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早期電影最有影響的是布賴頓的幾位攝影師。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這幾位電影先驅,後來被人稱為布賴頓學派。他們最早采用了兩次曝光、移動攝影、叠印、全景、倒拍、停拍等技巧。柯林斯拍過30部影片,其中只有壹部《中斷的旋律》保存下來。史密斯在《祖母的放大鏡》(1900)中采用特大特寫鏡頭,銀幕上出現了放大的走動的表、籠中的金絲雀、人的眼睛;他的第壹部作品《夜晚》,表現警察提著燈巡夜,沿路照亮了乞丐、醉漢、行竊的小偷,他用攝影機代替人的眼睛,把它變成了活的東西,這種新的手法,可以說是現代蒙太奇的開端。威廉森則在新聞片中自由地交替變換事件地點並采用外景等,他的《士兵的歸來》和《戰前和戰後的後備兵》兩部影片,描繪了真實生活片斷,在銀幕上首次提出社會問題。
當時的電影藝術家和技術革新家還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寫的《活動攝影術──或電影攝影入門》,是世界上最早電影論著之壹。他曾改進沖洗影片器具、印片機和膠片打孔機。1898年他拍攝了《鐵路切斷中的快車》;接著拍攝的《艾麗斯漫遊奇境記》(1903),長800英尺,分16場景,場景間交融銜接;另壹部《浪子救人》(1905)利用攝影機述說故事,結構復雜,采取了分鏡頭劇本的串聯、剪輯、搖拍、低角度攝影等技巧;1907年,他還設計過錄音系統。同壹時期攝制故事片的還有F.S.莫特肖。他的 《搶劫郵車》、《白晝行劫》(兩部影片均攝於1903年)奠定了驚險片在英國的地位。
早期英國電影除紀錄像片和故事片外,還出現了風景片,如G.潘廷格的《羅伯特·斯科特漫遊南極》(1913),頗受歡迎。1914年,英國電影工作者制作了第壹部動畫片。G.皮爾遜導演的《血字的研究》是根據小說《福爾摩斯探案》中的故事拍攝的第壹部偵探片;他的另壹部影片《厄爾塔斯──死裏逃生的人》(1916),則仿照法國影片《芳托馬斯》樣式,是第壹套動作驚險連續片集。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攝了《阿爾夫的紐扣》(1920)和其它幾部成功作品而名振壹時。皮爾遜制作了《壹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愛情生活和笑聲》(1923)以及《起床號聲》(1924)。英國無聲影片時代最受歡迎的明星B.鮑爾芾就是他培育出來的。另壹部受觀眾歡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為傑出而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對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制片人M.巴爾康、導演V.薩維爾、劇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希區柯克,A.以及當時為大家喜愛的好萊塢女明星B.康普遜合作的結果。希區柯克在20年代後期在蓋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執導《快樂的花園》(1925)和《房客》(1926)兩片而成名。這家公司的成功產品還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魯內爾的《英國老家》(1927)和《永恒的仙女》(1928)。與此同時,也崛起了另外幾位新人:導演兼制片人H.威爾科克斯繼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後導演了影片《十夜談》(1924)、《唯壹道路》(1925)、《涅爾`格溫》(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導演了《她》(1925);M.埃爾維導演了《阿爾芒蒂埃爾來的小姐》(1926)與《海軍將帥的副官》(1926)。
隨著電影制片事業的發展,英國的電影放映場所逐步脫離遊藝場而建起可容幾百觀眾的影戲院,當時還雇用鋼琴師和小樂隊在放映電影時進行伴奏。不久,壹批大影院開辦起來,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兩國影片占領英國市場,本國影片只占全國上映總數的15%,因此,英國既不能從國內電影市場收回大量資金,又沒有充足財力投入制作優質影片、同外國影片爭奪國內外市場。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電影生產更受影響。從1916年起,英國加征娛樂稅,對影院營業更為不利,電影事業進壹步遭到危機。大戰結束後,美國影片源源而來,使英國影片只占在本國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數,因此壹些著名制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於1924年關閉制片廠。為保護民族電影,政府當局於1927年正式通過了電影法案,規定限額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須達到總數的20%,使英國影片在全國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時,新的制片廠如戈蒙特公司、英國國際影片公司和英獅公司先後成立。到20年代末,英國又攝制出壹批引人註目的影片,如希區柯克的《決鬥場》(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為定額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補空檔,刺激英國電影出現了壹番興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費大量財力和時間,為了供應市場緊缺的需要,出廠的產品仍然是大批質量差、省工省時的平庸影片。
