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女人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女人

我突然被中國文學史上兩位奇女子所震撼。壹位是李清照,壹位是張愛玲。她們都稱得上是天才女性作家。她們的經歷和遭遇也都驚人的相似。

? 從宋朝的李清照說起,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章丘西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壹才女”之稱。她的表姐夫是蔡京,表妹夫是秦檜,還有個遠親叫王安石。她未沾過他們壹點兒光。

?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喜歡藏書,生活也很富有。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鳳凰臺上憶吹簫》《壹剪梅》《醉花陰》等詞。她晚年的詞表達她的孤苦生活和愛國情懷。《武陵春》《醉花陰》《題八詠樓》等。

李清照17歲,與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 她和丈夫趙明誠在青州收集古董,寫詩做畫度過了最美好的13年時光,那時她們相親相愛,夫唱婦隨。然而好景不長,建炎三年(1129)二月,面對叛軍圍城,作為壹城守官的趙明誠(時為江寧知府兼兼江東經制副使),卻置家人與城中百姓於不顧,連夜脫逃,城中將士奮力抵抗,打敗叛軍。這讓李清照很受傷害。

? 身邊的這個男人,讓她越來越看不懂了,關鍵時刻,怎麽連個娘們兒都不如。夫妻間就產生了疏離感,為此也影響到兩人的夫妻感情。

? 趙明誠因瀆職被罷官後,又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蔔居贛水上”(《金石錄後序》)。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有感於項羽寧肯壹死、引頸烏江以謝江東父老,而不願茍活的壯烈史跡,揮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該詩表面是在吊項羽,其詩外之意是表達南宋統治者的逃跑政策不滿,更是對身邊這個男人的壹種諷喻。之後,趙明誠心裏壹直頗有愧疚,郁郁而終。

趙明誠離世時49歲,李清照46歲。

? 後來李清照為了趙明誠的遺願,完成了他的著作《金石錄》。

? 喪偶後李清照,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身體多病,生活十分艱難。此時,遇到了渣男張汝舟。

張汝舟比李清照小14歲,也是他年前,有壹點趙明誠的影響,誘騙李清照和他結婚,實際上是看重李清照的古玩字畫。那時的李清照由於戰亂逃難,藏品被人連偷帶搶已經散盡,張汝舟逼迫她交出藏品,不給就對李清照拳腳相加。李清照受不了家暴,發現張汝舟還有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李清照便報官告發了張汝舟,並要求離婚。當時的制度女子與丈夫離婚,自己也要坐2年牢。李清照以她的剛烈性格,依然決然的和張汝舟離了婚,也背叛坐牢,後被朋友搭救,關押9天獲釋。出來後她頓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給她的暮年又添上屈辱的壹筆,實在是壹代才女的人生不幸。

? 晚年的李清照可謂是孤苦伶仃,回想當年在青州與趙明誠的快樂時光,她寫了那首《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 亡國之恨,喪夫之痛,霜居之苦,壹時湧上心頭,壹個“愁”字怎麽能說得盡!

雖然經歷了壹場場災難,李清照生活的意誌並未消沈,詩詞創作的熱情更趨高漲。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之後,把眼光投到對國家大事的關註上。“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壹抔土”之句,表達了反擊侵略、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充滿了關念故國的情懷。

《打馬賦》: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不復誌千裏。但願相將過淮水。譴責宋廷偏安壹隅、不思收復河山的無能。

公元(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淒涼中,悄然辭世。時年72歲。

再說另外壹位近代的天才作家張愛玲。

她從小出生富貴之家,她的父親吃,喝,嫖,賭,吸鴉片,與她母親感情不和,又娶過兩房姨太太。她四歲母親就去了歐洲,她8歲時候媽媽回來送她去上學,她寫了壹部小說叫《快樂村》;10歲的時候媽媽又走了,她經常住在學習裏,她酷愛畫畫和寫作,那時她常說的壹句話是:“我要比林語堂還出風頭,我要穿最別致的衣服。周遊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過壹種幹脆利落的生活。”後來,她的願望基本上都實現了。

? 14歲寫了《摩登紅樓夢》。

? 她17歲那年由於去看媽媽和繼母發生爭持,被繼母痛打,然後被父親關了半年不讓出去,她得了病也沒人管,後來傭人看她可憐,告訴他父親再不治就死了。她父親這才給她治病,病好後她從此逃離了那個家,去投奔她母親。

? 張愛玲在她的作品裏記載了這壹段經歷,她說:“沒有風,只有陰歷年左近的寂寂的冷。街燈下只看見壹片寒灰,但是多麽可親的世界呀!我在街沿急急走著,每壹腳踏在地上,都是壹個響亮的吻。”她覺得自己能夠逃離魔窟壹樣的舊式家庭是非常開心的壹件事。

? 在母親的幫助下她考取了英國倫敦大學,由於二戰爆發,就讀於香港大學,開始了她文學巔峰創作。

? 22歲的時候,《風藻》校刊雜誌上刊登了她的作品《不幸的她》,這應該算她刊登出來的處女作。之後又發表了她的《牛》《霸王別姬》這些文章。

23歲24歲是她創作的高峰期,寫了《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傳奇》等。她說:“出名要趁早。”

? 也正是這個時期認識了她的第壹任丈夫胡蘭成。胡蘭成是個沒底線的人,走到哪娶到哪。還沒和他老婆離婚就和張愛玲在壹起了。

? 胡蘭成和他老婆離婚以後,張愛玲和胡蘭成他們自己立了壹個婚書,前半段是胡蘭成起草的,寫的是:“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後面壹句是張愛玲寫的,“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就是壹個小女孩心中的所想。那壹年胡蘭成39歲,張愛玲24歲,張愛玲真的迷上了胡蘭成。

?

