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是磁州窯的主要產品。最常見的形狀是盤子和碗,還有瓶子、罐子、水罐、鏡盒和玩具。白瓷按釉底不同可分為兩類:壹是仿窯制品,淘洗後精細,胎色白色或黃白色,釉層薄,釉色光亮,除底足外均上釉,精品與定瓷差別不大;另壹種是粗白瓷,胎體較厚,胎紋粗糙,土黃色或紅褐色,雜質明顯。胎上有壹層化妝土,多為內壁全釉,外壁半釉。有些器物的外壁可以清晰地看到瓷胎、妝土、白釉三個層次。
黑瓷也是磁州窯產品的大頭。這類產品的造型以罐、碗、瓶為主,還有盤子、鍋、玩具等。胎質粗糙,胎色黃褐,胎體較厚,釉層較厚,黑色純正。器皿多為內上釉、外半上釉,也有內外上釉的,也有罐只在口沿上釉的。黑釉碗除了純黑色,還有壹些油滴、兔毛、龜甲斑等窯變裝飾。青瓷產量不大,多為晉代產品。主要造型有壺、盤、花瓶、酒瓶等。
釉下彩是磁州窯特有的裝飾技法。顏色上有白釉和綠釉,而花紋上有黑釉和褐釉。多為花卉圖案,如牡丹、荷花,也有壹些動物圖案,如魚、蝴蝶、鷺燕、白鷺,還有少數龍鳳。人物很少,主要是枕頭上的嬰兒。宋代磁州窯的裝飾紋樣生動有趣。最值得註意的是瓷枕枕面的裝飾圖案。除了常見的荷塘風光、風笛鳴鳥、竹菊牡丹外,最精彩的裝飾圖案是娃娃戲、馬戲、動物。此外,還有大量的詩詞歌賦、格言警句。宋金時期的磁州窯也生產三彩,尤其是金代。
兩晉南北朝時期,彭城、鄰水地處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成為京師鄴城西郊的勝景。成型技術也趨於成熟,燒制出青瓷和化妝用白瓷,完成了從陶器到瓷器的飛躍。在以往的考古調查中,鄰水窯窯址曾發現100多件青瓷碗。這些器物有壹大半開始在嘴上塗上白色的妝土,塗上藍黃色的透明釉,上妝部分呈黃白色。這是磁州窯釉陶向化妝白瓷過渡的初始階段。1975年,鄰水發現壹處唐代古窯址和幾件化妝用白瓷。說明此時磁州窯的化妝白瓷燒制已進入成熟階段,窯型也由托燒向籠(匣缽)碗燒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