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節石函
頂邊22.5cm,底邊27cm,整體高度44.1cm。1956發現於蘇州虎丘雲巖寺塔三樓。石函平面呈方形,底部寬,頂部窄。它由五個部分重疊而成。沒有雕刻,鐵字本來就放在裏面。
銅佛像
身高16 cm。1978發現於瑞光寺塔三樓天宮。佛像都有螺旋發和發髻,只是雕刻處理不同。肩臂細,胸肌壯,腰坐蓮花臺。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入定,悟出了大澤之道,就是采用的這個姿勢。所以佛教通常以全身坐為如來,背後有火焰背光,顯光。
銅大鍍金塔
高度36.8厘米,塔基15厘米。這座塔是方形的,可以拆卸。整個塔大致可分為五部分,即自上而下的塔剎、芭蕉葉形角、塔身、銅蓋和四面十六羅漢的住友。整個塔身采用印度風格雕刻,四面都刻有佛教故事。芭蕉葉形角外側刻有32個故事,內側隔著4個天王雕像。塔剎約占全塔三分之壹,剎座為蓮花形蓋碗,剎體有五重相輪。
青銅佛像
高19.2厘米,1956年在蘇州虎丘雲巖寺塔三樓發現。包子,雙耳垂,身著右手袈裟,坐在圓形蒲團座上,背上有環扣,無背光。
童氏壹面觀音
身高23.5厘米。兩個十壹觀音像大致相同。觀音像立在腰封蓮花臺上,壹只腳微微伸向側面,身穿天衣,右手輕輕搭著壹條絲帶,左手提著壹個寶瓶。全身用各種首飾裝飾,如花環、耳環、頸飾、胸飾、臂章、腕鐲等。壹條珠鏈從脖子斜伸到腳背,體型略呈“S”型。
蘇州博物館現有藏品4萬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古代手工藝品為特色,涵蓋了許多“吳遺珍”。這是壹個最能反映吳文化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