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永遠的世外桃源——畫裏宏村
02人文薈萃——繁華西遞
03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精致呈坎
04清新自由——文藝唐模
05集權下的熱鬧——孤獨潛口
06《金瓶梅》的起源——被遺忘的西溪南
………………………………………………
每年七八月份,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宏村。
大理、烏鎮和宏村,是全中國我會主動反復去往的地方,恰好分別代表了古城、古鎮和古村。但唯有宏村時常從我的記憶裏跳脫出來,讓我在高樓林立的北京,仍能嗅到村旁稻田裏綠苗的芬芳。
初聞宏村,是大壹暑假,色彩課的老師帶藝術系的孩子去那寫生。所以,當妳夏天來到宏村的南湖旁,壹定會看到這樣的情景——
滿眼的風景滿眼的“畫”,滿眼的藝術系師生,滿心歡喜的遊客誤入“畫”。
宏村,位於黃山西南麓,是明朝萬歷年間建成的壹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依據山形地勢,建造出絕妙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壹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著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
宏村燦爛的徽派古建築,與周圍的田園風光相得益彰,形成了是壹幅靈動 的山水畫。
許多人還未去過宏村,但卻並非“素未謀面”,其實它的“月沼”壹直出現在郵票上。
而這座南湖上的小橋,就是《臥虎藏龍》電影壹開場,
周潤發牽著馬走過的那座白石橋。
2000年,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我喜愛宏村,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
更多是因為它的情——溫暖的人情!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裏所描述的悠然景象,就是宏村最真實的寫照。
我喜歡宏村,就因為它是壹個真正的村,壹個村民正常生活,正常勞作的古村。壹個被統壹管理,但並未被統壹商業化的村。壹個人畜家禽自由自在不受制於遊客的村。
我去宏村時,村口有壹條不太“商業化”的街,有簡單的餐飲、小超市、特產店、早餐店,除此外,整個村子裏,只有民居。對,只有安安靜靜的民居和正常的村民!沒有人聲鼎沸,喧囂異常的商業推銷和叫賣!
住的很多客棧也多是村民自己家的房子。很多都是老板住壹樓,遊客住二樓,但都是相當精致整潔的小院。有“外面五千年,裏面五星級”的感覺。
吃飯也是在小院裏,想吃什麽菜了,跟老板說壹聲,往庭院裏樹下蔭涼的石桌石凳上壹坐,就等著老板給妳端上各種時令的農家美味吧!特別悠哉愜意!
出去逛累了回到院裏,還經常會被老板喊住,熱情地給妳端上壹些切好洗凈的剛摘下來的新鮮瓜果。
在宏村,妳可以舒服地“體會當地生活” 。妳可以與村民同吃同住同聊天,可以了解他們壹天生活的日常。白天,可以跟他們早起去村外放牛,去果園菜地采摘新鮮的瓜果,與稚氣未脫的孩童追逐嬉戲,看著白發蒼蒼的老奶奶嫻熟地納著鞋底,夜晚,可以跟村民納涼,聊天,數星星……
宏村的夜晚是淳樸自然的,沒有酒吧和卡拉OK,沒有浮躁的音樂和電視的喧囂,只有——人聲、犬吠和美好的寧靜! 宏村的夜晚可以找回所有童真的記憶。
不過提醒壹下,怕黑的朋友最好帶好手電,夜晚別出客棧四處轉悠。還記得沒有經驗的我,黃昏時在村口吃晚飯,吃完天已經全黑了,我摸黑往村子裏面的客棧走。
走到村子的巷陌裏,天啊!伸手不見五指!手機也沒電了。更神奇的是,路旁明明全是坐在屋門口扇著蒲扇乘涼的人,我能清晰地聽到耳邊村民們聊天說笑的聲音,可就是看不到人!!!心裏害怕極了!只好自言自語:還有多遠啊!好黑啊!好嚇人!
這時,路邊突然很多人安慰我:“姑娘,別怕,我們都坐在門口呢!”“妳壹直往前走在左拐就到了!”“不要怕!需要我們送妳過去嗎?”“來,我這裏有亮,我給妳照壹下”“我也給妳照壹下”,“姑娘,妳走得熱嗎?我給妳扇扇風吧!”……
就這樣,村民溫暖的話語,像“擊鼓傳花”遊戲壹樣,我每走到壹家門口,他們就跟我說話,減輕我對於黑暗的恐懼。而但凡有手電筒的,都會壹家壹家,隨著我的腳步,有節奏地依次為我打開照亮,為我鋪就了壹條光明大道!
