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佛山是壹個大概念:“佛山市”包括了五區,禪城、順德、高明、三水、南海。本地人講的“佛山”則主要指禪城區,由張槎、南莊、祖廟、石灣四個街道行政單位組成。
在過去,“佛山鎮”指的是祖廟街道壹帶,以現在的佛山大道為界。佛山大道當年是河道,河這邊是佛山鎮,河對面是張槎鎮。
張槎鎮當年盡是農村,但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各村要到廣州、佛山都要經過它,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商業形態,在清末民初冒出了大量的富豪。
至今張槎仍是佛山禪城區的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張槎針織曾經在中國的紡織業中舉足輕重。現在張槎正向物聯網工業轉型,創業園和互聯網小鎮遍地開花。世人都只知順德壕多,卻不知張槎富得更早些。張槎富二代多,但是他們多數務實低調,很少被媒體發現。
究竟是什麽原因造就了這壹方“織夢天地”?我作為壹個識途老馬,憑我對經濟和文化的經驗,替大家尋找原因。
=坐標=
時間:2018年5月26日
地點: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塱邊村
人員:監督員梁某、文物愛好者關某
行程:江氏祠堂巡訪--招氏祠堂巡訪。
時隔壹周,我又來到塱邊村巡訪,今天運氣爆棚,想進的祠堂全部都開了門。
首先來到塱沙路旁的江氏宗祠,在上集已介紹過它的外觀,現在再看壹下內部。因為今天是江氏各地宗親前來聚會的日子,進門處的屏門被搬走,剛進門就見到第二進建築上的橫梁處掛著“太史”的匾額。這是由於江孔殷考取功名,因古代翰林又稱太史,因此他將自己的宅子題名“太史第”。因這個前人典故,所以江邊村父老特意做了這個匾。
佛山被稱為粵劇的發源地,粵劇文化在本地有很深的群眾基礎。江孔殷的兒子江楓便特別愛好這項文化,經常去向大老倌請教,後來更投資粵劇團,自己也成為專業的編劇(筆名南海十三郎),所以江邊村的粵曲文化可以說是淵源深厚。
恰逢來自全國各地的江氏後人來江邊聚會,村中宿老便對著墻上的資料向遠道而來的人們講故事,還用專用的電視機播放謝君豪版的《南海十三郎》劇集。
灰雕是我國古建築中壹個很重要的裝飾工藝,又稱“灰批”、灰塑,內容多是山水、花草、鳥獸、人物故事等。我們常見古建築的人字山墻兩肩常有黑底白色的抽象線條,壹般稱作“草龍”或“草尾”。在屋脊處常會用灰雕裝飾,圖中是傳統的“博古脊”,造型較為復雜,繪畫題材豐富,色彩艷麗。
江氏祠堂是2014年新建的建築,所以全部灰雕都是現代藝人手筆。現代可以用的可塑造型材料更多更強,所以造型立體化,表達自然產物的效果更加精彩。
很多朋友想了解這些色彩能保存多久?過去都是用礦物顏料,和國畫用的顏料是壹樣的,色彩能夠保持數十年。現在用的顏料是化學顏料,壹般可保持10年。
上次來基本已經將江氏的宗祠都巡過,今天的目的尋找被列入禪城區歷史建築的招氏祖祠。
我們穿過壹條小巷,盡頭處是壹汪水塘。這裏壹排有三間祠堂,門口望向非常統壹,明顯是同壹個宗族。
說到村裏的祠堂,據我所知已經成為村子發展中的大問題。祠堂維系著壹方水土壹方人,在精神意義上很重要,特別是現在正是人文意識重新覺醒的時期,輕易不能動它。即使是已經沒有後人的祠堂,也要走全民表決的程序,但祠堂屬於混合所有制,極難統壹處理意見。
