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竹林七賢:為什麽引領魏晉風流生活的流行男團眾多?

竹林七賢:為什麽引領魏晉風流生活的流行男團眾多?

歷史上有不少浪漫主義的人物,如思想的開創者孔子,成就斐然的詩人李白,智慧和計劃性無人能及的諸葛孔明。這些在當時風靡壹時,並能影響後世的人物,可謂歷史上的風流人物。

壹個人發光可能是常事,但是組織壹個團體出名的人不多。歷史上有七個人,以竹為友,以酒為伴,以性為行。但在現代人眼裏,那些“另類”和“瘋狂”的行為,卻備受推崇,被領導了半輩子。

那麽,這些浪漫的人物是如何組成壹個群體的呢?《曹氏》中司馬氏家族是如何在爭奪天下中取得成功的?作為壹個群體,他們能抵抗解體的命運嗎?讓我們走進魏晉“竹林”時代,看看這些風流人物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01竹林相遇,拉開了男團盛大晚會的序幕。

不知道妳對男團的第壹印象是什麽?又帥又有才?是的,從古到今,無論朝代如何變遷,時代如何發展,人們對朝拜者的標準基本是壹致的。

竹林七賢,他們是嵇康、阮籍、向秀、單濤、王戎、阮鹹和劉玲。這七個人的才華先放壹邊,價值絕對堪比當代“小鮮肉”。當然,顏值和才華並重才是紅極壹時的資本。

嵇康是竹林七賢的核心人物,在世人眼中簡直就是壹個墮落的仙女,雍容華貴,氣度不凡。他小時候失去了父親,母親和哥哥壹味的縱容他,讓他在學業上自由發揮。所以在崇尚儒家的時代,他從來沒有接受過儒家教育,行動自由,在音樂、保健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聲無哀樂論》、《養生論》是他的經典著作。而他淡出人世的態度更是讓人羨慕。

阮籍是竹林的精神領袖之壹。“天才少年”的稱號絕不是吹出來的。他不僅才華橫溢,能言善辯,而且有著深深的憂國情懷和遠大誌向。他既善於攻書,又善於學劍,德才兼備。但就是這麽完美的少年。當他想用夢想展示自己的強大時,儒家的“禮”被現實擊碎了。從此,他將形而上學的“自由”進行到底。他壹生都在以壹種“雙重人格”走鋼絲,卑微而小心翼翼地在難走的路上走完自己的壹生。

向秀是壹個純粹的玄學學者。他和嵇康絕對是靈魂朋友。為了方便講玄學,他幹脆搬到竹林裏,住在嵇康旁邊。在竹林中名氣不如嵇康、阮籍大,但劍走偏鋒,通過對《莊子》的評點,迅速成為二年級男學生,收獲粉絲無數。但他也是壹個版權意識很差的人,只是因為他沒有統壹整理印刷《莊子》的註釋,反而讓壹個不知名的學者剽竊了原著。

竹林七賢的媒人單濤。竹林是這次大聚會的會址,主人是嵇康。後來,湘繡來到了竹林。這個時候只有兩個七賢。阮籍是通過單濤介紹給嵇康的。阮賢和王戎是阮籍請來的。因此,單濤最大的貢獻是“拉幫結派”。他正在竹林裏玩耍。他比不上嵇康、湘繡,但詩歌比不上阮籍,飲酒比不上劉玲。即使比他的年齡小,他也比不上兩個不成熟的少年,王戎和阮賢。但他立誌為官,事業蒸蒸日上,壹路做到了很高的“三公”,這是他們任何壹個人都比不上的。

王戎,王瑯琊的後裔。瑯琊這個詞熟悉嗎?和熱播劇《火中涅槃》有關系嗎?真的有關系。《火中涅槃》中的梅蘇暢是蔣作夢的盟主,江湖影響力相當大。王戎家族,江左邊境的貴族,也很強大。阮籍認識王戎是因為他和王戎的父親是同事,壹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這個聰明有趣的少年。從此,男孩和阮籍壹起加入了竹林的行列。