1929年,有聲影片問世。英國面臨的問題同其它各國大致相同,如錄音方法簡陋,設備笨重,影片內容從頭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對白,就是接二連三的歌曲。希區柯克導演的《訛詐》,拍了壹半而改為有聲影片,他在運用聲音效果方面,匠心獨運,這部被公認的英國第壹部有聲片,對其他導演很有啟發。此後拍攝出了壹批較成功的有聲片,包括:希區柯克的《謀殺》(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達特穆爾》(1930)、《正告英格蘭》(1931)和《跳舞吧,美麗的女郎》(1931),薩維爾的《W──計劃》(1931)和《辦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羅馬快車》(1932),威爾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國電影出現了短期的繁榮景象,每年影片生產量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復興同出身於匈牙利的制片家柯達,A.大有關系,他於1933年定居英國,創辦倫敦電影制片廠以後,攝制了壹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宮艷史》,1933)為最。他用新的觀點處理歷史題材,提出社會出路問題,迎合觀眾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該片在國外享受的盛譽,遠遠超過英國其它影片。更為重要的是柯達孜孜不倦、勤奮進取的精神,促使所有電影業的工作人員努力提高專業水平。他為英國影片開拓了向國外輸出的廣闊前景,又給電影事業灌輸了樂觀與奮發的風氣。他的公司還在世界各國收羅人才,禮聘他們來英國工作,推進了英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如德國導演P.津納執導的《凱瑟琳女皇》(1934)、美國明星範朋克,D.主演的《唐璜》(1934)、法國導演克萊爾,R.拍攝的《鬼魂西行》(1935)、美國導演兼美工設計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來世界》(1936),都是引人矚目的影片。這家公司制作的影片如Z.柯達導演的《河上刺兒頭》(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達本人拍的《倫勃朗傳》(即《畫聖情癡》,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這時期英國的其它制片人和導演紛紛緊步柯達後塵,由M.巴爾康監制、希區柯克導演的影片《萬事通》(1934)、《三十九級臺階》(即《國防大秘密》,1935)和《破壞》(即《薄命花》,1937)都極為成功。此外,薩維爾的《好夥伴》(1933)、《長青樹》(1934)和《鐵公爵》(1935),威爾科克斯的《涅爾·格溫》(1934)、《老德魯裏的假腿》(1935)和《維多利亞女皇》(1937),L.門德茲的《猶太人蘇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鐸·羅斯》(1936),B.維爾特爾的《羅得島》(1936),均獲較高評價。到1937年,英國故事影片產量達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長,大多數制片人不講求質量,拍攝的影片沒有票房價值,加之多數資金來自借貸,年終結算,很少獲利。到1938年,生產驟然下降,英國議會為挽救這個局面,在這年又通過新電影法案,規定提高英國影片在國內上映的分配定額,從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濫拍成本低、質量差的影片;允許外國資金向英國電影事業投資。根據這個條款,美國米高梅公司和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都投放了它們的資金,在英國開辦了幾家聯合制片廠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資的《壹個美國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衛城記》,1938)和《再見,奇普斯先生》(即《萬世師表》,1939)等。這些影片全都由好萊塢導演執導、好萊塢明星主演,英國方面只提供場地、攝影器械、技術人員和個別演員。英國電影導演這期間也拍出了幾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賣花女》(1938)、希區柯克的《失蹤的女人》(即《瓊花劫》,1938)、裏德,C.的《銀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達的《四羽毛》(1939)等。
這幾年,英國電影事業也實行了明星制度,相繼登上明星寶座的是:霍華德,L.、勞頓,C.、G.菲爾茲、唐納,R.、M.奧勃朗、M.洛克伍德、費雯麗、哈裏森,R.、奧立弗,L.等。
1929年格裏爾遜在英帝國交易局電影部資助下,導演了壹部紀錄片《飄網漁船》,反映北海捕撈鯡魚漁民的生活,富有詩情畫意,使他成為英國紀錄片運動的創始人。他主張電影藝術的目的在於社會教育,並認為蘇聯電影是表現電影社會功能的實際事例。他從工商企業得到經濟上的資助,並吸收有誌於現實主義影片的藝術工作者參與這個運動。格裏爾遜紀錄電影學派的人員中有P.羅塔、B.賴特、E.恩斯特、A.埃爾頓、H.沃特、D.泰勒、S.萊格、A.卡瓦爾康蒂等,他們的作品反映英國社會出現的尖銳問題,如失業、勞動條件差、居住環境惡劣等,在藝術處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電影業無法正常生產,大部分電影界人才被征入伍,故事片生產從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觀眾反而有增無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線上升。第二次大戰期間,英國郵政總局的電影機構被新聞部合並,成為皇家電影機構,給了紀錄像片工作者施展才幹的良機,他們拍出了壹批優秀的紀錄片,如卡瓦爾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寧斯和H.