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可能無法想象,明明只是壹個沒有生命的玩具娃娃,怎麽會有人對它感到害怕呢?
而實際上,這種情況人還真是不少。
此外,對玩具娃娃的恐懼在醫學上被叫做“人型恐懼癥”(automatonophobia)。
即他們會不由自主、本能地對看到玩具娃娃感到毛骨悚然、惡心、渾身不自在。
而讀完這篇文章,妳將明白為什麽會這樣。
玩具娃娃成為人類 遊戲 的壹部分的 歷史 很悠久。
2004年,在地中海潘泰萊裏亞島的壹次考古挖掘中,發現了壹個有4000年 歷史 的石娃娃。
此外,大英博物館至今還收藏著用亞麻制成的古埃及娃娃。
幾千年來,玩具娃娃是用棍棒,破布,瓷器和乙烯基制成的。
它們出現在各大洲的各個 社會 階層,並在世界各地的兒童手中被發現。
娃娃是人的縮影,人們可以通過將自己的 情感 表達在制作的娃娃上:他們可以制作出任何可能的娃娃。
可是,古時候,人們並沒有娃娃作為兒童的專屬玩具這個概念。
因為那時的人們,並不認為孩子與成年人有多大區別。
換句話說,孩子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只不過是未成熟的成年人。
所以,即便孩子尚未發育成熟,也被認為屬於成人範疇。
而成年人是不需要特別呵護的,也不需要專屬玩具。
直到19世紀末,人類的生產力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漸漸許多父母,不再將自己的孩子視為未成年的成年人,而是將童年視為應當受到保護的純真時代。
玩具娃娃的臉是天使般的臉龐,它是純真無邪的,所以理應它和孩童為伴。
此外,在當時,玩具娃娃也有指導作用。
比如,它可以加強規範和 社會 行為:
而到了20世紀初期,婦女們越來越多地離開家加入工作大軍中。
經濟漸漸自主獨立的女性們,漸漸開始打造自己特有的流行元素。
於是,嬰兒娃娃開始變得越來越流行。
其實,它象征著女性開始了對母性的家庭崇拜。
在20世紀下半葉,以芭比娃娃為代表的玩具娃娃如井噴壹樣,充斥著 社會 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後,在此基礎上,慢慢發展到今天。
所以,玩具娃娃對人們意義重大。
可是,如此受歡迎的玩具娃娃,對某些人來講卻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對象。
為什麽人們會對玩具娃娃感到無比恐懼。
1877年,在紐約時報對此給出了很吊當時人胃口的解釋——與鬼有關。
而這顯然無法滿足現代人對此的解釋。
目前,最新的研究出自2013年伊利諾斯州諾克斯學院的心理學家Frank McAndrew和研究生Sara Koehnke的研究。
蠕變心理機制
他們發表壹篇關於“蠕變”的心理機制。
具體說來,人壹般接收到的信息是復合信息。
如果某件事物令人恐懼,我們可能會尖叫,然後逃跑,遠離威脅。
即便逃跑或尖叫似乎不雅觀,但是,至少妳不會遲疑做出行動,
但是,如果存在某些事物…可能很威脅,但是妳又不確定是否威脅…妳存在著矛盾情緒。
這就好比,有個陌生人眼睛死死地盯住妳,但是,妳又不知道ta想做什麽。
然後,妳就會產生壹股毛骨悚然感。
而這就是“蠕變”心理機制的大致內容。
蠕變心理機制歸結於對事物的不確定性。
蠕變反應是由雙重力量形成的,這種雙重力量被調和為潛在的威脅。
因此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行為,並且對搖擺社交船保持警惕。
而像玩具娃娃就存在於這個不確定的區域中。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很像人類,但我們知道它們不是。
我們的大腦旨在讀取玩具娃娃的面部信息,以獲取有關意圖, 情感 和潛在威脅的重要信息。
可是,即便我們知道娃娃不是潛在威脅,但是,當我們看到它那像人的面孔時,就會激發起我們社交功能紊亂——我們不知道該怎麽和它打交道。
非語言信息輸入機制異常
壹些研究人員還認為,壹定程度的非言語的信息(比如肢體語言)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順暢至關重要。
如果正確的非語言信息輸入異常(太多或太少),我們也會變得無所適從。
比如,在2012年發表於《心理科學》上的壹項研究中,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不合適的非言語信息輸入,對正在爬行的受試者可以產生身體反應:他們感到自己毛骨悚然。
而玩具娃娃雖然長著人的臉,但是它卻沒有與人相匹配的行為信息的輸入能力(盡管它們確實具有眼神交流的能力),於是我們的大腦對“這是否是人類”產生壹些本能上的遲疑。
這種遲疑又在腦海中被理智所否定,但是,控制理性思維的額葉在處理信息速度上,往往要晚於控制恐懼的海馬區域。
於是,即便妳知道那不是人,妳還是會莫名其妙地產生某種恐懼感。
而且,這種恐懼感,只有在玩具娃娃做得極其逼真時,才會尤為明顯。
這也是為何人們對那些模仿逼真人臉的娃娃會感到害怕,而那些寫意的玩具娃娃似乎不會有這種感覺。
鑒於這種現象存在,有科學家就提出,在未來建造機器人時,人類可能就要面對來自這種恐懼機制的挑戰。
尤其是,當機器人的語言動作變得極其不自然時,往往會讓人對它們會感到害怕。
當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則又是另壹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