我就這樣延續著他們挨家挨戶給予的溫暖和光亮,平安地回到了客棧。多年來,每每想起那天晚上,心裏就漾起無限的溫暖和感激。
在宏村,我睡得格外香甜,每天早上都是被雞叫、鳥叫聲吵醒。
而如果妳也與我壹樣幸運,能在某天遇到隔夜的綿綿細雨,請在天蒙蒙亮的時候,壹定爬起來,去村子裏走走,去用心感悟宏村的清晨。請相信我——那種靜謐有壹種攝人心魄的美!
在宏村,我特別喜歡壹到飯點,就滿臉幸福地觀賞著全村裏升起的裊裊炊煙。我覺得炊煙是有香氣的。那就是最真實的 “ 人間煙火氣 ” 。
所以,宏村的魅力跟大理壹樣,不在於“遊”,而在於“靜靜地呆”。若有牧童吹笛,騎著老牛淌過河堤,我願呆坐在這裏,忘了年紀。
宏村的愛,是陌生人之間平等而自由的“大愛”,是春風和煦般的“關愛”,是人與人的信賴。宏村沒有讓人感受到徽州高墻裏的束縛和不自在,相反,她是溫和的、淳樸的、親切的、閑適的,讓妳忍不住想去靠近,去了解。
相比較而言,西遞就要冰冷很多,但是,卻熱鬧得多。
………………………………………………………
西遞離宏村不遠。也是明清徽派古建藝術的代表和人文寶庫。
不僅有著精美的牌樓,磚雕木雕石雕,還有成片的深宅大院,單論那些古宅上的無數幅對聯,就篇篇錦繡,讓人嘆為觀止。
西遞的牌樓、走馬樓、桃李園和西園,天井和繡樓……自然是要看的。任何壹座宅子都是壹部博大精深的古建築教科書。只可惜,如此精致的豪宅,基本都無人居住,只供遊客參觀,以及商戶販賣壹些文化用品和旅遊紀念品。
宏村有很多很多的村民,西遞有很多很多的商戶。
還好,幸虧,萬幸,這裏沒有酒吧!
我看著森嚴的大祠堂,沈重肅穆的牌坊,又暗又高的繡樓,感受到了壹種稍有距離感的,“官場的冷漠”和“商人的無情”。
這讓我常想起高墻裏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們。也讓我在西遞總覺得繁華背後有壹種沈重和壓抑。所以我逛了不到三個小時,就匆匆地逃離。
在西遞,我本想虔誠地來做壹個“學生”,頂禮膜拜那些建起精致宅院的能工巧匠。最後卻發現我只是淪為壹個“觀光客”,嗅了壹遍官商衰敗的暮氣,換了壹場視覺上看起來浮華實則壓抑的刺激。
於是,我再也沒有回到過西遞。
如果壹定要擬人的話,我覺的宏村像壹個鄉紳人家的溫婉千金,西遞像壹個正襟危坐的中年知府。
之後,我去了呈坎,試圖找尋點什麽不壹樣的東西。
………………………………………………………
呈坎,位於黃山南麓,東鄰歙縣,南接潛口,西連西溪南,北依富溪鄉,被譽為“江南第壹村”,“中國古建築藝術寶庫”,但熟悉她的人並不多。
前兩個月,用別出心裁的“曬秋”形式為G20峰會祝福,使得呈坎村在網上火了壹把,林青霞、趙麗穎、汪涵等眾多明星也曾到此參加過這壹傳承千年的“曬秋”活動。
中國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登黃山,不可不去呈坎。”
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
我知道呈坎,算來已有10余年了。但是卻在今年才有機會和她“親密接觸”。
如果說宏村像壹個鄉紳人家的溫婉千金,西遞像壹個正襟危坐的中年知府。那呈坎呢?我覺得她像壹位穿著旗袍,撐著油紙傘來走親戚的上海女子。
呈坎”之名取自《易經》。整個村子按照“陰(坎),陽(呈),二氣統壹,天人合壹”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別名“八卦村”,“龍溪”,依山傍水,二圳五街九十九巷,精巧雅致,宛若迷宮。村裏有150余處宋、元、明、清等歷史古建築,其中21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呈坎的街巷全部由花崗條石鋪築,兩側民宅鱗次櫛比、縱橫相接、排列有序、青墻黛瓦、高低錯落、黑白相間、淡雅清秀、長街短巷、犬牙交錯。
但街巷卻比西遞宏村的要窄很多,有些地方如果兩人對面相遇,必須側身才能通過。 但是,即使逼仄,青石板路面也有磚雕精致的排水溝,每壹面墻的拐角都有美麗的景觀給遊客小驚喜。