現在很多大祠堂都是當年的富貴人家祖祠,在動蕩的年代越是有錢的人越是往外逃,而他們總是有些親戚還在當地,只要存在著聯系,就不可能狠下心來。畢竟改革開放以來,吸引海外遊子的投資壹直是村裏的大方向。想別人回來投資,妳就得保存好人家的祖產,否則出了壹個壞例子,以後就沒人回來了。
不知道為什麽叫北祠,即使問了村中的老人也未能理解其意。看祠堂很重要的壹點是看大門處的對聯,那裏必有這個姓氏的源遠密碼。然而招姓即使在本地也不是大姓,名人典故我壹個也想不出來。
在墻邊藏著壹對功名石,被古墓派高手關兄憑第六感發現。我們用水抹在石上,隱隱能看出這壹塊石上刻有三名舉人的功名。這可能同壹家人或都是親戚,所以都刻在壹起,這對後人非常有激勵作用。
繼續沿水塘尋找,壹連發現三間招氏宗祠,但是沒有壹間是我要尋找的永思堂。
在巷子的壹角,發現壹間草綠色仿古建築,材料明顯就是現代的,形狀竟然是五角形。這個祠堂重修於2006年,周圍已經沒有任何空間可以挖池塘,但從門口望向角度推測和北祠不是同壹個族群。
這不是祠堂或故居。
具體它是什麽作用我也沒搞清楚,看來必須找村民好好問詢。但是行過路過的村民大叔只是隨口壹說,搞得我們更加壹頭霧水。
裏面供奉的是道家人物,應該是本地的人物,被神格化後由本地村民集資修了壹個道場。因為館裏缺乏介紹,推測招道才是壹個修道者,曾經有感動中國的事跡,才會被鄉民供奉。相似的還有禪城的梁舍人,也是在民間口耳相傳中神格化的人。
這個宗祠也是近年重修,但是舊的部分很明顯,石柱上的對聯很有智慧。它勸喻招氏後人只要士農工商任壹業能成都是好兒孫,這明顯脫離封建社會常見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維框架。
招氏並不是壹個大姓,即使在佛山本地人口也不算很多。歷史上佛山較著名的招姓人物也不是出於上塱村。也許因為人口數量少,生產力、競爭力受到限制,所以先輩就教導後人無論做什麽營生,只要做好事做好人便是正道。
這個祠堂在人脈傳承方面很用心,墻上的文字極多,這壹個鏡框裏的文字收集了關於本地招氏源流的幾種說法。
祠中的文字介紹村裏招氏有三個堂號,其中兩堂可溯是近親,因此門口望向相同,而剛剛我們看到的北祠則是另壹堂,所以望向不同。
明禮堂墻壁上有壹幅彩畫的題材非常特別,題目是《久別重逢》,似乎描述的是招氏太公帶著三個弟弟珠璣南渡,來到塱邊投靠伯父的場景。
這面碑的刻字清楚地說明了明禮堂祠堂始修的時間,前面三次修理的時間,以及最近壹次重修的時間和經過。
在最前面的壹組雕刻為“漢大鴻臚招猛治事圖。
招猛,南海人(漢代的南海很大啊),漢代大鴻臚,主管外交,接待外賓。
中間壹幅雕刻展現的是招氏族譜中的壹個故事,指招氏太公原籍河南,因經商來到佛山。
留意墻檐上用的碌筒和滴水都是藍色,據說古代這象征著這戶人家的身份,藍色代表商人,綠色代表平民,紅色代表官宦。
第三組雕刻就講述南宋末年招氏太公路經“江邊”此地,看上了這塊地理優越的土地,就此落地生根。
離開招氏明禮堂,七繞八拐後終於找到今天要找的正主“燕翼堂”。
這個建築是在規劃局名城辦在民間進行普查時,由村民自願申請成為歷史建築的,充分說明了招氏後人們對祠堂的自豪。
從對聯就可以了解到,此堂先祖就是珠璣南渡來投靠伯父的其中壹人。燕子有北飛南回的習性,這是隱喻招家從北而來落地生根,“燕翼”應是指兄弟壹起攜手南渡開創基業。
