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最後壹個國王叫紂,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興建寵麗的瓊樓瑤臺,整日“以酒為池,以肉為林”,和愛妃妲已以及貴族們宴飲酒池,為了滿足自己的享受,紂王就加重賦稅,使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百姓起來反抗,他就用重型鎮壓。他設置了“炮烙”酷刑,把反對他的人綁在燒得通紅的銅柱上活活烙死。叔父比幹規勸他,他竟兇狠地挖出了比幹的心。紂王的殘暴統治激起了人們的反抗,動蕩不安的社會像燒開了的水那樣的沸騰。www.findart.com.cn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他即位後,繼承乃父遺誌,遵循既定的戰略方針,並加緊予以落實: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諸侯結盟,向朝歌派遣間諜,準備伺機興師。www.findart.com.cn
當時,商紂王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嚴重威脅,決定對周用兵。然而這壹擬定中的軍事行動,卻因東夷族的反叛而化為泡影。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與此同時,商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呈現白熾化,商紂飾過拒諫,肆意胡為,殘殺王族重臣比幹,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呂尚(姜子牙)等人遂把握這壹有利戰機,決定乘虛蹈隙,大舉伐紂,經過牧野之戰,壹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www.findart.com.cn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的壹場大規模野戰。戰役前後耗時3年。是役秦軍前後殺死趙國軍人45萬,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克韓陘城等五城(陘庭在今曲沃縣西北二十裏,在絳州東北三十五裏),殲敵五萬。四十四年,白起攻取南陽(此南陽在太行山南攸武處)太行小路,將韓國壹分為二。四十五年,白起伐韓野王(野王在太行東南,春秋時為邢國),野王降。此年範雎為秦客卿,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四十七年,秦令左庶長王龁攻韓,奪取上黨。上黨民眾不降擒反投於趙,於是秦以此為借口令王龁轉而攻趙。趙令廉頗為將抵抗,廉頗率趙軍主力抵達長平後,立即向秦軍發起攻擊。由於秦軍勢大,趙軍連戰不利,損失頗大。廉頗鑒於此,及時改變戰略方針,決定轉攻為守,準備依靠有利地形,構築城壘固守,以逸待勞,以圖挫動秦軍銳氣,使其陷入疲憊之中。廉頗的策略獲得成功,秦軍的進攻勢頭被很大的遏抑,造成兩軍對峙於長平的僵局,為打破僵局,範雎使人攜千金入趙行反間計,言秦軍不懼廉頗,只怕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正好廉頗因為開始多敗傷亡大轉為堅守不應戰,趙王此時已經比較不滿意,而又聽到秦國的反間之言,便派趙括代廉頗將對抗秦軍。秦國聞知此事後,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表面統帥王龁卻只為尉裨將,並嚴令軍中有如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白起到任後,研究了趙括沒有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又驕傲自大,聽信謠言魯莽輕敵,決定采取誘敵深入,困敵聚殲的戰略方針,作出了如下部署:1將目前的前線部隊轉作為誘敵部隊,等待趙軍出擊後,向主陣地長壁撤退,誘敵深入;2利用長壁地形構築口袋形陣地,以主力守衛,準備抵擋趙軍的進攻,並組織壹只精銳突擊隊,準備趙軍被圍後,用於不斷出擊以消耗趙軍有生力量和磨損其銳氣;3,將二萬五千人埋伏在兩側翼,待趙軍出擊後,插到趙軍後方,切斷趙軍退路,完成對出擊趙軍的合圍;4用騎兵五千滲透到趙軍防禦陣地中,牽制和監視留守的趙軍。戰爭的發展果然按著白起預計的方向進行。趙括至軍後,更改廉頗不準出戰的約束,並置換了軍吏,出兵攻擊秦師,兩軍乍壹交鋒,白起便佯敗後退。趙括不問虛實,立即實施追擊。趙軍前進到秦軍的預定陣地——長壁後,遭到了秦軍主力的頑強抵抗,攻勢大大受挫。趙括見作戰不利,打算退兵,但為時已晚,秦軍兩翼伏兵迅速出擊,及時插到趙軍進攻部隊後面,切斷了趙括主力的對外聯系,構成了對進攻趙軍的包圍。另外的五千騎兵也迅速地前進到了趙軍的的防禦陣地,牽制、監視留守的趙軍。白起又下令突擊部隊不斷攻擊被圍的趙軍。趙軍連戰不利,情況危急,被迫就地構築營壘,放棄進攻,等待救援,由於糧道斷絕,趙軍士氣日益低落。糧道斷絕四十六日後,趙軍開始自相殺食,趙括企圖突圍而出,分四隊突擊隊沖擊,皆全軍覆沒,趙括親率精銳突擊,被秦軍強弩射回,趙括死於亂箭之下,趙軍大敗,趙軍主將已亡,四十萬將士皆投降。白起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於是詐允趙軍降卻引趙軍壹步步慢慢全部坑殺,只留二百四十名童子軍回趙。前後***殺俘虜四十五萬人。此為中國歷史著名戰役—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的壹個傑作,白起在這場戰爭中,依靠自己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指揮秦軍給趙軍以毀滅性打擊,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壹代名將的基礎。www.findart.com.cn
