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的中間
1977年,兩位偉大的考古學家蘇和坐在大觀園的壹個山坡上聊天。
良渚遺址保護十年之路(1)
-
作者:來源: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時間:2006年4月4日。
註重保護,創造和諧
良渚遺址保護十年不平凡之路
良渚遺址是中國乃至世界人類共有的珍貴遺產,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規模和水平最大的地區之壹。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第壹類大遺址保護的壹號工程,被省政府列為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內容。杭州將良渚遺址、浙大、西湖作為城市的“金名片”,將在第九次黨代會上對良渚遺址進行保護和開發。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下,良渚遺址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遺址所在地余杭區黨委、政府在遺址保護工作中不遺余力。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1995] 133號文件批準頒布了《良渚遺址群保護規劃》,良渚遺址保護從此走上了規劃管理的道路。由於良渚遺址占地面積近40平方公裏,面積大,遺存密集而規則,如此大面積遺址的保護是壹個世界性難題,對於地處經濟高速發展的良渚和平遙來說,要使如此大的遺址在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不被破壞,是壹項極其艱巨而繁重的任務。10年來,余杭區黨委、政府壹直以全新的眼光在大遺址保護的道路上探索前進。良渚遺址不僅立足於遺址本身的保護,還大力營造遺址與環境的和諧存在,並以巨大的決心、巨大的投入和付出,獲得了良渚遺址的安全。2001年9月,省政府批準將良渚、平遙兩鎮242平方公裏劃定為杭州市良渚遺址管理區,確立了“以保護為目的,以開發為手段,通過適度開發實現真正保護”的工作思路,標誌著壹種全新的保護模式付諸實踐,為良渚遺址保護翻開了嶄新的壹頁。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成立後,我們與余杭區黨委、政府壹起,努力營造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和諧關系,同步保護和有效利用遺址。三個和諧關系的創建,凝聚了10年來良渚遺址保護的不平凡之路,也為今後更長遠的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和諧的環境:使良渚遺址區成為充滿田園情趣的美麗風景。
環境和場地是不可分割的統壹體。惡劣的環境促進遺址的早日消失,優良的環境促進遺址的可持續傳播。良渚遺址,位於城市郊區的經濟快速發展區,也經歷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環境惡化的痛苦時期。良渚遺址歷經千年庇護,上世紀末天目山殘存礦脈轉化為石材經濟資源,使遺址區北側在變富的同時滿目瘡痍。從莫幹山路延伸出的104國道橫穿遺址區,繁忙的交通對有“良渚文化故宮”之稱的莫角山中心遺址造成了極大的綜合汙染。多年來,活躍在該地區的36,000名農民和65,438+070多家企業和機構給該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扭轉遺址區的環境惡化趨勢,創造與遺址保護要求相協調的環境,余杭區和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在10年間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整治石頭經濟,還青山以綠,還廢墟以靜。
良渚遺址北側的天目山殘脈中蘊藏著豐富的優質石材。20世紀90年代前後,石材開采業在當地蓬勃發展,90年代中後期達到頂峰。遺址附近分布著30個石礦,固定資產2000多萬,單個石礦年產量從幾十萬噸到幾百萬噸不等。石材開采帶來的噪音、粉塵汙染和對自然山體的破壞已成為對現場環境的最大危害。距離礦區最近的重要遺址瑤山遺址被周邊的6個石礦包圍,山上的茶葉因為粉塵汙染不采摘。當地人開玩笑說,家裏的桌椅可以當黑板來寫字畫畫。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對這壹場景進行了嚴厲批評,指稱該地區已經“像壹個戰場”。批評的聲音不僅來自文物部門,還來自省、市、地方的各界。2000年6月,省政協常委考察良渚遺址後,向省委、省政府提出《關於加強良渚文化遺址保護的建議》,指出“關閉采石礦是保護良渚遺址的重要環節,早壹分保護,晚壹分損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時任副省長盧松亭等領導多次實地調研並作出批示。余杭區也制定了分階段關停的策略,明確了政策,加快了石材礦山關閉的步伐。在省市的重視和支持下,2000年6月,堯山遺址附近的6個石材礦山率先關閉,2002年6月底,遺址區附近最後壹個也是最大的石材礦山安溪第壹石材廠關閉。在石材礦山關閉期間,余杭區克服各種困難,充分理解礦主和員工的想法,不僅關閉了石材礦山,還避免了由此引發的不穩定事件。石礦關閉的補償資金、勞動力轉移安置資金等直接和間接費用達6543.8億元以上。