漆成紅色的金字架非常顯眼,雕刻著雲紋的鬥拱式構架我還是頭壹次見到。確實鬥拱壹般是在宮殿和神殿中應用,民間建築是不能使用的,這可能是民國時期招氏鄉賢重修祠堂時吐氣揚眉壹把的結果。
似是對名城辦的牌子上的文案不滿意,招氏鄉賢自己補充了文案。原來這座祠堂原名“招氏南祠”,和先前我們所見的北祠正好南北壹對。
1920年時招氏南祠毀於龍卷風,1933年時復建,采用了新加坡歸僑的設計方案中西合璧。2006年時招氏再次湊款重修。
這座宗祠門面瓦檐上左右各有壹只陶瓷制瑞獸看守,不知是否龍生九子之壹。右邊的瑞獸腳下臺座上有“招財”字樣,左邊自然就是“進寶”。在祠內天井的四角瓦檐角落皆掛有銅鐘,鐘上似有文字,只是無法辨認。
至此我已完成任務,村中的兩處歷史建築已探訪完畢。據說村中還有“荔枝基”、“車公廟”兩處重要的民俗地點,每年下塱村都要舉辦車公誕活動。
在與招氏祠堂中的老人閑聊中了解到,本地人過去經商為主,工業為輔,在清末民初時期冒出了壹批富人。這就和江家的情況類似,說明張槎地區出現了壹個重大機遇,被那些有積累的家族抓住。
佛山鎮自古有水路網四通八達,然而張槎地接三條河流,自然成為壹個交通樞紐。張槎人因自然形成的物流動線而受益,那些進過學堂學過讀書寫字和計算的人都因商業的大發展被吸納入行。
而那些家庭中的富余勞動力,比如沒有繼承家業的兒子們就因地制宜地做起飲食服務過路商旅,逐漸將張槎飲食的招牌打響。那些到廣州、佛山做生意的客商記住了張槎的味道,便制造機會讓張槎人到城裏去開店,僅僅幾十年張槎人幾乎壹統南番順地區餐飲天下。“食在廣州”說了近百年,然而卻很少人知道“廣州味道”其實源自張槎。
記得在英國、美國資本主義工業萌芽後,第壹個起飛的產業便是紡織業,因為時代變遷人們生活方式變化導致衣著變化,在全世界範圍產生了巨大的服裝消費需求。
1873年西樵人陳啟沅創辦中國第壹家機器繅絲廠,先是西樵繼而是張槎,先後從紡織業的風口處起飛與世界經濟對接。百年過去了,張槎依然是紡織、印染、面料重鎮,無數鄉鎮企業從這裏誕生,在改革開放時期制造出無數財富神話。
其實近年來張槎的發展趨勢已不如從前,紡織業的競爭劇烈,出口增速放緩,加上江浙地區的同行轉型迅速搶占市場,令佛山西樵和張槎都壓力山大。
現在的張槎依然有著交通路網的優勢,村子門前就是塱沙路,前年開通的禪西大道連通了季華路大動脈,在建的地鐵也將惠及張槎。在這26平方公裏上,在幾年內冒出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創業園、產業小鎮,充分體現了張槎想和互聯網時代接軌走進物聯網時代的雄心壯誌。張槎人本來就有錢,而且有自古傳下的工商傳統,未來發力極有可能後來居上。
不過作為壹個吃貨,還是希望張槎人發揚傳統,重現沙縣奇跡,重建飲食王國。
=後記
花兩星期完成塱邊的尋龍記,這次耗時意外的長。領導給我的轄區太大了,累得我夠嗆。在回程路上順便也完成了寶硯圖書館的巡訪,這壹季度的任務終於完成。
前面提到在塱邊我還有尋找陸氏的人文龍脈的想法,但是實地了解過情況後就不提這件事了。壹個家族在當地興旺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風氣、風水、獎勵機制、土地資源、地理特點等等,但是走下坡的原因往往都相同。
張槎街道裏還有蓮塘、大富、村頭等村級單位我都走訪過,因沒有深入地做田野搜集,待以後有機會再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