官渡之戰——奠定曹操統壹北方基礎的戰略決戰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爆發了壹場決定性大戰。當時北方割據勢力以袁紹最大,曹操次之,兩大勢力決戰是勢所必然的。袁紹有軍隊數十萬,占地面積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於對抗袁紹的軍隊僅三、四萬,但比較得到百姓擁護,而且獻帝在他手中,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年二月,袁紹遣謀士郭圖、大將顏良直撲白馬曹操所置東郡太守劉延,自己親率大軍駐屯黎陽。曹操采用聲東擊西的戰略,引兵向延津,袁紹派兵增援。曹操見袁紹中計,立即親率輕騎直趨白馬,陣斬顏良,袁軍大亂潰散。袁紹大怒,下令渡河追擊曹操。在延津以南,曹操故意將輜重棄置路上,袁軍紛紛搶奪。操乘機敗袁軍,誅袁軍大將文醜。www.findart.com.cn
曹操盡管在白馬、延津取得局部勝利,但敵強我弱的態勢仍未根本改變,於是決定誘敵深入,主動撤退到官渡,深溝高壘,固守陣地,以待有利時機。雙方在官渡相持數月後,曹操出奇兵火燒烏巢,盡焚袁軍糧草輜重,並趁機向袁軍全力進攻,壹舉消滅袁軍七萬余,袁紹和兒子袁譚率親兵八百余騎逃過黃河。此壹戰役,曹操以少勝多,殲滅袁紹的主力,為統壹北方奠定基礎。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它確定了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的格局。www.findart.com.cn
西晉末年的腐敗政治,引發了社會大動亂,中國歷史進入了分裂割據的南北朝時期。在南方,晉瑯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帝,建立東晉,占據了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叠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國先後滅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據國,統壹了黃河流域。以後又於公元373年攻占了東晉的梁(今陜西漢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遊。前秦皇帝〔url]符堅因此躊躇滿誌,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壹舉蕩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壹南北。www.findart.com.cn
公元383年8月,符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禁衛軍)3萬,***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同時,符堅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7萬從巴蜀順流東下,向建康進軍。近百萬行軍隊伍“前後千裏,旗鼓相望。東西萬裏,水陸齊進。”符堅驕狂地宣稱:“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這就是著名典故“投鞭斷流”的來歷。
公元383年發生的淝水之戰,是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同北方氏族貴族建立的前秦政權之間進行的壹次戰略性大決戰。戰爭的結果,是弱小的東晉軍隊臨危不亂,利用前秦統治者苻堅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和前秦軍隊戰術部署上的不當而大獲全勝,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壹。www.findart.com.cn
淝水之戰,前秦軍被殲和逃散的***有70多萬。唯有鮮卑慕容垂部的3萬人馬尚完整無損。苻堅統壹南北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北方暫時統壹的局面也隨之解體,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權,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等他族貴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苻堅本人也在兩年後被姚萇俘殺,前秦隨之滅亡。此戰的勝利者東晉王朝雖無力恢復全中國的統治權,但卻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www.findart.com.cn
淝水之戰也成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載入軍事史,對後世兵家的戰爭觀念和決戰思想產生著久遠影響。
垓下之戰——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壹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進行的壹場戰略決戰。
四年八月,項羽、劉邦在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古滎鎮)、成臯(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已相持兩年多(參見成臯之戰)。項羽因腹背受敵,少食無助,被迫與劉邦訂立和,以鴻溝(古運河名,位於今河南滎陽東)為界,東歸楚、西屬漢。www.findart.com.cn
九月,項羽按約東歸。劉邦采納張良、陳平建議,乘項羽無備,楚軍饑疲,突然對楚軍發動戰略追擊。並約韓信從齊地(今山東),彭越從梁地(今河南東北部)南下合圍楚軍。五年十月(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因韓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劉邦追擊楚軍至固陵(今河南淮陽西北),楚軍反擊,漢軍大敗。
為調動韓信、彭越,劉邦劃陳(今河南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東東阿南)。為其封地。韓、彭遂率兵攻楚;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和今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彭越亦從梁地西進。漢將劉賈會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縣城父集)北上;劉邦則率部出固陵東進、漢軍形成從南、北、西三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向垓下退兵。www.findart.com.cn
