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穆斯林的飲食習俗更是豐富多彩。他們利用各民族的飲食優勢,做出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這些食物根本不需要特別展示,歷史的飲食習慣已經讓它們成為必然。他們吸收了很多蒙古族的飲食文化,牛羊肉和牛奶是他們的主流食物,也是他們喜愛的不可或缺的食物。“羊五茶”(蒙古語譯作全羊涼席)是壹種風味食品,包括紅燒肉、炒飯、奶茶、奶酪、羊血腸和“古勒代”。外地來的客人,壹定會傾其所有,熱情款待妳,讓妳玩得開心,玩得盡興。“羊五茶”是蒙古族宴席的特色菜,是牧區的最高標準。阿訇結束祭祀儀式後,男女主各顯神通,分解整只羊。看蒙古人在分解羊屍時準確、敏捷地使用刀具,無異於看壹場才藝表演。蒙古刀在手中可以玩出各種花樣。鋒利的刀刃可以直接插入羊的每個關節。在我們看來,羊關節和手的差距似乎要大得多。刀尖在厚厚的羊肉裏翻幾下,壹邊肋骨就被均勻切掉了。師傅告訴我們,最難去掉的是羊脖子,因為骨頭結構復雜。即便如此,妳也不用擔心羊肉裏有斷骨,哪怕是豆子那麽大的。壹個分解的專家能在關節上不留刀痕,這讓我們驚嘆了很久。煮“羊肉黑叉”時掌握火候很重要,否則羊肉不合口,咬不動,也不會太粘。標準是脆而不硬,軟而不爛。水煮羊肉很少加其他調料,只需在肉變白後加點鹽,就能充分體現原味。“揚五茶”是最高的待客規格,所以吃的時候有很多講究。當然,這些講究主要是為了表達喜悅、崇敬,烘托氣氛,把客人的地位推上壹個臺階,把胃口調整到更好的水平。“羊黑叉”端上來後,主人要在肥美的羊尾巴上畫壹道刀痕,以示客人可以品嘗。因為“楊五茶”是奉獻全羊給客人吃的,主人壹只都不留,所以在客人吃之前,老人要代表客人把頸椎和軟筋拿出來還給主人吃。客人吃飯時,主人不在現場,以示客人不必客氣,不受拘束,盡情享受。菜裏的全羊是主賓和尊者壹個個送的,客人手裏的肉大小可以直接入口。吃羊肉時,禁止用手抓著骨頭用牙齒咬。餐桌上除了送肉人手裏的刀,還有很多鋒利的刀,自己切羊肉很輕松。吃“羊黑叉”時,有兩種肉是壹定要吃的,那就是第壹板肉(肩胛骨,蒙古語叫“達仁高木泰士”),意思是不能單獨吃。所以壹定要分開吃,不分年齡,不能有漏。吸羊尾巴最講究,抽煙的不要嚼。切成手指寬的羊尾巴條,長度不限。把它呼吸到喉嚨裏,咽下去,成功的吸煙者就會得到壹杯飲料。酒席上唱歌敬酒,是非常熱烈歡快的場面。據阿拉善民歌協會普查,蒙古族穆斯林自己創作的土司歌有100多首,目前仍在收集中。幾乎都是民謠歌手,男女老少,大家都可以唱,不用重復。唱歌敬酒壹般用銀碗。主持人手捧哈達,盛滿銀碗,唱壹首充滿友誼和贊美的祝酒歌,壹定會讓妳喝過之後覺得妳大方真誠,否則他們的歌聲不會停止。蒙古人的慷慨和友誼能在這種場合感染人們。即使平時很少喝酒,如果這個時候喝了,也會醉得來晚不來,甚至會奇怪為什麽自己的酒量會突然劇增。事實上,歡快輕松的場景和激動的情緒早已將酒精與歌聲捆綁在壹起,飛出體外,散入空中...有時候在酒席上,還會喝自己釀的奶酒,奶酒是用新鮮酸奶制成的,酒精度低,口感醇厚,酸甜微香,可以當做飲料來喝,樂在其中。除了傳統飲食,生活在蒙古族地區的穆斯林還結合當地的食品原料,制作出許多獨特風味的食品。“古樂代”不僅是羊雜的壹種新鮮吃法,也是壹種儲存方式。很像廣東和四川的臘肉湯。味道鮮美,勁道十足。古勒代由剛宰殺的羊的內臟制成,用幹凈的油香腸包裝。胸膈肌和羊肺切成長條,和小腸壹起放入油香腸中。填充到壹半的時候把油腸翻過來,整個填充物都包裹在油腸裏,最長的可以達到2米多。新鮮的古勒代,現煮現吃,味道非常鮮美,油而不膩,綿軟適口,回味持久。古樂代還可以風幹、熏制、儲藏、食用,風味獨特。奶食是草原牧民的飲食特色,很多花樣也是在牛奶上吃的。有許多用羊奶制成的民族食品。最簡單的就是水煮奶茶,加工成酥油、奶皮、奶酪、奶餅、奶酒、酸奶、milli-maq(蒙古語翻譯)等等。既方便食用,又能滿足饑渴。單單奶酪就有幾十種形狀和味道。值得壹提的是,還有壹種面食叫“契丹子”,蒙古語叫浩日海布。它是由綿羊油和山羊奶制成的面團,切成手指大小的顆粒或條狀,在油鍋中煎炸而成。吃起來又脆又香。久不變味。加入炒飯和奶酪,切壹些熟羊肉,用奶茶沖泡,是牧民的日常用品。
上一篇:萊州周邊縣的旅遊萊州有旅遊的地方嗎?下一篇:蛤蟆的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