主路兩側還有略低壹些的平行小路,這通常是當年仆人和家丁們行走的,以便與主人區分尊卑。有些主路還鋪了“人”字形的瓦磚,意語“人上人”,這跟蘇州“留園”裏的道路設計理念相同。
與狹窄的街巷不同,呈坎的公***活動區域,卻又都是大氣開闊的。 例如,壹進村口的荷塘,開闊舒展,遠觀讓人心曠神怡,近看則流連忘返,因為在疏朗遼闊中,融匯了無數精致的小細節,移步換景,壹步壹景,無處不景,人在畫中。
這片借景山形水勢、青瓦白墻,壹年四季景致各異的荷塘,吸引了無數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他們說每次來看都有不同,每次來都能收獲不壹樣的美。
現在呈坎的居民多變為商家,在古宅裏售賣著當地特產,壹日三餐,或者是木雕手藝,還有的采集了新鮮的藍莓榨成果汁賣給遊客,純天然,味道確實極好的。
這使得整個呈坎熙熙攘攘,很是熱鬧,但又不同於西遞遊客們附庸風雅的喧囂。呈坎古樸的店鋪裏大多是安靜的,頭頂不時還有清晰的鳥叫聲傳來。 斑駁的古墻在陽光的印襯下,竟然愈發顯露出現代主義藝術作品的紋樣。
也許是這生機勃勃的人氣,混合著空氣裏彌散出的“江南山水花鳥畫”的婉約氣韻,讓我情不自禁地將呈坎聯想成壹個穿著旗袍,撐著油紙傘的上海女子,玲瓏剔透,凹凸有致,帶著遠古詩意,融匯現代生機,向妳緩緩地走來,優雅秀美,古韻流長。
而之所以又說她是來走親戚的,是因為這種靈動的氣韻,仿佛不僅僅是屬於呈坎的,而是“舶來品”,超越了那個程朱理學嚴格控制的時代,所以她更像是“回家”、“探親”、“走親戚”,並且時刻帶著閑適、愉快、有點歡欣雀躍的好心情。
呈坎與其它徽派古村落有幾點不同:
1、呈坎為三層徽派木結構古建築,獨樹壹幟,而別的古村落為兩層。 這使得呈坎在房屋結構設計、空間布局上更為精巧,也體現了當年這裏發達的經濟、文化、教育水平。
2、呈坎比別的徽州古村更具“江南水鄉”氣,並且融入了很多南方園林設計理念。 不僅在建築外觀上更小巧雅致,在花園、荷塘、石橋等公***場所的設計上也有著很明顯的蘇州園林的風格,荷塘邊的古院圍墻,甚至能直接看到“拙政園”的影子。
3、明清古建築種類豐富、風格獨特。 呈坎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臺、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工藝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實至名歸。
尤其是羅會炯宅(羅應鶴官邸)石牌樓門罩;羅會炳宅(俗稱石柱廳)木牌樓門罩、須彌座、高大客廳和獨柱旋轉樓梯;羅長銘宅天井魚池;羅季穎宅雕甍鏤棟;羅來龍宅豬食槽天井;敬老院支祠暗壁樓梯;汪閨秀宅陶瓷水梘;環秀橋水構亭;靈山嶺石構亭以及民宅的斜門、鐵皮門、樓廳美人靠、窗戶遮羞板、木及月梁、梭往、彩繪等,特色顯著,在全國獨壹無二。
而恰恰在這古宅裏,我卻看到了遏制不住的對“平等、自由”的渴望。
三層高的木樓,越往上樓層越低,空間越狹小,采光越不好,住的都是未出閣的大家小姐們和夫人太太們。當年徽商行走天下,聚集了大量財富,回鄉建起了這些深宅大院,但是高高的圍墻也成了束縛他們的女人們的牢籠, 她們就這樣像金絲雀壹樣,壹輩子被關在高墻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方寸之間,用生命和愛,輾轉騰挪出靈魂自由的空間。
雖說在戰火紛亂的年代,有這樣壹處安身之所,對於柔弱的女人們來說,也許是壹大幸事,但我寧願她們沒有裹腳金蓮,像男孩子壹樣自由地在村子裏奔跑和歌唱。
而那些男人們呢?他們自然也用另壹種手法對“自由平等”吶喊。妳看,寶 綸閣的建築規制處處僭越,既仿了山東孔廟的規制,又仿了故宮的太和殿, 且前面正廳裏那4根緬甸進口的金絲楠木,跟故宮裏用材是壹模壹樣的,現在據說壹根就價值3億多人民幣。在當時,如果被查出來,他們家是要被滅九族的。
我看了真挺贊嘆這家主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勇氣!