五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40萬人與10萬楚軍於垓下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韓信揮軍進攻失利,引兵後退,命左、右翼軍繼續攻擊。楚軍迎戰不利,韓信再揮軍反擊。楚軍大敗,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致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項羽見大勢已去,乘夜率800騎突圍南逃。劉邦遣灌嬰率5000騎兵追擊。項羽迷路,被漢軍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蘇皖界上的烏江鎮)兵敗自刎。www.findart.com.cn
垓下之戰,劉邦適時發起戰略追擊,積極調集援兵,多路圍攻,以絕對優勢兵力全殲楚軍,創造了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的成功戰例。
赤壁之戰——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壹。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壹說在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壹帶,大敗曹操軍隊的壹次決戰。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壹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壹天下。九月,曹軍進占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在長(今湖北當陽境)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www.findart.com.cn
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壹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壹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周瑜采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黃蓋擇時率蒙沖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占荊州要地。www.findart.com.cn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太平軍北伐——孤軍深入後勤不濟的戰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1814-1864)在廣西金田村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占領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都天京後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2萬多人北伐。1853年5月北伐軍從揚州出發,經安徽、河南等地,進入直隸,逼近天津,鹹豐帝宣布京師戒嚴。八月北伐軍進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林鳳祥在連鎮突圍被俘。4月3日在北京就義。李開芳退守山東茬平馮官屯。被俘後被押解北京,6月11日淩遲處死。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向英法等國借師助剿,***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內部發生楊韋之亂、石達開出走等事件。1862年曾國藩分三路圍攻太平軍,主力從安慶進攻天京。1864年6月3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覆亡。www.findart.com.cn
太平軍北伐,孤軍遠征,長驅六省,雖為精銳之師,但後援不繼,終不免全軍覆沒。廣大將士英勇奮戰,震撼清朝心臟地區,牽制大量清兵,對南方太平軍和北方人民的鬥爭客觀上起到了支持作用。
鴉片戰爭——導致中國改寫歷史、香港命運的戰爭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Sino-BritishOpiumWar)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香港的命運。
嘉慶中葉後,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壹時期的歐美列強卻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主要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壹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壹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泛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壹,最終打動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折。林則徐壹針見血地指出:若再聽由鴉片泛濫下去,則數十年之後中原再無可禦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道光十八年十壹月(183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www.findart.com.cn
