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村硯,是以蘇州靈巖山西的蠖村石雕制的硯臺。蠖村硯質地溫潤,色澤柔和,滋潤勝水,益毫發墨,石性糯而硯鋒健,剛柔兼濟。 蠖村硯在其流傳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別稱,諸如吳縣澄泥硯、太湖石硯、靈巖石硯、漱江石硯、藏書硯等。其實,將“蠖村硯”稱作“澄泥石刻”是有悖於史實的。 蠖村之名最早見於趙曄的《吳越春秋》。清顧震濤《吳門表隱》根據史書記載,對其得名原委作了說明:“蠖村在靈巖山西,即硯石山,又名石城山(《吳越春秋》),有石城(《越絕書》),漢高獲寓居,卒於此(章懷太子註),石城人思之,***為立嗣(《後漢書》)。本名獲村,後訛為(見陳其弟《吳中小誌叢刊》),“蠖村”被當地人讀如“挖皴”。(見陳其弟《吳中小誌叢刊》)。又,王子若《摹刻硯史手牘》乙亥年新正十日劄雲“……吳中產蠖村研材已久,市人呼為挖皴……”。 據史籍記載,蠖村石制硯最早出現於東漢初年。北宋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南宋範成大《吳郡誌》均引用《越絕書》雲:“吳人於硯石(山)置館娃宮”。漢代之後,又見於東晉王子年《拾遺記》:“吳郡有硯石山”。魏晉南北朝及唐代暫未見著錄。可見蠖村石在漢代已被用於制硯。(按:“硯”字見於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硯,石滑也。劉熙《釋名》:硯,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至宋代,蠖村硯的制作得到較大發展,蠖村硯之名頻繁的見錄於宋人著作。宋代米芾《硯史》中便有記載; 元代雖然未見蠖村硯記載,但卻流傳了較多的實物,如雙履硯、如意池硯等,說明蠖村硯當時有壹定的產量。 明代有大量蠖村硯流傳至今,說明其開采量很大。晚明及清初,蠖村硯佳材因大量開采而開始瀕臨衰竭。及清中期,蠖村石佳材逐漸稀少。 至清末民國初年,蠖村石古坑已取盡,故趙汝珍《古玩指南》雲:“江蘇蘇州靈巖蠖村,最佳者有淡青、鱔魚黃兩種。今者石已取竭,並無新產,而附近之民尚有取他石以制硯,以惑世者,惟偽者多粗糙,且不發墨,以此可分真偽也。”。 民國時期因受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受到極大的影響,書寫工具也逐漸更新,受新文化影響的市民及學生開始大量使用鋼筆等新型文具。但蠖村硯銷量卻不減反增。這種現象看似反常,其實有其合理的原因,壹是當時新型書寫工具價格不菲,而當時蠖村常石卻價格低廉;二是蘇州地理位置特殊,它水路既靠大運河又傍大海,陸路緊鄰大都市上海,水陸交通便利;三是吳派硯雕藝術經清初顧氏及民國陳端友等人的發揚光大而享譽海內外。 據地質考察,蠖村石是壹種太湖地區特有的泥巖,所制硯臺有發墨快、不滲水、久貯不涸的優點。地質報告稱“早在壹千七百年前,人們就在善人橋壹帶發現了龍潭組海相段泥巖,於是因材施藝,采石作硯。”(江蘇省第四地質隊編寫《1/5萬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報告》)。