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美術知識點總結

美術知識點總結

第壹章:美術三年級知識點總結

1.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三原色成對搭配,產生橙、綠、紫,稱為三色。

2.粉印紙質印刷品的步驟是:首先用粗鉛筆在吹塑紙上畫出有凹痕的手稿。註:手稿上的文字與文字和印刷作品相反。用彩紙覆蓋,固定壹面,用水粉顏料塗抹原稿,然後轉移到彩紙上,壹張壹張地打印,直到完成。

點畫的創始人是法國畫家修拉。他的代表作是《大碗島周日下午》。

4.為了裝飾和美化生活,對自然事物進行主觀誇張和變形而設計的圖形稱為圖案。點、線和面是圖案的三個要素。

5.壹支裏面有水的筆很少被稱為渴筆。渴筆可以在宣紙上擦掉幹澀有毛的效果,可以用來表現動物的皮毛等等。

6.用蘸有大量水的筆尖,在調色盤中輕微摩擦,讓少量墨水滲入筆腹,然後上色,會產生墨水顏色自然變化和細微水分的效果。

7.西班牙畫家米羅是壹位超現實主義畫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向鳥扔石頭的人》。

8.壹千年前蘇州、無錫就出現了彩泥玩具,後來又出現了更精彩的戲曲泥人。無錫泥人特別有名。民間藝人做小泥人,壹般是先做泥人,然後塗上白底,再用墨水勾上,再塗上其他顏色。

9.從左到右或上下的重復和對應稱為對稱。事物按照壹個規律有序的存在,叫做秩序。藝術作品中往往有對稱美和秩序美。

10.剪紙是中國的壹種民間藝術。它形成於中國的晉代,並在唐代被廣泛用於美化日常生活。它出現在宋代專門從事剪紙的人身上。自明清以來,中國各地發展了不同風格的剪紙藝術。

11.剪紙的幾種基本切割方法:壹種是負切,將輪廓或圖像內的紙張切掉,留下大片空白。第二種是陽切,把輪廓外的紙切掉,只留下造型線,或者只留下形象外的部分,留下影子似的形象。三、綜合切割法,雌雄切割相結合,是最受歡迎的切割方法之壹。

12.皮影戲在中國從宋代就有了。13世紀後傳播到國外。皮影戲受民間剪紙的啟發,最初用厚紙雕刻,後來用驢皮、牛皮制作,結合音樂、唱腔、燈光、操縱技巧,形成綜合藝術效果。

第二章:四年級美術知識點總結

1.紅、橙、黃是暖色,讓人感到溫暖、溫暖、興奮。以紅色和黃色為主的風景畫是壹種暖色風景畫。夕陽、秋景、收獲的田野,大多是暖色,傳遞著溫暖和溫情。

2.顏色的冷暖是相對的。

3.藍色和綠色是冷色,讓人感覺涼爽、寒冷、遙遠、安靜。以藍、綠、紫為主畫的山水是冷色系的山水,顯得幽靜深邃。

4.用鉛筆在吹塑紙上畫出原稿,在上面滾上墨水,再用瓶蓋仔細研磨,壹張紙質印刷品就印出來了。這種方法叫做線刻。

5.書票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最初是壹種袖珍印刷品,後來發展成根據書主的性格和愛好設計的小圖。票面以圖案為主,有收藏者的姓名、別名、學號,有的還有壹兩句箴言或警語或收藏年份。書票被譽為“紙上的寶石”。

6.物體通過瞳孔投射到眼睛的視網膜上,會出現“近大遠小”的現象。

7.版面設計要考慮:內容的優先級和畫面的聚散;布局要整齊,避免死板;布局要活潑,防止雜亂;不要用鮮艷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語氣簡單就不要顯得沈悶。

