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民國中期由海關總署聯合中央銀行發行的關金券,在古玩市場上沒有統壹的價位,整體上和法幣、金圓券差不多。品相上乘的在四五十元左右,品相差的,商家根本不願意收。 關金劵是“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的簡稱,為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海關收稅的計算單位。關金券發行之初,正面為國父孫中山像,印有地名和“憑票即付”等字樣,背面圖樣為上海海關大樓,均為直型。原來海關收稅為銀兩,1929年世界銀價大落,影響關稅收入。銀價持續下跌雖有助於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但對償還外債而言,則增加了負擔。政府於1930年1月決定征收金幣,以值0.601866克純金為單位作標準計算,稱“海關金單位”,合美元0.40元;1930年中央銀行即委托美國鈔票公司印制關金兌換券;1931年5月中央銀行正式發行關金券,作為繳納關稅之用。關金券最初的發行目標只是為進口商提供納稅的便利,並不在市面流通。由於其與外國貨幣直接掛靠,幣值相對穩定,所以關金直接交稅的比例逐年上升。1930年僅占12.18%,1931年則增至63.02%,1932年增至75.27%,1933年增加到87.82%。⒂在此後十余年的關金券壹直堅挺,含金量從每元0.601866克升至0.8888671克。其流通範圍雖非常有限,但其儲藏功能愈顯突出。 1942年4月,國民政府財政部規定以關金壹元折合法幣二十元的比價,與法幣並行流通。這在壹定程度上是國民政府變相增發法幣大鈔,關金券公開地行使流通功能,變成真正的紙幣。1948年8月19日,國民黨政府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實行所謂“幣制改革”,宣布廢除法幣和關金券,發行金圓券,並以1金圓券兌換15萬關金券的比率收兌關金券。同年11月21日停止收兌,關金券正式作廢,***流通17年半。期間正式發行的關金券種類有47種,未發行的有4種。由於國民政府嚴重財政危機,惡性通貨膨脹迫使關金券進入流通領域,最終不但沒有穩定金融,反而成為廢紙壹張
上一篇:現貨原油和期貨有什麽區別?下一篇:勝境莊園核桃乳公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