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茶館》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館卻依然壹派“繁榮”景象:提籠架鳥、算命蔔卦、賣古玩玉器、玩蟈蟈蟋蟀者無所不有。
年輕精明的掌櫃王利發,各方照顧,左右逢源。然而,在這個"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農村破產、太監買老婆、愛國者遭逮捕。
到了民國初年,連年不斷的內戰使百姓深受苦難,北京城裏的大茶館都關了門,唯有王掌櫃改良經營,把茶館後院辟成租給大學生的公寓,正廳裏擺上了留聲機。盡管如此,社會上的動亂仍波及茶館:逃難的百姓堵在門口,大兵搶奪掌櫃的錢,偵緝隊員不時前來敲詐。
又過了三十年,已是風燭殘年的王掌櫃,仍在拼命支撐著茶館。日本投降了,但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又使人民陷入了內戰的災難。吉普車橫沖直撞,愛國人士慘遭鎮壓,流氓特務要霸占王掌櫃苦心經營了壹輩子的茶館。王利發絕望了。這時,恰巧來了兩位五十年前結交的朋友,壹位是曾被清廷逮捕過的正人君子常四爺,壹位是辦了半輩子實業結果徹底垮了臺的秦二爺。三位老人撒著撿來的紙錢,淒慘地叫著、笑著。最後只剩下王利發壹人,他拿起腰帶,步入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安然了結壹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