8.要使布局生動有序,就要註意點、線、面元素的合理運用。

9.優秀的標識有三個要求:簡潔、清晰、現代審美趣味、記憶深刻。

10.訂票是縮微印刷品。

11.中國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12.昆蟲的腳具有視覺、聽覺和味覺的功能。

第三章:五年級美術知識點總結

1.重復的形狀在屏幕上形成秩序感和節奏感。

2.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重復的造型來美化生活中的陶罐。

3.有規律的變化形成漸變的形狀。

紅色讓人激動,藍色讓人平靜,不同的顏色會引起不同的情緒。

5.平靜和煩躁,高興和沮喪,平靜和驚恐都可以用點和線來表達。

6.用簡單的線條畫出壹個物體的草圖叫做素描。繪畫時要註意線條的輕重、粗細、虛實的變化,才能豐富美觀。

7.構圖就是把畫面中復雜的部分組合成壹個統壹完整的作品。

8.三角構圖——穩定。造型好的作文——嚴謹。s形合成-旋流。構圖飽滿——生動豐富。

9.橫向構圖——左右不對稱,有色彩、人數、動態、面積等變化。,並應註意相互呼應和協調。

10.對角線構圖——畫面要有主次、疏密的變化,主體要相互呼應,才能生動有趣。

11.正面人像壹般畫在紙的中間,主體占據了畫面的大部分。上、下、左、右的景物壹般是不對稱的,後面的背景和色彩要襯托主體。

12.裝飾山水畫多了平面秩序,少了自然距離,色彩出於大膽想象,不再是真正的風景。

13.在山水畫中,樹葉用“點”來表示,巖石用“脊”來表示。

14.前壹種墨水濕潤後,上色可以表現出潤墨的效果。但是,在前壹次幹燥後著色可以保持墨線清晰有力。

15.非洲木雕選用紅木、烏木等優質木材。先用斧子等工具切割成大輪廓,再進行精雕細刻。無論是粗糙、誇張還是簡潔,非洲木雕都充滿了土著生活特有的強烈節奏感和奇異氣息。

16.非洲曾經有壹個貝寧王國,裏面有許多精美的銅、木、象牙雕刻。19世紀被英帝國主義掠奪。

17.非洲青銅雕塑的制作方法是先用粘土制作壹個雕塑,幹燥後在外面塗上壹層蠟。等蠟幹了,外面再塗壹層粘土模。等外模幹了,在上面打個小洞,把它們放在火裏烤,等蠟化了,迅速把銅液倒進去。待銅液冷卻後,打掉外模,青銅雕塑就制成了。中國在春秋中期就已經使用這種“失蠟法”制作青銅制品。

18.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能造木船了。到了漢代,造船業逐漸成熟。到了宋代,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明代達到頂峰。鄭和下西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萬噸船,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

19.原始社會已經使用由壹塊木頭雕刻而成的獨木舟。

20.中國已經能夠建造壹艘大型油輪,長約330米,寬約60米,面積相當於三個足球場。70米高,相當於11層。全船工作人員只有30多人,初步實現了智能導航。

第四章:六年級美術知識點總結

1.粗細不同的繩子和不同厚度的紙張,可以打印出豐富有趣的紋理。綜合版畫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尋找各種具有獨特紋理的材料,根據制作需要剪貼成底板,印刷成效果驚人的作品。

2.雕版印刷起源於中國古代雕版印刷書籍中的插圖,是版畫家族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壹種。制作時,先將平整的木板用刻刀刻成凹凸不平的底板,再進行彩繪印刷,制作完成。

3.黑白木刻版畫是單色油印,黑白對比強烈,圖像生動。

多版拼色木刻色彩豐富。

水印彩色木版畫潤澤、清新、抒情。

4.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它始於雕版印刷,將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後印刷。它的發明與古代印章密切相關,是壹種小篆。中國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西周。漢代的約會也是把圖畫和文字刻在磚和石頭上,後人用宣紙搓下來,這和雕版印刷的原理是壹樣的。雕版印刷藝術由雕版印刷發展而來,在明清時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多色配色技術也是如此。雕版印刷逐漸發展成為壹門獨立的藝術..

5.壹般體型的成年人身高相當於七個頭。10歲左右的孩子,全身的高度在五個頭左右。

6.有意的加工和巧妙的變形構成了人物裝飾畫。

7.水墨人物畫只能用細細的墨線勾劃出精致生動的形態;也可以用粗筆、大墨塊,寫出快樂的墨水;也可以結合細線粗描,幹擦濕染,使畫面更豐富,形象更逼真。

8.姿勢、服裝圖案和構圖都有助於表現人物的動態。

9.考古學家把人類歷史的進程概括為三個階段: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萌芽於原始社會晚期,在商周時期達到頂峰。戰國以後,青銅器逐漸被鐵代替。商周時期的青銅鼎是權力的象征,雄偉厚重的造型和神秘詭異的密集紋飾,象征著人類社會在野蠻和殘酷中的命運,也展現了威嚴和力量之美。巴蜀地區的青銅人物以誇張突出的眼神引人註目,顯示出獨特的地域風格。雲南少數民族青銅器上有許多生動的人物和動物形象,涉及動物鬥爭、人類勞動、祭祀和戰爭。這些青銅藝術保留了人類童年的古樸和純真,特別美麗動人。

10.雲南被稱為“有色金屬王國”

11.中國傳統的木版年畫裝飾性很強,和剪紙很像。其制作步驟如下:1。首先把畫貼在好的木板上進行雕刻。2.刻好母版後,塗上油墨進行印刷。彩色木版年畫需要制作多個版材進行分色套印。木刻年畫的內容多描寫現實生活、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房間裏到處都貼著新年海報。

  • 上一篇:紐約古董市場開店。
  • 下一篇:有哪些老的瑞士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