瓦特的《倫敦必勝》(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標》(1941)、J.福爾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寧斯的《火已點燃》(1942),R.博爾廷的《沙漠大捷》、P.傑克遜的《西方進軍》(1944),還有英、美合拍,由裏德,C.和美國人G.卡寧合導的《真正的光榮》(1945)。這些紀錄片在戰時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還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紀實或宣傳的性質,如P.赫斯特和布魯內爾 3人合導的《雄獅添翼》(1939)、鮑威爾,M.的《第49°緯線》(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利恩,D.合導的《我們所在的隊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親》(1942)等。其它有關大戰題材的故事片還有裏德的《鐵血忠魂》(1944)、鮑威爾的《壯士春夢》(1943)等。與此同時,也拍有不少其它題材的影片。較突出的有柯達的《巴格達竊賊》(1940)、迪克森的《煤氣燈》(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壹天》(1940)、帕斯卡爾的《巴巴拉少校》(1941)、裏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奧立弗,L.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著的紳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齋誌異》,1945),還有豪華歷史劇《愷撒和克列奧帕特拉》(又譯為《璇宮艷後》,1945)、N.科沃德和利恩,D.合作的《相見恨晚》(1945)等。
J.A.蘭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崛起的英國電影事業家。早在30年代,他開始從事宗教電影的攝制工作。1935年,創辦英國全國電影公司,攝制了第壹部商業性電影,同年他與C.M.伍爾夫合辦電影發行總公司。1941年蘭克已掌握有英國 3大電影放映網中的兩大放映網。大戰結束時,他的總公司擴展成了勢力雄厚的聯合企業,擁有英國的制片、發行和放映事業的大部分實權。他雄心勃勃,計劃建立巨資故事片廠,包括兒童片、動畫片部門,攝制新聞紀錄連集片,開辦電影學校,專門培養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資大片打進美國市場,把英國電影事業從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來,1947年,他去美國談判推銷他的影片。不料英國政府卻在這時頒布法令,要征收國外進口影片75%的稅收,美國各家制片公司堅決抵制,好萊塢影片全部停止輸往英國,使各地影院減少了大量片源。蘭克想在美國打開市場的計劃也成為泡影,英國電影界陷入了極為困難的境地。英國政府於是敦促蘭克和其它制片人增產影片以填補空缺。但是英國電影業經濟拮據,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為數不多。1948年,英國政府祇得撤銷外國影片的進口稅,美國影片又立刻大量湧進,英國影片在本土銀幕上仍無容身之地。英國政府再度規定:美國影片從英國所得利潤必須將其中的壹定數額向英國電影事業投資,這種辦法又讓美國電影勢力進壹步深入英國電影事業。此時期,蘭克影片公司和別的制片廠比較優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據狄更斯小說拍攝的《錦繡前程》(即《孤星血淚》,1948)和《霧都孤兒》(1948),鮑威爾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階梯》(即《太虛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譯為《思凡》,1947)和《紅菱艷》(1948),奧立弗自導、自演的《王子復仇記》(1948),裏德導演的《虎膽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個人》(1949),還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後》(1949)等。
為了維持和保護本國電影事業,英國政府祇得仍舊采用上映定額分配辦法,規定從1950年起,分配英國影片上映的定額要增加到30%,可惜當時娛樂捐稅仍保持戰時標準,電影事業所得實惠甚微。英國政府乃於1949年成立國家電影籌資公司,通過該公司將錢借給電影事業;接著1950年又創立英國電影生產基金會,專門支配從電影票上征收的捐稅,作為補助電影生產。不過,這時候電視越來越受群眾歡迎,電影院的上座率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下降。
從50年代起,英國出現了由巴爾康主持的“伊靈喜劇影片”。伊靈是制片廠名,位於倫敦西郊。伊靈喜劇表現實際生活,敢於打破常規,描繪反對官僚主義的人物的各種遭遇,以新眼光觀察生活,溫和地批判貴族階層和人情風俗的繁文縟節。最成功的作品當推哈默的《善人與貴族》(1949),麥肯德裏克的《清潔的小島》(1949)、《白衣男子》(1952)和《專門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它值得提到的有C.克萊頓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亂》(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護照》(1949)、《日內瓦的婦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聲》(1950)等。