石礦關停後,從2003年開始,良渚遺址管委會逐步實施礦區綠化改造,通過人為幹預加快石礦綠化進程,投入1.5萬余元對各礦區進行治理。2003年6月5438+10月,與瑤山遺址相鄰的安溪國源石礦開始對開采後裸露的巖石表面進行綠化和修復。洞口裸露巖面10000多平方米,坡度幾乎與地面垂直,恢復綠色難度極大。經過技術人員10個月的努力,這個港口的植被恢復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原本壹片平原的巖體終於重新披上了綠色。如今,瑤山遺址前的礦區經過改造,已經成為壹個接近自然的綠色坡地,西側安溪果園的巖面也已經披上了綠色的業務。
關停石礦,讓廢墟區從“槍炮聲”中安靜下來;整治礦區,綠水青山,成為良渚遺址保護史上最重要的任務之壹。
南移國道,搬遷企業,讓“宮”重新莊嚴起來。
始建於建國初期的大觀園以盛產桃子和梨而聞名於世。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這裏曾是良渚先民眼中最神聖的地方。雖然今天地面上壯觀的建築早已不復存在,但地下留下的遺跡成為良渚文化發展高峰的最重要證據,考古學家稱之為焦墨山遺址。1977年,兩位偉大的考古學家蘇和坐在大觀園的壹個山坡上聊天。
“妳覺得良渚遺址怎麽樣?”(蘇)
“很大,但是壹下子看不清楚。”(嚴格)
“我的意思是,這很重要。妳認為什麽是重要的?在歷史上應該占據什麽地位?”(蘇)
“我覺得它看起來像良渚文化的中心。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良渚文化是壹個國家,良渚遺址應該是它的首都。”(嚴格)
“妳也是對的。”蘇道:“我本來想說良渚是古杭州。.....杭州應該是從這裏開始的,後來逐漸靠近錢塘江口,被西湖捆住了。把良渚比作都城也有道理。..... "(蘇)
幾十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良渚遺址考古資料提供了良渚是古杭州的證據。不僅如此,嚴文明進壹步指出,“曾經屹立在焦墨山遺址上的宏偉建築,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宮殿。”結論也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
然而,經過幾千年的沈寂和肅穆,這座中國最早的宮殿在上個世紀變成了壹座被噪音包圍的“孤島”。104國道穿過焦墨山場地腹地,場地周圍有許多企業、機構和居民。壹些企業直接在這裏建廠,繁忙的過境交通和企業生產讓焦墨山廠址不堪重負。隨著磨角山遺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活動的影響,保護良渚文化時期最重要的物質記憶,成為當時余杭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長期期待和關註。1996 165438+10月28日,建在磨角山遺址上的余杭長明印刷廠率先完成搬遷,余杭市政府為此投入300多萬元,為磨角山遺址保護開了個好頭。然而,更艱巨的任務還在我們面前。如何消除大交通量對國道104現場保護的影響,遠比搬幾家企業難。轉機出現在1997。今年9月,為保護良渚遺址,省交通廳公路局主持對國道104龔澎至祥符橋段分流工程可行性進行了聯審,最終決定將國道南遷,繞行良渚遺址區。至2月23日1999,全長16km的改造工程正式建成通車,投資2.4億元。據測算,繞行改造工程比原有道路拓寬工程多投入6543.8+億元,體現了各級政府保護良渚遺址的巨大決心。此事經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後,成為當地政府不遺余力保護古遺址的美談。
2004年,為了主張債權,壹家銀行要求拍賣位於焦墨山區的壹家企業。良渚遺址管委會聞訊,對企業進行了深入調查。在余杭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投資380萬元收購了企業的土地和建築物,收購後對廠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建築拆除和綠化改造,為焦墨山遺址保護增添了新的色彩。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曾形象地描述了良渚遺址保護要達到的目標:雜草叢生,兔子遍地。在余杭區和良渚遺址管委會的長期努力下,良渚遺址逐漸擺脫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威脅。許多遺址散布在田野、田野和山坡上,與自然融為壹體,充滿了田園氣息。
然而,構建和諧的現場環境是壹個充滿矛盾和不斷權衡的過程。為了保護遺址及其環境風貌,余杭區多年來不僅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還放棄了很多開發項目。良渚遺址管委會近期正在加緊指導,將遺址內的農房建設和改造與遺址保護的要求相協調,這也是對當地人審美標準的大跨度挑戰和改變。更大的問題在於良渚這樣的遺址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環境。從純保護的角度來說,範圍越大,遺址的長期生存越好。但地處杭州郊區,歷史上人口和建築眾多的地理區域,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時代要求,使得壹味尋求大環境控制的策略難以實現。過大的建設控制面積不僅會使保護工作面臨巨大的投資壓力,還會影響當地未來的長遠發展,失去民眾的理解,最終導致保護工作舉步維艱。如何在大與小之間權衡取舍,成為良渚遺址保護的壹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