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年後的1986年2月底,這件文物才結束了它豬食槽的命運,被當時的文化站站長於建學發現。當時他在丁家門口湊近壹看,發現這石槽正面好像有字!這壹有字就說明有可能是古人刻上去的,於是他用手擦了擦石槽上的泥土,湊近細看,上面刻有行書“秋月” 兩個字,左下方豎刻著“眉山蘇軾”(眉山是蘇軾故裏)四個字。
壹看到“蘇軾”二字,他頓時欣喜若狂,初步斷定此物不凡,應該是蘇東坡用過的東西,但是具體是什麽東西,他端詳了許久,未敢下定論,但是於建學憑借經驗斷定此物應該是從中間斷開的。跟丁某壹交流,果不其然,又在鄰居家的場院裏,找到石槽的另壹半。當把兩半石槽拼對在壹起,讓分開長達三年的文物再聚合在壹起的時候,眾人發現斷茬處竟然銜接的天衣無縫。於是壹件正面鐫刻“半潭秋月”、落款為“眉山蘇軾”、背面帶跋文的硯洗,時隔900多年後,再現世間。丁某和那位鄰居聽說這是壹件歷史文物,毫不猶豫捐獻給了國家,於是,這款珍貴的蘇軾留下來的“半潭秋月”硯洗被運回諸城市博物館,成為館藏珍貴文物。
那這款蘇東坡用過的硯洗怎麽會出現在諸城,又如何淪落成為豬食槽呢?
據丁家人回憶,這個石槽是其祖上傳下來的,經有關資料考證,丁家人所言非虛。原來其祖上丁昌燕,是清光緒十六年進士,曾任四川省大足縣知縣,榮歸故裏後,丁昌燕喜好收集古玩,這款蘇東坡在密州(今諸城)任職期間所用的硯洗被其收入囊中珍藏。
至於為何此硯洗會淪落成為豬食槽,壹是因為年代久遠,丁家後人對這個石槽的來歷已經失傳,充分發揮了其實用性;二是這個硯洗的尺寸為:長64cm,寬45cm,高30cm,池深10-14cm,壁厚6cm,這在農民伯伯眼裏頭,這簡直就是為豬量身定做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在文人用其洗筆之後,再壹度擔當了食槽的功能。
其實這個制成硯洗的毛坯玉石的發現也是偶然,有蘇軾跋文為證:“熙寧七年,余來守密,見此石於蓋公堂故址西偏,埋沒塵埃中,已作敝蹤棄矣。余喜其質溫潤,稍為琢磨,改作硯洗,亦可為不次之擢。東坡又題。囗(邑)人劉庭式隸並鐫。”
公元1074年,也就是北宋熙寧七年12月3日,蘇軾從杭州通判擢升密州知州,到密州赴任。他到密州首先就派人修建蓋公堂。這蓋公式何許人也?能讓蘇軾如此推崇呢?
蓋公,漢初膠西人,精通道家學說,當地人對其很是尊崇,有鄉人賢者的美譽。這個“半潭秋月”硯洗毛坯玉石,就是在修建蓋公堂時被蘇軾偶然發現的。這款硯洗,石質溫潤如玉,形似彎月,水註其中,壹池碧水,相映生輝,蘇軾即興題銘“半潭秋月”,既文雅,又狂氣十足,妥妥的蘇軾的大氣狂放之風。
此後,這件硯洗,壹直伴隨著蘇軾在密州,或濃墨重彩,或淺墨留白,這壹池碧水中,不知洗出了蘇東坡多少詩興文章。
更難能可貴的是經專家、學者壹致認定,硯洗正面所書“半潭秋月”與“眉山蘇軾”行筆渾厚,瀟灑豪放,是蘇軾的真跡無疑。背面的跋文也是蘇大家親作,劉庭式以隸屬所篆刻,以記二人之摯友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