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雲南省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石屏縣采訪時,聽當地旅遊局局長說,縣城裏有壹個“化石村”。
“什麽,‘化石村’?這是我第壹次聽說。”我突然很驚訝。通過了解,所謂的“化石村”就是村民居住的房子,以及他們的牲畜搭建的豬圈、馬圈、牛棚,都是用古生物化石搭建的,名副其實。還聽說這個村子的建築布局很像壹座古城堡,陌生人走進去就像走進了迷宮。出於好奇,我決定去參觀化石村。
車子駛出石屏縣城,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緩緩爬行。進入牛街鎮的轄區邊界,讓人感覺進入了壹個生態公園。坐在車裏,靠在車窗上,我看到遠處和附近的山上的樹都是綠色的,野花正在盛開。坐落在山坡上的彜族村寨,在雲霧的環繞下顯得格外美麗。在公路旁草叢中覓食的野雞被突然傳來的汽車轟鳴聲嚇壞了,驚慌地飛向遠處的樹林...在去“化石村”的路上,牛街鎮黨委書記告訴我:“牛街鎮是壹個偏遠的山區鎮,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3%,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我們要去的‘化石村’——老許店村委會下轄的老許店村,是壹個彜族和漢族雜居的村子,70多戶,300多人。老徐店的彜語叫洛索達,意思是生產洛索書的地方。現在人們叫它化石村,但當地人還是習慣叫它老許店村。”
當汽車在鄉間小路上拐了幾個大彎,坐落在山坡上的老徐店村終於出現在我們面前。站在遠處的山梁上,只見房屋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戶戶相連,是典型的彜族土掌房。走近仔細研究,發現村裏的房子都是用熔化的石頭砌成的,彎度不壹的馬路小巷。由凹凸化石制成的大小不壹的石壁,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和日曬,已經成為黑白渾然壹體的老石墻。
“看,這就是化石。”鎮黨委書記指著墻上的壹塊石頭對我說。當我向前看的時候,我看到了壹個古老的樹葉化石的輪廓。後來他給我看了10多塊清晰的樹葉化石。這些葉化石只有葉柄和葉脈清晰可見;還有融合了動物和植物的化石;還有少數動物化石和螺絲釘、蚌類和動物骨骼化石,形狀像動物和根...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世世代代都在用這種古老的化石建造房屋,因為這種化石的形狀非常嵌入式,石縫中混有風化化石土壤和水的砂漿非常粘。聰明的農民用挖出來的石頭砌墻,挖出來的土用來鋪屋頂和地板,比用水泥鋪的更結實更光滑。因此,這裏的人們用化石來建造房屋、廁所和動物圈。近年來,隨著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村民們發現這些用來建房的鐘乳石狀的石頭上鑲嵌著壹種樹葉。是電視和書上提到的化石嗎?消息傳開後,省裏幾位專家進行了調查,考證後認為是葉化石。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附近還有許多村莊。為什麽這個古化石只埋在老許店村的土地裏?這些化石葉子是如何形成的?可惜沒有文字資料可查。看著眼前的這些古生物化石,我只能想象幾千年前的某壹天,山洪突然爆發,卷走了壹片片樹木,沈積在這裏,最後變成了化石。
我拜訪了村裏85歲的老人何鳳仙,她告訴我,她24歲的時候,從石屏縣郊外的壹個村子嫁到了這裏,村子就在眼前。這種房子冬暖夏涼。住在裏面的人精神好,少生病。村民們還說:因為他們建的烤煙房用的石頭是化石,烤出來的烤煙質量高,聞起來特別香,能賣個好價錢。
走在化石村,感覺走進了壹座中世紀的城堡和迷宮。走到車行道中間的時候,突然,壹堵石墻擋住了去路,我感覺這條路走到了盡頭。我左右壹看,是壹條很深的巷道。沿著巷道走,往往走到盡頭,才發現是壹個農民的家。走在樓頂,突然發現村子周圍參天大樹的樹梢就在我們腳下。原來這是因為房子都是依山而建,壹層壹層延伸到山頂,人走在樓頂的陽臺上,仿佛走在樹梢上。
此外,“化石村”還有許多奇特的風景,有些古生物化石被敲開時會敲響古鐘的鐘聲;當壹塊扁平的大石頭砸到某些部位時,會在廟裏發出木魚的聲音。對此,化石村的村民稱這些古生物化石為“響馬”。村裏還有壹口獨壹無二的井,夏天清甜爽口,冬天溫暖熱氣騰騰。村裏流淌的兩股泉水也很奇怪,壹股是冷泉,壹股是溫泉;甚至有壹個奇怪的風洞,風直吹出去,永不停息...
日落時分,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回望村口,化石村的古宅,以及漫步在蜿蜒延伸的小巷裏的村民和老牛,在晚霞的映射下,更加神秘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