在呈坎,像這樣越制的建築還有好幾處。
再多的冬瓜梁絲瓜柱,再高的馬頭墻,到底還是擋不住思想自由的翅膀。
為了呼吸更多的自由空氣,我來到了唐模。
…………………………………………………
對唐模的第壹印象就是:呀,水好多!自然景觀好生態!
初見唐模就被驚著了, 因為它的整體風格很像蘇州的同裏水鄉,但建築特色又很像西塘。
壹條寬闊的溪水將古村壹分為二,兩旁數百幢徽派古建築濱水而立,溪上數座造型別致的石拱橋和水壩將水街兩岸連為壹體。
不同於呈坎的狹窄緊湊,唐模地勢開闊 ,隨意站在石橋上,便可將整條水街盡收眼裏,從這頭望到那頭,連心都跟著壹塊兒敞亮了起來。
唐模的自然景觀保護很好,像宏村壹樣,有著最真實淳樸的田園風光,亭臺水榭也都被艷麗的野花或翠竹做的藩籬點綴著。
唐模的遊客很少,大戲臺裏咿咿呀呀不緊不慢地傳出黃梅戲曲聲,讓整個村落顯得更加安靜,像夏日午後的小憩。
走在唐模,妳的腳步都不由地放緩了,壹切都變得那麽悠閑那麽慢。 我都忍不住在壹家店裏坐下,悠哉地品著茶,翻著畫冊,安度了壹下午的美好時光。
村子的大祠堂裏,有壹個拓碑的老人, 在那,我竟然驚喜地看到了很多名師大家的筆墨真跡,還有我最喜歡的米芾和董其昌的字。於是非常激動地各買了壹份他倆的墨寶碑文拓片帶回了家。
水街後面的院落裏還有宣紙作坊,另有壹家傳承了好幾百年的制筆坊,據說他家的筆沿襲古法傳承,中外聞名,我買了壹套回來,給懂行的人看了,果然贊不絕口。
唐模就是這樣,人文底蘊會不期而遇,在不經意中顯現,觸動妳的心弦。
她,就像壹位五四時期的北大女學生,剪著精致的短發,秀外慧中,落落大方,自由奔放,洋溢著青春的快樂,還透著點清新的文藝腔。
在唐模,日子是靈動的,自由的,平和而悠閑的。
而潛口,就沒有這麽好運氣了。
………………………………………………………
這是我第壹次見到,在中國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為了便於對古建築進行統壹保護,把那些散落民間、年久失修的古宅,整體搬遷到潛口,突兀地莫名其妙地安置在明、清兩個新規劃出的園子裏!
我相信這個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好的。
但實際是——整個房屋搬遷過來的極少,頂多是壹個石雕牌樓,半面屋墻,半間閣樓,壹對石獅,壹個大戲臺、甚至是壹塊雕花欄桿,零零散散,孤孤單單。
大概是園子還沒有完全修好吧,粗劣的水泥道路、雜亂的自然景觀、隨意裸露的紅土、筆直的松樹……使得形單影只的古建築更顯淒涼。
清園還好壹點,至少幹凈規整,還搭配了新修的幾幢相連的仿古建築。
而明園這裏每壹棟古宅都相隔很遠,中間現代景觀雜亂,古建築半面屋墻下面都是景區按時上下班的商販,兜售著油漆鋥亮的各類仿古現代工藝品,然而這裏幾乎沒有什麽遊客。
這是壹個沒有靈魂的空洞的人造景區。就像神情呆滯,形如枯槁的祥林嫂,眼睛間或壹輪,才知道她是個活物壹樣,要是沒有門楣上那些紛繁復雜的精湛工藝,妳真的不會相信這屋子的歷史有這麽悠長。
我總在想,每當夜深人靜,這裏的古建築會不會相顧無言,黯自神傷? 它們既不能和故鄉的山水相得益彰,又不能吸納村民起居煙火的靈氣,像壹個個正在故去的老者,煢煢孑立,卻又不能入土為安。
就像明園門口那幢飽經滄桑的石雕大牌坊壹樣, 每個時代留下的痕跡,都像壹道道抹不去的傷。
潛口的熱鬧是孤獨的,淒涼的。唯有那座不期而遇的古塔,給了我不少驚喜。
我是在路過潛口時,在街上無意中看見的,它就那麽孤單地矗立在繁華的路口,石墻上已經長滿了青苔和雜草,但卻閃耀著古巴比倫花園壹樣層層疊疊的精致美麗,留給了後人無限的驚訝和猜疑。
我覺得它比潛口那些園子裏集中圈禁的古建築,多了許多自由和生命的氣息。
孤獨的潛口,讓我情緒低落,陷入了沈思,直到回到西溪南吃完晚飯,心情才略好了起來。
………………………………………………………
西溪南,壹個美麗的名字。妳們聽說過嗎?
