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禮器的代表

禮器的代表

藏品來源:該藏品是寶藏持有人的家族藏品。

收藏特點:此銅壺質地細膩,黑色明亮。鍋體呈小口圓肩狀。肩膀兩側有兩只耳朵,腹部向下傾斜。壺上有兩種花紋。壺頸肩以雷紋為地,上面以浮雕獸面紋為主要裝飾圖案。奎文上用芭蕉葉裝飾的壺腹。壺高29厘米,腹徑19厘米,壺嘴徑12厘米。鍋的表面鑲有金銀。

相關背景資料: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最早的禮器出現在夏商周時期,以青銅制品為主。禮器是陳列在祠堂或宮殿裏的器皿,常用於祭祀儀式、宮廷訂婚、宴會和各種儀式。此外,禮器也用來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等級。在後來的宋、明、清三代,統治者為了實現帝王的統治,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復興青銅禮制的浪潮,並仿制了壹批青銅禮器。清代仿制的青銅禮器主要是模仿宋代的藍圖,產品有方鼎、壺、銅帶、熏爐等。清代的青銅禮器為追求美觀而制作,器皿表面常鍍金鍍銀,紋飾也頗具特色。動物的臉大多是蝴蝶形,而奎文是魚形。

專家點評:“這是清代中期宮廷辦公室鑄造的作品,其銅質精美。為了迎合當時皇帝們的喜好,這種青銅器的表面還裝飾有帶金的銀,這是當時流行的。此外,青銅的表面又黑又亮。究其原因,是朝廷府的工匠用拋光打蠟的方法,保護前代和現代制作的青銅珍寶,使其不再生銹。這個銅鍋是仿早期青銅器鑄造的。其風格雖與商周青銅器不同,但遠沒有贗品所能比擬的歷史信息、藝術信息、科技信息的重要價值。這種偶然流入民間的代表了朝廷命案的鑄造水平,5萬元的價格是目前市場的壹個客觀價值。”2009年6月165438+10月16日,中國古代文明溯源工程於慧村遺址考古隊向記者展示了最新發現:壹件高約30厘米的白色粘土陶器。據考古隊負責人王繼懷研究員介紹,白色粘土陶器在整個龍山文化時期極為罕見,是當時最先進的禮器。這件白陶俑的腹徑約為14 cm,頸部有粗有細,從頸部到腹部有四個凸起的帶狀柄。明流部分近圓錐形,流尖上翹。王繼懷介紹,是典型的龍山時期陶器。它最初被用作炊具,後來被用作盛酒的器皿。這座雕像的底部有煙和火的痕跡,與2008年第二次發掘時發現的帶有痕跡的紅砂混合陶器的跡象壹致。考慮到埋葬他們的土坑靠近夯土祭祀臺,土坑中的陶器作為祭祀禮器是毫無疑問的。

白色的物質是類似於“高嶺土”的白色粘土,只分布在少數地區。粘土陶的燒成溫度較高,質地比沙陶、灰陶硬,吸水性弱,更適合使用。4000年前的龍山時代,白陶更為稀少珍貴。王繼懷說,器物坑中發現的各種陶器造型各異,在近千公裏範圍內具有各地區龍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北至河南、山東,南至上海,使黃河中下遊—淮河流域—長江下遊的龍山文化形成了聯系。《左傳》雲:“禹必封於土山,各國持玉帛”。於遺址所在的淮河兩岸,在古代文明的起源和交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廣大地區的許多文化類型都聚集在土山地區,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性陶器聚集在禹遺址的壹個坑裏。

青銅之死在天:見證“周代開國大典”的紀念品

“天亡簋”,又名“大風簋”,是西周武王時期的器物。相傳為清代陜西岐山出土。據說是清朝光年間(1821 ~ 1850)在陜西岐山出土的。曾被晚清著名碑刻家陳介祺收藏。

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也是西周時期最受崇拜的人。西周禮制的內涵非常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九鼎制”。《周禮》中規定天子享九鼎八圭,諸侯享七鼎六圭,以此類推,不能隨意超越。本系統所指的簋就是這種神器,流行於商代至戰國時期。

“天庭之死”莊嚴肅穆,周身飾以龍紋,小口直腹,整圓連續澆鑄。腹壁鑄有四個動物頭像,內卷角,大方的長方形下垂,穩重大方。圈足飾有帶角的鳥紋,腹和方壁浮雕有蝸牛動物紋。這種動物圖案有著像蝸牛殼壹樣蜷曲的身體,爪子從殼中伸出並置於頭下,觸手長在頭頂,長長的鼻子向上卷著,嘴裏牙齒交錯,形象奇特。它在第壹周出現,在成康之後消失,這是相當有時代特色的。

這根蘆葦最珍貴的是鑄在鞋墊上的77個字,它講述了周武王姬發在義海之日為父親周文王舉行盛大儀式並祭天的過程。因為慶典是在商朝滅亡後舉行的,而且非常隆重,所以有人稱之為“周朝開國大典紀念品”。“天界之死”是個人名,也就是這個物體的主人。因為他保護了武王,並幫助舉行了這個儀式,他表現得很好,並得到了武王的獎勵。這當然是家族莫大的榮譽。所以天道之死鑄此葦,莊嚴刻之,以作紀念。銘文為研究周初國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 上一篇:石材古董評估
  • 下一篇:福建90後馬寶帶著娃下鄉創業,改善了全家6年的生活。她做對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