阮賢是阮籍的侄子。他從小就很佩服叔叔的風格,但不會像阮籍那樣別扭。他從不把現實的殘酷和夢想的天真混為壹談,也從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他不如嵇康那麽自發,卻比阮籍更自發。他遠離宮廷的漩渦,整天以琴為伴,盡情飲酒,陪伴親人,把竹林的安逸帶入生活。他真實地置身於世俗世界,超脫於世俗之外。

劉玲,壹個酒鬼。他生來就是喝酒的,沒有歡樂就沒有酒。喝完之後就更“自發”了,光著身子是常事。人們說他不道德,但他卻取笑俗人,說天空是房子的蓋子。如果這樣的“酒鬼”現在絕對是壹個人,但他有壹個愛他的妻子,那麽在“死後葬我”的結局中,壹定會有壹個人來收屍。

這七個人在身份、地位、年齡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驅動力,把他們帶到了壹起。在竹林裏,他們推崇玄學帶來的“自然自發”。他們可以因為壹個觀點而面紅耳赤,也可以借此驅散酒意和笑聲。他們的壹夜幸福只是為了自己的釋放,卻不想成為竹林外的驚世之舉。其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的無奈有多可悲。

玄學不是“玄學”,而是虛偽下的本來面目。

竹林七賢之所以被後人稱為“大聖賢”,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文字理論博大精深,更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和精神流傳後世。

所謂玄學,其實就是莊子和莊子的思想,其核心是自由,即自由。簡單來說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簡單純粹。

在禮儀嚴明的時代,壹切都要以禮相待,以禮做事。不是因為“禮”不好,而是因為“禮”太多,顯得虛偽虛假。那麽,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在這個“禮”遍天下的時代,就顯得格外搶眼。

我不怪有禮貌的人不包容他們,只怪他們肆意妄為。醉酒躺在已婚女子身邊,服用了大量類似毒品的烏石散,母親在葬禮上擁抱了壹個外國婢女,服喪期間大吃大喝。這壹塊壹塊的,在我們這個思想開明的時代都是不多見的,更何況是落後愚昧的封建時期。

但是這樣的七個人收獲了無數的忠實鐵粉。那時候的人都瘋了嗎?是不是都把這種瘋子當成偶像了?當然不是。他們似乎行為乖僻,但內心純潔。

醉臥真的是醉得不省人事,睡在壹個已婚女人身邊沒有壹絲邪念。他們服用烏石散,是因為不知道這是壹種有害健康的毒藥,因為這是壹種可以激發天賦的神聖之物,而且每次吃冷食,喝冷酒,走久了都會散發出藥味。母親的葬禮也是因為她想為家族找回心愛的婢女傳宗接代。是壹種執著的愛,對母親壹點也不不尊重。服喪期間因為悲痛吐血吃了很多,身體已經垮了,就吃肉補充營養。

這種肆意表達的背後無非是自我表現,卻被不知內情的人所詬病。但事實上,是他們的真性情讓人嫉妒和羨慕,也是動蕩年代讓人敬佩的原因。

他們在乎朝廷,卻不知道效忠於誰,也不想隨著世俗的道路成為權力和利益的馬前卒,更不想為了那些虛榮心而放棄文人的高傲態度。所以,他們自然是無奈的。如果他們走不直,那就只能躲避,躲避刀光劍影的戰鬥,躲避標新立異的討論,躲避名利的誘惑和幹擾,只為追尋內心的真我。

然而,逃避世界真的那麽容易嗎?竹林真的能成為它們的避難所嗎?現實終究是現實,我不想再低頭。

03廣陵獨特的聲音給這個浪漫的時代劃上了句號。

如果說竹林七賢的相聚是壹個幸運的開始,那麽他們的分離就是壹個註定的結局。

三代之後,曹操建立的大魏沒有第壹繼承人,只有養子升任大寶,“自己人”曹爽和司馬懿被選中輔佐。而曹爽卻在與司馬懿的較量中節節敗退,逐漸壯大了司馬家族的勢力。有句諺語說:每個人都知道司馬昭的心臟。這意味著司馬家要繼承曹家,取而代之。