英國政府限定了美國影片所得利潤的高額百分比要投資在英國事業以後,美國公司開始恢復營業,與英國合作拍片。這壹階段英美合拍的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兒》(1950)、R.沃爾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休斯登,J.的《非洲皇後號》(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傑出的作品則是利恩的《桂河大橋》(1957)。這是壹部當時上座率最高的戰爭片。
美國的部分電影工作者由於遭受麥卡錫主義的迫害,紛紛離開好萊塢。導演J.洛西到倫敦定居後,接踵而來的又有卓別林,C.、R.萊斯特、庫布裏克、呂美特等。這些人為英國電影藝術作出了貢獻。
英國電影事業多年以來得不到振興,1959年,壹夥年輕人以林賽·安德森、托尼·理查德森、卡雷爾·賴茲為首發表宣言並攝制了壹系列影片,倡導自由電影運動,這次運動和反對文學與戲劇中傳統價值觀有聯系,也與“憤怒的年輕人”運動的政治和精神抗議相結合。它的基本內容是要求用積極態度來表現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反對資產階級的唯美主義。他們鮮明地反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和道德價值觀,如J.克萊頓的《屋頂閣樓間》(即《金屋淚》,1958),理查德森的《憤怒的回顧》(1959)、《蜜味》(1961)和《長跑家的孤寂》(1963),賴茲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這種運動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還有施萊辛格,J.的《戀愛有術》(1962)和《騙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電影的調子有所變化,把反抗僅作為個人對待生活態度的壹種表現方法而不再具有社會性含義。這種傾向在理查德森的影片《湯姆·瓊斯》(1963)中表現得最為鮮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電影比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運兒》(1973)。在這兩部影片裏導演在表現當代社會沖突時把敏銳的觀察和獨創的概括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國利用美國的資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較重要的有J.李·湯普遜的《納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T.揚的《烏有博士》(1962)、P.格倫維爾的《繩環》(1964)。其它英國名片有G.格林的《憤怒的沈默》(1960)、卡迪夫,J.的《兒子和情人》(1960)、克萊頓的《無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壹個雨天下午的集會》(1964)和《L形的房間》(1962)、施萊辛格的《親愛的》(1965)和《遠離狂亂的人群》(1967)、L.吉爾伯特的《阿爾菲》(1966)等。
英國國會在70年代又通過壹個新電影法案,把本國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額提高到30%。增加了電影籌資公司的預算,因為美國投向英國電影事業的資金數額逐漸減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隨著電視越來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斷降低,盡管提高票價,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歷史最低點,同年,英國訂立壹條稅法,規定外僑影片制作者在全世界範圍收入的75%要交納所得稅,從而阻塞了國外投資。這壹年,英國故事片生產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國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國導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兒》(1970)、C.邁爾斯的《處女與吉普賽人》(1970)、R.波蘭斯基的《麥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阿頓波羅,R.的《青年時代的丘吉爾》(1972)、 M.弗蘭克的《階級烙印》(1973)、庫布裏克的《巴萊·林登》(1975)、拉塞爾的《湯米》(1975)、庫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後期,英國制片業在美國資本牽制下,松木和愛爾斯垂兩大制片廠雖也自己投資拍片,主要還是出租場地去同美國合作。美國著名連集賣座片《超人》、《星球大戰》等是在這兩個制片廠的攝影棚裏拍的,還有壹部分英國電影創作人員去外國拍片。
進入80年代,英國電影事業有所好轉,1981年的《火的戰車》和1982年的《甘地》兩片連續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教育麗塔》(1983)、《當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獲得好評,1986年,艾非裏的《壹間可以看見風景的房間》和喬菲的《使命》更獲得廣泛的國際聲譽。
這期間英國影片市場仍然被美國電影所壟斷,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國影片僅占10%左右,許多影片在國內的收入僅能收回投資的10~40%。
英國的大電影制片廠有“松木”、“愛爾斯垂”、“金波頓”和“圖克南”。主要電影教育機構有倫敦電影學校、民族電影學校,皇家藝術學院、倫敦電視電影學院。主要電影研究機構為英國電影學院(BFI)(建於1933年)。倫敦國際電影節是世界著名電影節,每4年舉辦壹次,為非競賽性的。主要電影出版物有《畫面與音響》(1932年創刊)和《銀幕》(1959年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