像 張愛玲這種女孩沒有好好談過戀愛的,再加上她有自己的家庭問題,她跟她的父親從來沒有好好地交流過,不知道什麽叫被關愛。因此,如果真的有壹個渣男跳出來,對她好壹點點,這個女孩就淪陷了。所以張愛玲深深地愛上了胡蘭成,她給胡蘭成寫情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喜歡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這是非常著名的情詩。

? 後來胡蘭成投靠汪精衛,張愛玲也因此有了汙點。汪精衛叛變胡蘭成逃跑,每到壹處就娶個老婆。在溫州時,張愛玲費了好大的周折去看胡蘭成,他和另外壹個老婆在壹起,張愛玲還和他們***住了幾天,然後回到上海。兩年以後他們離婚,張愛玲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但張愛玲壹直接濟胡蘭成,直到他死去。

? 1981年7月29日,胡蘭成死於東京。在張愛玲給她的朋友寫的壹封信中,她說:“在我生日當天,收到了7000美元的稿費和胡蘭成的死訊,難免會覺得這是壹個生日禮物。”

1956年,張愛玲在美國申請了麥克道威爾文藝營。當時寫作很不順利,她遇到65歲的賴雅,對她有很大幫助,他們墜入愛河,也很快結婚,那時張愛玲36歲,結婚不長時間賴雅就中風了。賴雅的後半生,基本上是張愛玲在照顧他。對於張愛玲來說,這給她帶來非常非常大的精神壓力,再加上張愛玲的英文創作又不順利,這更是雪上加霜。直到1967年賴雅去世以後,張愛玲的生活才有轉機。

? 在學術領域,張愛玲開始研究《紅樓夢》,她後來寫了壹本書叫《紅樓夢魘》。張愛玲說人生有幾件恨事,哪幾件恨事呢?第壹個叫海棠無香,第二個叫鰣魚多骨,第三個叫曹雪芹《紅樓夢》殘缺不全,第四個叫高鶚妄改——死有余辜。張愛玲特別恨高鶚,因為他瞎改曹雪芹的文章。後來她自己研究《紅樓夢》,寫了《紅樓夢魘》這樣的研究著作,晚年做了很多學術方面的研究。

晚年的張愛玲變得閉塞,緊張,不喜歡別人打擾她,她住在出租裏,地址連她姑姑都不告訴。只有壹個叫林式同的人照顧她,需要的時候就給他打電話,平時沒有往來。她不做飯,她也不會做飯,吃的東西都特別可憐,就是隨便買壹點東西,牛奶、面包,給自己吃。她整天抱怨時間不夠用,因為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張愛玲說:“剩下的時日已經有限,又白糟蹋了四年工夫,在這階段是驚人的浪費。想做的事來不及做,生活走不上軌道,很著急。”

? 她在詩中寫到:人老了大都是時間的俘虜,被圈禁禁足,它待我還好——當然隨時可以撕票。壹笑。”意思是,時間綁架了我,但它隨時可以撕票,就是我隨時就可能會死亡。

1995年的9月8日中午,林式同接到了張愛玲的伊朗房東打來的電話,伊朗房東打過來電話說,妳是我知道的唯壹壹個可能認識她的人,妳的這位朋友可能已經去世了。然後林式同就趕到了張愛玲的家裏。

張愛玲去世的時候,她身邊堆了壹些紙箱子。她寫作是趴在紙箱子上寫作的,就是過著這麽簡單、奇怪的生活。她的身體壹直都不好,尤其是牙不好,眼睛也不好,她寫作的時候,眼睛裏面經常會流出血來。她的眼睛有疾病,牙齒也非常糟糕,但最後是壹個心血管的疾病攻破了她,時年75歲。

她的壹些朋友,就是在美國的壹些中文系的教授湊在壹起,把張愛玲的骨灰灑向了大海。劉川鄂在《張愛玲傳》中說:“(她)避世而不棄世,執著而不自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對生活負責,所以她還認真做她應該做的事,拒絕她不願意不喜歡的事,她沒有拒絕人生,她只是拒絕茍同這個和她心性不合的時代罷了。”

? 兩個具有相似命運的天才女性,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和絕世文章。生活給她們太多磨難,她們把這些苦難都化作了自己的金石之作,催人奮進,警人向上。

記得有位名人說:人生是壹場相逢,人生又是壹場別離。在相逢與離別之間,用華美筆調記下的俗世,最終幻化成了最久長的詩意。

  • 上一篇:鮑忠名酒輝哥怎麽樣,是騙人的嗎?
  • 下一篇:蒙江鎮比龍新鎮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