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中國古時有鐵壺嗎 似銅銀有 鐵是日本的傳承嗎

中國古時有鐵壺嗎 似銅銀有 鐵是日本的傳承嗎

1.鐵壺最初的雛形是鐵鍋(中國古代鐵釜)。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但鐵壺起源於日本巖手縣,第壹個發明鐵壺的人是江戶時期的小泉仁左衛門清尊,第壹個發明用失蠟法鑄造鐵壺的人是江戶末期安之介。中國古代史上沒有出現過鐵壺這種器具,中國任何壹個博物館都沒有這種器具的收藏,中國出現鐵壺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主要產地在浙江廣東兩省,為歐美市場代工的泡茶壺。鐵壺確實屬於日本發明的。中國古時候的鍋造型種類繁多,包括鼎、鬲、甑、釜、甗、鬶等。鐵釜在唐代隨茶道壹起傳到日本。

2.戰國時期鐵釜。出土於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河北靈壽。解說:在生活用具方中山國大型鐵器和精工鐵器的鑄造很有特色。靈壽城二號遺址出土的大鐵釜系用八塊範組合澆鑄而成。釜身及肩部有凸弦紋,弦紋起到加固作用。此件大鐵釜通高34.7厘米、肩寬37.2厘米、口外徑24厘米、器壁厚0.5厘米,是目前戰國時期出土的鐵釜中最大的壹件。

3.鐵釜此後不斷演變,在唐代發展出以下式樣:

鐵釜圖解

鐵釜傳到日本後,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日本人沒有對鐵釜進行改造,只是遵循他們在中國學到的方法制造和使用。

4.鐵釜是沒有壺嘴和壺把的,煮沸的水需要用小竹勺舀出來,用起來很不方便,直到大約四百年前,日本盛岡南部藩主,因為對茶道的熱衷,在他的南部轄區內,聘任了許多制釜師,開始嘗試自己制作茶具。後來就有聰明人把鐵釜的壹面造出了壹個向外倒水的壺嘴,俗稱為:流。又在釜的上面安了壹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梁。這樣再用鐵器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這樣的鐵器就叫叫做手取釜,據史料記載手取釜最早出現在延慶2年(1309年)的室町時代,手取釜的用途多為藥用。手取釜是室町幕府時代的作品,與現在的鐵壺不同的是底部有三足為支撐點。

5.在1750年代,現代的鐵壺由三代小泉仁左衛門設計制作成型,三代小泉也就成為了現代鐵壺的締造者。在日本江戶末期(1860年代),六代小泉制作了惠比壽大黑大入葉文鐵壺,這個作品是針對商家販賣而特別設計的作品。各商家也對此作品有著極高的評價,並且把六代小泉所制作的作品稱之為南部鐵壺。從此鐵壺在普通大眾間也不斷的普及,南部鐵壺也名聲大噪。

明治時期以後,南部鐵器(盛岡,水澤)的鑄造業有著飛速的成長,在昭和31年(1956)鐵壺的產量到達了頂峰,月生產量達到了5000個。但由於需求減少,整個鑄造產業也面臨了極大的考驗。京都的龍文堂在江戶中期(1715~1845),使用了蠟型制作法來制作鐵壺,所制作的鐵壺細致精美,紋理清晰,但由於戰爭原因,產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而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山形鐵壺是在明治維新時期(1868~1911)逐漸開始制作鐵壺,鐵壺制作始於盛岡(南部鐵器)的委托制作。在1945年戰後時期,山形鐵壺受到了釜師長野垤誌的指導使鑄造技術得到了提升。

  • 上一篇:江蘇沭陽在古代叫什麽?
  • 下一篇:查傑古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