興隆山群地層中,其中氧化鈣含量超過54%。目前探明儲量240萬噸,已開采。
安山巖分布在常家河鎮青石峽地區。其巖石呈深綠色,粒度均勻,質地堅硬,破碎性好,表面裸露。巖體穿過石炭-二疊紀沈積地層,屬於燕山運動的產物。目前探明儲量約6543.8+0億立方米,未開采。
石英巖分布於龍山鄉、北城等地,產於前震旦紀地層中。它含有98.31%的二氧化矽、1.1%的三氧化二鐵、0.51%的三氧化二鋁和0.33%的氧化鈣。目前估算儲量31.8萬立方米,未開采。
該煤礦位於龍山鄉何家山,距離縣城N69°E 21km,地理坐標:105° 27′54″E,35° 16′28″n。該煤礦為壹個含巖含煤系列,含煤5至6層,其中3層厚度足以開采,厚度分別為1 m、0.6 m、1至煤層穩定,質量差,屬無煙煤沈積型。目前已探明儲量252萬噸,未開采。
溫泉位於湯池溝,縣城以西8公裏,交通便利。其地熱水產於華力西期花崗巖與震旦系混合片麻巖的斷層接觸帶,泉水通過河谷兩側的斜坡沈積出露地表。由於沖溝沿線斷裂帶發育,沖溝內有多處泉水出露,有11溫泉。在此基礎上,1998年,縣城又打了兩口地熱井,地表水溫達到51℃至54℃,屬於中溫泉水。其泉水鹽度為1.3g/L,氣體含量為16mm/L,有硫化氫氣味,PH值大於8,屬於SO4,Cl-Na。Ca型水。泉水中各元素含量(mg/L)為645.8,CL為276.3,Na+K為363,Ca為136.7,SiO2 _ 2為43,F為4.94,Br為1.36,Rn值大於30埃,具有放射性醫學作用。目前已探明出水量4000噸/晝夜,溫泉已開發利用。
溫泉位於縣城西北6公裏青土莊旁。泉內有五處天然露頭,泉口水溫24℃,為低溫溫泉。單泉的流量很小,估計總流量為每秒4升。泉水的化學類型是SO4和Cl-Na。鹽度為1.5g/L,PH值大於7,呈堿性。泉水中可溶性二氧化矽含量為25毫克/升,氟含量大於4毫克/升..目前證明其出水量為350噸/晝夜,未使用。
溫泉位於義崗川鎮東3公裏處。其泉有1自然露頭和2處人工露頭,泉口水溫25℃,屬低溫溫泉。單泉流量較小,總流量為0.7L/s,水質補給條件差。目前已探明產水量60噸/晝夜,未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