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小吃有:魚丸、芋泥、鍋貼、芋頭果、九層果、輕餅、肉松、蔥油餅、燕子皮、面條、春卷。在“品味中品味”小吃店,妳可以品嘗到福州的各種傳統名點。不過福州街頭最多的小吃店還是沙縣小吃,這是福建的壹個地名。沙縣小吃是那裏的人帶過來的,主要經營拌面、燜罐、魚丸、餛飩和各種鹵菜。這家小吃店門面不大,但在福州旅遊是個品嘗的好地方。
福建特產種類繁多,有巖茶、鐵觀音、烏龍茶、茉莉花茶、文昌魚、水仙、桂圓、蓮子、脫胎漆器、角梳、竹編、藤編等等。壽山石雕是以產於福建壽山的葉蠟石為原料,精心雕刻而成的工藝品。壽山石雕以人物、花卉、動物、山水、印章為壹體,是福建工藝品“三寶”(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之壹。福建壽山石雕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聞名中外。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夠在壽山石上用鉤、戟、劍之類的簡單線條雕刻祭祀雕塑(如壽山石豬),為壽山石雕刻奠定了基礎。壽山石雕經過幾代工藝,已從石雕發展到篆刻、紐扣、文具、動物、人物等品種的創作,並可根據石頭的形狀、質量和所用材料進行設計。到了清代,壽山石雕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工匠。康乾年間,楊宇軒和周尚均是閩中著名的壽山石雕人。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獅上羅漢》為田黃石所雕,底部有“玉軒”二字。人物栩栩如生,作品蒼勁有力,真是“巧如鬼魅”。繼楊宇軒之後,周斌(字尚軍)擅長雕刻紐扣。他創作的紐扣有壹段時間被稱為“尚軍紐扣”,樣式簡單,多為動物,用寫意手法雕刻而成。同治、光緒年間,福州西門鄉有潘,東門鄉有林千培及其弟子林。他們在繼承、的基礎上進壹步創新,形成了壽山石雕藝術的兩大流派,即“西派”(以潘為代表)和“東派”(以裴為代表)。近代著名後人林和林幼卿,分別有“西門慶”和“東門慶”之譽。自清末以來,壽山石雕的藝術和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即從簡潔的技法到精細浮雕、高浮雕、鏤空雕、通雕、圓雕;品種也逐漸增多,從祭祀用品、佛教用品、紐扣到各種人物、山水、鳥獸、花卉、瓜果、器皿等等。因此,壽山石雕已成為國內外鑒賞家和收藏家鑒定的八閩珍品。利用石頭的自然色彩,雕刻出形色相宜的作品,是壽山石雕的主要藝術特色。壽山石雕圈有句話叫“壹衡九工”,這是壽山石雕重要的創作經驗之壹。也就是說,藝術家必須仔細檢查石頭的石質、紋路、形狀、顏色,並據此選擇合適的題材,確定最初的形狀,即“以物制藝”。這種思維不同於其他畫家、雕塑家的構思方法。可以說壽山石雕藝術是壹門特殊的藝術,是造型藝術、色彩藝術、刀工藝術和工藝藝術的綜合體現。壽山石作為原石(天然石),已經極其溫潤華麗。經過雕塑家的磨礪和雕琢,成為藝術品中的奇葩,福州特產有橄欖、橘子、桂圓、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福州牛角梳是中國傳統名牌產品。它在巴拿馬、芝加哥和加拿大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展出,並獲得金獎和金盾獎。福州牛角梳以中國南方的水牛角和北方的羊角為原料。角梳的加工工藝精良。壹把羊角梳由原材料制成,要經過25道工序才能使每把羊角梳光潔如鏡。現在,又增加了新品種。用傳統漆畫技法,在制成的角梳上精心繪制了老虎、豹子、獅子、大象等10多種飛禽走獸。圖片生動,永不褪色,深受國內外客戶的好評。橄欖:福州著名水果之壹,有丁香、匯源、常穎等名優產品。果表面綠色,果肉顏色黃白,口感甜脆。可以加工成扁橄欖、甘草橄欖、五香水果等,很受遊客歡迎。福聚:福州著名水果之壹,鮮紅漂亮,酸甜可口,大部分銷往華北市場。茼蒿皮、芯、絡都有藥用功效,制成的橘餅有化痰止咳、暖胃健脾的功效。龍眼:福建六大名果之壹,果實香甜可口,桂圓幹是滋補名品,以城郊紅核籽、長樂扁盒榛子聞名海內外。荔枝:福建著名水果之壹,自唐代以來壹直是貢品。有涼宮紅、夏凡枝、呂鴻、陳子等名優產品,可曬幹、可釀造、可罐裝,深受中外遊客喜愛。芙蓉李:永泰縣最有名,酸甜可口,品質上乘。它可以新鮮食用或加工成瑛子、梅子片、梅子鹽和梅子餅。這是該縣的傳統出口商品。福州紙傘是福州三寶之壹,歷史悠久。這種紙傘做工非常精細。工人們用油畫、彩畫、噴繪、絲印等手段在紙傘上繪上花鳥、山水、人物等圖案,十分典雅美觀。壹把優質的紙傘,可以伸縮10000次以上不變形,在水中浸泡24小時不變質,在近50攝氏度的高溫下。福州紙傘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暢銷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不是以地名命名,而是因為草。福州郊區的燈心草,俗稱臺灣省草,來自臺灣省省。它與中國東北的烏蘇拉草、南美的巴拿馬草齊名,被譽為世界“三大珍草”。鳶尾呈三角形,長而柔軟,用其編織的草帽、手袋、床墊等各類草制品,細膩光滑,堅韌耐用,散熱性強,深受用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