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漿是指文物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專指古物器物經過長年久月之後,在表面上形成這樣壹層自然的光澤。
所謂包漿就是文物的油脂滲出接觸空氣後,在木頭表面形成的固化層,再經壹定頻率的盤玩把摩,使油脂混合體固化層均勻分布於珠串表面各部位,達到所謂的鏡面效果。
包漿主要是依靠木頭本身的油性來完成。理想的包漿效果,也就是“玻璃底效果“,必須是建立在木料本身良好的拋光打磨的基礎之上,後期完美的包漿效果,跟珠子本身的油性,成品時打磨的目數,後期自己盤玩時所進行的拋光,都有關系。
擴展資料
古玩的其他術語
1、俏貨:比較精美的的收藏品。壹般是針對瓷器的收藏術語。
2、上貨:古玩商從農村市場或者收藏者手中購買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貨。
3、開門貨:看藏品時碰上年代老的真貨叫 “開門貨”或“壹眼貨”。
4、壓堂貨:是主人店堂裏最好的鎮店之寶。
5、禮貨:解放前官場上相互饋贈的古董文玩。其貨壹般,但裝裱、包裝精美。
6、行貨:壹般指“大路貨”。引中出“行畫”,指成批生產、缺少獨創性的畫作。
7、天價:漫天要價,價格高出市場價很多。
8、行價:成交的價格利潤很低,有時甚至是“蝕本”,這就叫“行價”。
百度百科—包漿
百度百科—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