在司馬嘉改姓朝廷之前,竹林外的風就已經刮過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股勁風把這七個人吹向了不同的方向。人氣男團壹直無法擺脫解散的結局。

嵇康與單濤分手,寫了《與山居源絕交》。不久之後,他被殺害,因為他發表了壹份文件,敘述司馬昭殺害曹氏年輕的皇帝。行刑前壹曲《廣陵散》成佳作,壹代風流人物隕落,竹林中再無嵇康。值得尊敬的是,他壹生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內心沒有因為壹點雜念而屈服於世俗,保留了壹個學者的品格。可惜他純潔的心靈始終無法逃避現實,終究在殘酷的鬥爭中死去。

阮籍不堪朝廷壓力,長期為官,與司馬昭成了敵友。他被迫做官是因為他無法抗拒,但他並不是真的想忠於司馬昭。他被認為是在司馬昭的行列中,所以他作為壹個官員“無用”了許多年。他整天遊走在夢想和現實的邊緣,不願走這條路卻又無法選擇,最後被自己心中兩個極端的“小人”折磨到最後壹口氣。但這種打太極的方法,不僅救了自己的命,還保住了自己的名字,是他內心的壹個夙願,就是安詳地死去。

嵇康死後,向秀低頭面對現實,不再做純粹的玄學家,入朝為官,結婚生子。當他再訪竹林時,即使思念故人,也不得不把《思故人》這首詩寫得極其隱晦,以保全自己。要說湘繡失去了知己嵇康,只能拿《莊子註》作為精神慰藉。只有純粹的學習才能讓他的生活變得有趣壹點。

單濤的結局是達到前面所說的“三公”的地位。由於他在壹次官方斡旋中得到司馬昭的賞識,他被提升為官員,並被提升為司徒雷登。這位官員雖然身居高位,但壹直是壹位有振興家業意誌的官員。他只做職責範圍內的事,不玩政治,不牟利,不愛錢。他還壹直照顧嵇康的兒子嵇紹,直到他成年做官。回頭看看這些人,恐怕只有單濤設定了目標並最終實現了它。人生終於圓滿了。

王戎因為家族勢力龐大,官自然做得不錯。而且他不像阮籍那麽好勝,官場上的壹切舉動都被當成了遊戲。他正好和別人相反。在竹林裏,他還是比較嚴肅的,說話很認真,交友也很認真,但在官場裏他是“自發”的,他把官場的明暗規則玩得遊刃有余。後來他把攢錢作為終身愛好,家財萬貫。

阮賢漸漸消失在歷史中,目睹叔父阮籍的窘境後,更不願上朝。然而他生性冷漠,回歸平靜的生活才是他最好的歸宿。他經常與自然之物交往,喝酒唱歌,沒有官職的束縛也不怕世俗的眼光,真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劉玲仍然整天醉醺醺的,知道他天生嗜酒,卻不知道他是天上酒仙的後裔。畢竟他的顏值和氣質都在線。但是,失去壹個知心的朋友,恐怕心裏的熱情也是很孤獨的。值得壹提的是,流傳千年的名酒劉伶醉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如果他知道後人會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酒,他會很開心,很滿足。

“廣陵絕鳴”之後,再無“竹林”的婉約風韻。嵇康和向秀對話的畫面,阮籍的坐地,單濤的遠眺,劉玲的醉態,阮鹹和王戎的激情話,都消失了。就這樣,花式男團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段“浪漫史”卻永遠留在了“竹林”裏,留在了文人學者的心中,也留在了後人的評論中。

壹開始看竹林七賢的故事壹定很有趣,我就在想這個世界上怎麽會有這麽真實,真實,真有趣的人。但是越讀越難過,越讀越孤獨。如果他們能像我們壹樣趕上好時代,甩掉“另類”的帽子,他們壹定會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是可以重用的人才支柱。但是,情況不會改變,歷史無法改寫。如果他們真的生逢其時,也許竹林七賢就不復存在了,以老莊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不會流傳至今。

  • 上一篇:中國最大的瓷器批發市場在哪裏?
  • 下一篇:緊貼脖子的項鏈叫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