這可不是杭州的西溪濕地,而是黃山南麓的西溪南古鎮。說實話,若不是北大俞孔堅教授的團隊在這裏做生態景觀改造項目,我估計這輩子都很難知道這個地方, 雖然它離黃山高鐵站僅有5分鐘車程。
我很欣喜,這是壹個古建築、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底子都極好的古村,即使現在人們都在裏面過著正常的現代化生活,也依然民風淳樸,安然閑適,沒有對古村造成大的破壞。
大片的濕地、案樹林、竹林、果園、整齊的菜地、幹凈的街道、別致的古樓,完整的石橋,讓西溪南顯得熱鬧親和而可愛。
她就像壹個十三四歲,穿著洋裝,紮著小辮的軍閥家的小千金,稚氣未脫,背著古詩,又彈著鋼琴,但是卻都顯得很和諧。
這麽美麗的地方,竟然很長壹段時間被人們給遺忘了。 但是人文的底蘊卻悄無聲息地在這裏延續了下來。
神秘的西溪南裏藏著中國研究《金瓶梅》文化的民間大儒潘老師。特別感謝來自上海的藝術家張老師,是他機緣巧合,帶我去拜訪了潘老師。
在此之前,我對《金瓶梅》的了解很表面,見到潘老師之後,才知道 《金瓶梅》是寫明朝社會的壹部奇書,曹雪芹的《紅樓夢》也受到過這本書的影響。
潘老師說,據他幾十年的研究,《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其真人是明朝的官員汪道昆,著有《太函集》,文采斐然,學問超群。
汪道昆就是西溪南人,跟首輔大臣張居正是同科進士,還在湖北襄陽當過知府,但與張居正關系不是特別好,有意思的是,他還在《金瓶梅》裏非常委婉地諷刺過張居正“剛愎自用,氣量小”。後來汪道真從襄陽調去福建當了巡撫,領導抗擊倭寇的運動,那時,戚繼光還是他手下的壹名將領。
《金瓶梅》其實是作者委婉地在描寫明朝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問題。書裏主要寫了明代嘉靖和萬歷年間,轟動全國的宮廷內部“五大政治事件”,其中逮捕鹽商跟徽州這邊最息息相關。
據潘老師介紹,書裏“西門慶”的原型是西溪南壹個官商勾結的鹽商,他壹生娶了100多個老婆,但是沒有留下壹個子女,他感嘆自己壹生“只開花不結果”,後人諷刺他,將他居住的地方命名“果園”。
而在今天的西溪南,還能找到跟《金瓶梅》古本插圖上畫的壹模壹樣的地點和景致,山洞、溪水、山,都跟古本插圖分毫不差。
潘老師說《金瓶梅》是明朝政治經濟世態的壹部大百科全書,但是很可惜,這部書壹般人看不懂,因為 裏面用到了大量的徽州方言,很容易翻譯錯誤 。
舉個例子,“江”這個字,在《金瓶梅》裏,按照當地的方言,是做動詞用。例如,“我江妳壹碗米飯”,意思是:我把我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妳。關於“江”字的這壹用法只有在《康熙字典》裏才可以查到,《現代漢語辭典》顯然是無能為力的!
所以普通人讀《金瓶梅》常常看得雲山霧罩,絞盡腦汁也讀不明白,最後只是記住了幾段風花雪月的故事,慨嘆那個時代女性命運的悲涼,活生生把壹部百科全書讀成了言情小說。
那天潘老師還給我們講了許多他的研究成果。
我很驚訝,突然感覺到, 知識和學問,似乎從來都不曾遺忘誰,即使是在西溪南這樣壹個被世人遺忘了的角落裏,也會有人皓首窮經,刻苦鉆研。
即使真正的歷史逐漸被人們遺忘,覆蓋了幾百年的滄桑,也終究湮沒不了那壹點點思想的光芒,它總會穿透多少個世紀的迷霧,將古人的智慧清晰地帶到妳的身旁。
我壹直覺得徽州古村落那黯淡雕敝的繁華裏,有著太多束縛,欠缺了愛和自由。
直到我在西溪南,才瞬間想明白了, 唯有思想和靈魂的自由,才是壹個人真正的自由,跟身處何時、何地、何境沒有關系。
…………………………………………………………
思想恒久遠,智慧永流傳。
我想,這才是人們由衷地向往和贊嘆這些精美的徽州古村落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