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翡翠手鐲,始於清朝,流行於上流社會。清朝的後妃們信佛,生活比較枯燥。為了度過寂寞的宮廷生活,嬪妃們大多吟誦佛經。在古代中國,母親的兒子是珍貴的,尤其是在皇宮裏。因此,後妃們將手鐲中的每壹顆翡翠珠子都稱為“子”,希望這意味著皇帝的寵愛。後妃佩戴的十八鐲壹般由玉石、水晶、珊瑚、瑞香科、碧璽等材料制成,其中祖母綠鐲由精美的玉石制成。
3.祖母綠手串最初來源於珠子,所以大部分手串壹直保持著18的佩戴習慣。壹些手鐲被做得更佛教化。每串18佛珠上雕刻有十八尊形狀各異的羅漢。每條手鏈除了18珠子外,還有四顆珠子。時尚的玉鐲,珠子的數量從12到18不等,主要看珠子的大小。想戴多少戴多少,很少用珠子。
4.翡翠手鐲,佛教的意義越來越淡。每壹顆珠子都不再素凈無紋,也不再刻上阿羅漢頭像。而是將每顆珠子做成壹模壹樣的小肥豬形象,還有壹個卡通版,形象生動,取名“財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