林則徐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余箱鴉片。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應。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余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在林則徐的部署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英軍無隙可乘,逐北犯廈門,也未得逞。又進犯並攻陷浙江定海,繼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將英國外交大臣的照會送交直隸總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門口外的穿鼻,與英軍統帥談判,議定草約,稱為《穿鼻草約》。清政府大為震怒,於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壹年壹月對英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率兵赴廣東作戰。次月,英軍攻占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琦善被鎖拿入京問罪。同年四月,廣州城郊三元裏發生民眾自發抗擊英國侵略者的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入侵的勇氣。www.findart.com.cn
道光二十二年,應軍攻陷吳淞口炮臺,守將陳化成戰死。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壹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占了澳門。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關閉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兵利炮打開。從此再也不能復合,美國總統泰勒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法國軍艦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幾個中國人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皆來簽訂條約,使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www.findart.com.cn
第二次鴉片戰爭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進壹步發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他們越來越不滿足於第壹次鴉片戰爭中從中國掠奪到的權益,要求在《南京條約》的基礎上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兩次以幫助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國全境開放、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隨後,英法兩國即策劃了壹場新的侵華戰爭,以武力來達到其罪惡的目的。這就是英法***同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www.findart.com.cn
法國以1856年2月法國神父馬賴在廣西西林從事非法活動被殺事件作為侵華借口。英國則急不可奈地制造了壹個發動戰爭的借口——“亞羅號”事件。亞羅號是壹艘中國走私船,曾經在香港領過壹張登記證,已經過期。1856年10月,中國水師在廣州附近登上亞羅號拘捕匪徒,遭到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的抗議。盡管兩廣總督葉名琛同意交還在亞羅號上被捕的中國水手,英方卻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軍突然發動進攻,占領廣州以南沿江各炮臺,並壹度沖進廣州城內。由於力量不夠,1857年1月英軍從省河撤退,等待援軍。www.findart.com.cn
1857年9月,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統率海陸軍來到香港。10月,法國全權代表葛羅也率兵到達。12月中旬,英法聯軍5000余人發動了對廣州的進攻,29日占領廣州。
1858年4月,英法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聯軍發動進攻,大沽炮臺在經過頑強抵抗後失陷。英法艦隊隨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達天津。清政府慌作壹團,立即派大學士桂良等趕往天津議和,與英、法簽訂了可恥的賣國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6月25日,英法軍艦向大沽炮臺發動進攻。經過整頓的大沽守軍奮起反擊,擊沈擊傷英法兵艦十余艘,斃傷侵略軍四、五百名。英法聯軍狼狽撤出大沽口。www.findart.com.cn
1860年4月,英、法全權代表額爾金和葛羅率大批軍隊再度開到中國。5月下旬,英軍占領大連灣。6月初,法軍占煙臺,完成了對渤海灣的封鎖。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21日陷大沽炮臺,24日占領天津。22日,鹹豐皇帝倉皇逃往熱河。10月初,聯軍占領圓明園,在恣意搶劫破壞之後,又放火焚燒,壹座世界上最瑰麗多姿的宮苑傑作就這樣毀於英法侵略軍之手。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親王奕欣與英、法代表先後交換《天津條約》批準書,並訂立《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至此結束。www.findart.com.cn
靖康之變——北宋王朝的覆滅
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金將宗望率軍匆匆北撤以後,壹面繼續在黃河以北攻打尚未占領的州縣,壹面作再次大舉攻宋的準備,宋朝卻恢復了文恬武嬉的故態。宋徽宗趙佶被接回了東京。宋徽宗、宋欽宗趙恒父子以為,天下從此太平了,壹頭栽進了酒肉聲色之中。
