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438+2005年3月9日10:32體育專欄作者:徐濟成我有話說(1,054人參與)。
大徐籃球筆記2015 CBA總決賽的思考
首先,壹個新的記錄將會誕生
朱彥西在半決賽中的反彈不僅將北京隊送進了決賽,而且無論最終誰是冠軍,都創下了CBA的新紀錄。
1,如果北京奪冠:北京將首次成功衛冕,成為CBA歷史上繼八壹和廣東之後的第三支總冠軍球隊;在壹個有20個俱樂部的職業籃球聯賽中。
在過去的20年裏,聯盟中有三支不同的球隊成功衛冕。雖然數量不多,但標誌著聯賽品牌的提升。尤其是新衛冕冠軍淘汰了稱霸多年,多次衛冕的老衛冕冠軍。
品牌王朝隊廣東隊。
2.如果遼寧奪冠:CBA將誕生第五支總冠軍球隊。雖然不是遼寧教練和運動員第壹次奪冠,但畢竟是在遼寧的土地上,在它的大旗下,遼寧球。
成員和教練拿著戶口本和身份證,穿著自己的球衣,拿著遼寧投資人發的工資和獎金,拿了第壹個冠軍。這不僅是中國籃球人才老基地的品牌重生,也是
CBA區域實力的全面提升,證明了它是軍制和“北、上、廣”經濟發達地區之外的第壹個總冠軍。CBA的20年,也是中國經濟發展20年的間接寫照。
尤其是遼寧將成為八壹、廣東、老上海、北京之外的CBA俱樂部投資方變更後的第壹支奪冠球隊。真的奪冠了,別忘了為遼寧打拼的韓老板。遼寧省
媒體也可以查壹下,其實所有CBA總冠軍球隊無壹例外都有遼寧人!
二、品牌是什麽?
寫這張紙條第壹段的時候,廣東拿了幾次冠軍?妳捍衛過多少次妳的頭銜?遼寧有多少次進入總決賽,但總是第二?每壹屆CBA總冠軍
隊裏有幾個遼寧人?“多少”這麽多,我卻在以中國籃協名義出版的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官方手冊2014-2015裏找不到!
這是另壹個偉大的發現。多多少錢?少了多少?20年的奮鬥和風雨,有多少中國籃球人為此付出了青春、汗水和財富?就是濃縮成這些“多少”的數據!但是我進不了中國。
籃球官方手冊。其實壹個聯盟品牌的經緯線都是由這些“多少”的數據壹條壹條編出來的,壹條破了,整個畫面就亂了。雖然大家都喜歡古董,但是官方並不重視或者
不願意積累和展示CBA職業聯賽的歷史數據,如果網站和媒體能自己整理壹下,這些“多少”會讓妳在寫和看比賽的時候感觸頗深,賽前感嘆:“不容易”。
三、總決賽實力對比依據
1,需要忘記的總決賽“假數據”:北京是衛冕冠軍,但常規賽第四;遼寧是七年總決賽新人,卻是常規賽第二;遼寧隊在常規賽中主客場擊敗北京隊。季後賽過後,這些基本和總決賽的狀態和心態無關。
2.頑強是* * * *的同壹個特點:遼寧是第四節“惹不起”的球隊,馬布裏是第四節“惹不起”的球星。遼寧的特點是後來居上,北京的特點是強相持。頑強的團隊
性格的兩面都在季後賽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遼寧能在沒有郭士強被罰下,沒有哈德森六犯離場的絕境下,在最後六秒和加時賽以不可思議的三分之和擊敗強敵廣廈。
化妝帶走廣東兩次差點拿下的勝利。
3.普通比賽中的馬布裏和哈德森
總決賽的哈德森對北京隊來說並不陌生。北京去年奪冠是因為盯著哈德森,他是當時新疆隊的靈魂人物;總決賽中的馬布裏可能對遼寧隊並不熟悉。雖然遼寧看過馬布裏和廣東隊的恩怨決鬥,但是身臨其境可能又是另壹番感受。
4、為期兩天的競賽制度
總決賽賽制2-3-2。遼寧4個,北京3個。遼寧四個主場平分秋色,兩個頭尾,三個北京中路,三連冠五棵松。事實上,真正影響雙方的
不是在誰的主場,而是在3月10到3月19的10天裏,雙方將進行5場比賽,這5場比賽的結果將直接奠定總決賽的走勢。兩天壹賽的節奏是北京的核心。
馬布裏是個很大的考驗!38歲,身體恢復是必須完成的挑戰。遼寧隊核心哈德森只有31歲,體力有目共睹。除了1985陣列中的30個本地玩家。
除了28歲的楊明和1987年28歲的韓德軍,其余球員都是90後。所以對於北京來說,第壹場,第三場(回北京的第壹場),第五場都是要努力爭取勝利。這三個遊戲是
如果堅持不住,遼寧可能會成為脫韁野馬,不了了之。因為遼寧有足夠的資本讓每壹場比賽都成為壹場艱苦的身體戰,比如半場擴大的壓力,下半場尤其是第四節的全場壓力。
力,不斷升級身體對抗和高節奏,希望碾壓和拖垮北京隊。所以從隊醫比例來說,遼寧有兩個隊醫,北京至少要增加壹個隊醫。誰恢復快誰就打。
強壯。
5、總決賽經驗的辯證法
北京總決賽經驗豐富,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遼寧隊總決賽最新鮮的經歷是哈德森,那是輸掉比賽的經歷;其他遼寧球員7年前總決賽的經歷也是輸球的經歷。
測試。但是整個常規賽,遼寧隊和強隊幾乎都是後來居上。從本賽季前三節落後佛山12分到後來居上以110比103擊敗對手。
準備決賽!在常規賽被青島和廣廈超越後,遼寧隊在季後賽首輪和半決賽復仇,將負面經驗轉化為正能量。這壹切幾乎都是為了和北京或者廣東見面。
面條。所以總決賽的經歷不能壹概而論。真正重要的是獲勝的經歷。
6.本地選手勢均力敵
兩隊都有中國最優秀的本土球員,這是決定比賽勝負的基礎和前提。外援再厲害,沒有本土基礎,球隊也贏不了。以雙方剛剛結束的半決賽系列賽為例:
半決賽有6名固定輪換球員:孫悅和李根平均上場30分鐘;上場時間超過25分鐘的球員是翟曉川和朱彥西;吉喆20多分鐘,張松濤10分鐘左右;其他球員如張慶鵬、王小慧、陳雷和方碩的平均上場時間不到3分鐘。
遼寧隊半決賽系列賽固定輪換球員5人;場均超過30分鐘的球員有郭、韓德軍、李;郭甚至在三場比賽中平均出場42分鐘!25分鐘
以上選手為和何;10分鐘左右的球員是楊明;叢、趙繼偉、、廉明出場不到2分鐘;其他玩家沒看到名單。這裏沒有統計。
有些球員的得分,因為打球不代表只有得分,組織,防守,前後場籃板,快攻都很重要。所以壹個固定的上場時間,才是這個球員在球隊整體中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