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屍絕非壹般文物。如果是青銅、角制或者是玉石類的文物,只要經過簡單的處理,便可以放在博物館的展櫃中,進行長時間的展出,可是濕屍壹旦保管不當,那是會腐爛變質,被世界文物同行指責的。
專家們急忙去翻閱古屍保護的資料,可是不翻閱,他們對保護這具珍貴的古屍,還算有信心,壹翻閱資料,專家們的信心,壹下子就跑到了爪哇國。
為啥,道理簡單不復雜,因為保存濕屍,在1972年的時候,絕對算得上是世界性的難題。
在考古資料上顯示,我國的文物工作者,曾經幾次面對出土完好的古屍、濕屍需要保護的難題:1956年的時候,我考古工作者在揚州遇到了明代太仆寺卿盛儀的墳墓,當時盛儀和他妻子的遺骨,就保存完好。
1969年,魯荒王陵墓被挖開,這位19歲就去世的明朝王爺,遺體可以說保存得相當完好,可是如何保護這位王爺的遺體,卻讓所有的文物專家都犯了難。
就在1972年,我文物專家在馬王堆古墓展開考古工作的時候,湖北的文物專家在江陵鳳凰山的漢墓中,也找到了壹具浸泡在棺液中的濕屍。
最後這三具保存完好的幹屍和濕屍,全都用壹招處理,那就是——封棺深埋。
封棺深埋不能說是不負責任,因為憑著當時的技術,根本保護不了棺槨中的古屍,沒有辦法,只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去延續這些古屍存世的時間,以待將來科技昌明了,在啟開棺木,進行有力的保護。
封棺深埋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同時,也就是最經濟,最安全,也是最合適的辦法。
可是馬王堆出土的辛追老夫人的濕屍名聲遠播,已經引起了,美國、日本、英國和法國等專家的註意。想再要封棺深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封棺深埋會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