在宗望率金兵渡黃河退卻時,老將種師道向宋欽宗建議發動壹次襲擊,將金兵消滅。宋欽宗不但不采納種師道的建議,反而還撤了他的職。www.findart.com.cn
宋朝統治者不作任何防禦金兵再次進攻的軍事準備,各路勤王軍隊也被下令遣還。他們想入非非,企圖暗中聯絡在金朝的遼降將耶律余睹等人,裏應外合搞垮金朝,以求獲得意外的成功。於是,金朝以此事和宋朝不履行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的諾言為口實,於靖康元年八月,再次出兵南侵。金太宗命令宗翰為左副元帥,宗望為右副元帥,分東西兩路進軍。
宗望率領的東路軍從保州(今河北保定市)出發,連續攻陷真定、慶源,並經恩州(今河北清河縣),由大名府魏縣(今河北魏縣西南三十裏)取李固渡渡過黃河。宗翰率領的西路軍繼續圍攻太原。北宋朝廷壹再破壞河東的抗金部署,太原外無援兵,內無糧草,被圍困250多天後,終於在九月間被金兵攻破。接著,宗翰率軍越過無宋兵守衛的險隘南北關(在今山西靈石縣),直逼黃河北岸的河陽(今河南孟縣)。守衛河陽對岸的宋軍有12萬人,金軍不敢渡河。金軍將許多戰鼓集中起來,敲了壹夜,宋軍嚇得連夜潰逃。西路金兵順利渡過黃河,進占西京(今河南洛陽市)、鄭州。兩路金兵同時進逼東京。www.findart.com.cn
金統治者對宋朝采取的是“以和議佐攻戰”的策略,壹面加強軍事進攻,壹面又不斷派使者同宋朝磋商議和條件。金軍渡過黃河以後,宗翰派使臣到宋朝,提出劃黃河為界,河北、河東(今山西省)的地方全部歸金國。宋欽宗對金國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順,他立即派門下侍郎耿南仲和開封知府聶昌去辦理割地事宜。欽宗還下詔給河北、河東的軍民,令他們開城降金。
河北、河東的人民異常憤怒,立即掀起了反割地的怒潮。聶昌走到絳州(今山西新絳縣),被絳州人民殺死。耿南仲和金使臣到衛州(今河南汲縣),衛州人民要捉拿金使臣,金使臣嚇得倉惶出逃。耿南仲再也不敢提割地的事了。www.findart.com.cn
靖康元年十壹月底,金兵東、西路軍會師汴京城下。金兵再次包圍了宋朝京城。這時京城危在旦夕,宋欽宗還在幻想與金求和。汴京雖然還有7萬宋兵,但宋欽宗根本不組織這支軍隊進行有效地抵抗。汴京城中的百姓堅決要求抵抗金兵,自動起來殺死抵抗不力、有奸細嫌疑的東壁統制官辛康宗。宋欽宗壹夥害怕京城百姓造反,在殺死辛康宗的事發生後,趕忙把參加守城的汴京百姓趕下了城頭。
汴京城破後,宋軍將士和城中百姓紛紛要求與敵人進行巷戰。他們宣誓:人在城在,誓與京城***存亡!宋欽宗嚇得面無人色,哪裏敢抵抗。他狠狠地說:“巷戰巷戰,無異於加速死亡。君不見精通‘六甲法’的郭京也被打敗了?金勝宋敗,這是天意!”欽宗派宰相何栗去金營求和。何栗嚇得連馬背都爬不上去,手中的馬鞭壹連落下來三次。www.findart.com.cn
何栗到了金營,宗翰、宗望對他說:“我們不想滅掉宋朝。請宋朝皇上前來商議割地。談妥了,我們立即退兵。”宋欽宗帶領幾個大臣趕到金營,向宗翰、宗望交了降表。欽宗交了降表,可金兵還是不撤退,他們提出要廢除宋欽宗的帝號,另立壹個宋國的國君。欽宗回到京城,痛哭壹場,覺得壹切都完了。接著,金軍派人進城,查封府庫的金銀財物,搶去金1000萬錠,銀2000萬錠,絹1000萬匹。宋欽宗還派出24名官員幫金兵在皇親國戚、官吏、和尚道士等家裏前後查抄了二十多天,金兵除了搜去大量金銀財寶之外,把珍貴的古玩文物、全國州府地圖檔案也壹搶而空。www.findart.com.cn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宋徽宗、宋欽宗被拘押在金營。金太宗下令廢掉了宋徽宗、宋欽宗。四月初壹,金兵把欽宗父子連同後妃、宗室、朝官3000多人俘虜北去。北宋王朝覆滅了。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頭目張邦昌做傀儡皇帝,國號楚。
薩爾滸之戰
公元1619年發生的薩爾滸之戰,是明朝與後金政權在遼東地區進行的壹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會戰。在這次戰爭中,後金努爾哈赤表現了傑出的軍事才能,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正確作戰指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從而根本的改變了遼東的戰略態勢:明朝方面由進攻轉為防禦,後金方面由防禦轉為進攻。縱觀明和後金在薩爾滸之戰中的戰略、戰術指導上的不同特點和戰爭的最終結果,可以充分體會到兵法中的“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的真切含義。www.findart.com.cn
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成為戰爭史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壹個出色戰役。
後金是居住在我國長白山壹帶女真族建州部在明時建立的政權。北宋末期,女真完顏等部建立金朝,從東北進入黃河流域,另壹些部落仍留居東北。明朝初年,這些留居東北的部落分為海西、建州、東海三大部。明神宗萬歷十壹至十六年(1583—1588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統壹建州各部,又合並了海西與東海諸部,控制了東臨大海(今日本海)、西界明朝遼東都司轄區、南到鴨綠江、北至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等廣大地區,努爾哈赤在統壹女真各部過程中,確立了兼有軍事、行政、生產三方面職能的八旗軍制。八旗士兵出則為兵,入則為民。開始時只分黃、白、紅、藍四色旗幟。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又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為八旗。女真人分編在八旗中,每旗可出兵7500人,***有兵力6萬余人,主要是騎兵。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年號天命,稱金國汗,以赫圖阿拉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