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也是從郭沫若開始的。1956年,郭沫若、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吳晗等歷史學家計劃發掘帝王陵墓,盡管從壹開始就遭到考古學家的反對。很難阻止郭沫若等人,因為反對者在言語上是軟弱的。1956年5月,郭沫若正式開始發掘定陵。
起初,挖掘非常順利。考古人員很快找到了墓室的入口,墓室裏的各種古玩、字畫、稀世珍寶、綢緞也十分豐富。但由於當時考古技術落後,這些東西壹接觸空氣就迅速腐敗,從而造成大量文物流失。
1956年5月,郭沫若正式開始發掘定陵。發掘非常順利,考古人員很快就找到了墓室的入口,裏面有各種古董、字畫、稀世珍寶和綢緞。由於當時考古技術落後,空氣進入這個封閉空間近300年,字畫、綢緞等文物迅速腐朽,其他文化也遭受了相當大的損失。萬歷皇帝和兩位皇後的金絲楠木棺,居然被考古學家當成垃圾扔掉了。後來陵墓被毀,三皇無骨。
不僅如此,當時的考古學家甚至直接把裏面的金色楠木棺材當垃圾扔掉了,三皇最終都是屍骨無存。經過這次痛苦的發掘,郭沫若想申請發掘乾陵和秦始皇陵,並說明定陵的發掘雖然損失很大,但積累了經驗,後續的發掘工作壹定會做好。
對此,國家明確給出答復:十年內不要挖皇帝的陵墓!這也成為了保護皇陵的最好理由,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珍貴的文物才能保存下來,至今沒有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