泥巖(Mudstone)是壹種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沈積巖,礦物成分復雜,主要由粘土礦物(如水雲母、高嶺石、蒙脫石等)組成,其次為碎屑礦物(石英、長石、雲母等),可能含有化石。具吸水、粘結、耐火等性能,可用於制磚瓦、制陶等工業。其組成的礦物成分與澄泥硯原料相似,故在質地、性能、外觀上看,蠖村石都與人工澄泥有許多***同點。 從石材顏色看,蠖村石基本有青、黃、紅、灰四種。人們把前三種分別命名為蟹殼青、鱔魚黃、蝦頭紅,其中黃色蠖村石經“煨”的工藝,其外層變成紫色。或許是墨銹遮蓋的緣故,或因煨燒工藝所致,在存世的宋、明蠖村硯中,常見呈褐黃色,致使歷代流傳之蠖村硯色彩豐富。但從色相上說蠖村石的純度不夠鮮明,有時顏色之間還有交叉,然而也因此給人產生壹種柔和的感覺。 優質的蠖村硯,性若澄泥,柔和細膩,糯而不軟,剛而不脆,可塑性很強。其制硯歷史雖然悠久,然目前所見,最早僅存宋硯,考其形制,早期以時代風格為主,有抄手、太史、只履、雙履等式。明代開始,隨形硯逐漸增多,並有壹定數量的仿宋式硯。清初顧二娘始創細膩雋永、典雅圓潤的“蘇派硯雕”風格。晚清王子若利用蠖村石,惟妙惟肖的縮摹了百二十漢碑硯、並摹刻高氏《硯史》,發展了蠖村硯的雕刻技巧和表現題材。民國時,吳人陳端友壹變為以精雕細琢、仿生畢肖的寫實風格,此種風格不但直接影響了後世蠖村硯雕藝術,流風所及也間接影響了近現代的端硯雕刻藝術。 蠖村硯無論從色澤還是石性等方面皆與人工古澄泥相似,故易與人工澄泥混淆,要區別二者是很困難的。但仔細對比,還是可以發現壹些蛛絲馬跡。 蠖村硯自宋代始為文人稱道,目前未發現宋以前蠖村硯。故從形制上說蠖村硯與澄泥硯的混淆主要發生在唐代以後,特別是明清二代。 從制作工藝上說,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首先,人工澄泥硯的制作是以濕泥坯用模壓、拼接、捏塑等方法成型,再輔以竹刀挖削修整,壹般多有“漲泥”現象和竹刀痕,而蠖村硯則無;其次,從明清人工澄泥硯看,制作後期大多表面以“壓光”技術加工,故外觀有壹種類似塑料薄膜的亞光(陶硯則無),而蠖村硯則有明顯的沙礫感;其三,人工澄泥硯在配料中大體均摻入雲母粉,壹般分布粗細不勻,而蠖村硯則大多細而均勻;其四,蠖村硯常有異色斑點,硯側面有與整體不同的異色夾層,壹般呈直線型態,新坑還常見石結核體,這種現象在人工澄泥中很少見;其五,蠖村硯與人工澄泥相比,手感相對較重;其六,蠖村硯如米芾所雲古法“以草壹束燒過,為慢灰火煨之,色遂變紫”,故古硯表面往往有壹層“皮殼”,這種表層燒結物經年歷歲容易脫落,其脫落處邊緣細小而不規則。 陶制澄泥硯產地主要在絳州(山西新絳)、澤州(山西晉城)、虢州(河南靈寶)、柘溝(山東泗水)等地。由於宋後澄泥的衰落,後人對這名硯的了解日漸匱乏,因此對澄泥硯充滿了謎團與誤解。清代早期起,就常常有人將蘇州蠖村硯說成澄泥硯,並將蠖村硯細膩、發墨、做工精湛大方的特點安在澄泥硯身上;例如鱔魚黃、蝦頭紅、蟹殼青等色彩,本是蠖村石的特征,也被說成了澄泥硯的典型色彩,是很大的謬誤———澄泥的色彩,其實大多為灰白色,亦有紅色,但不典型。蠖村石無論工藝(蘇工雕刻技藝)還是材質,都比大多數澄泥漂亮,只是由於有著類泥的特點,而被當成澄泥硯。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蠖村硯是蘇州特有的石硯,而不是澄泥硯,蠖村石也不能稱作澄泥石,應予以正名。 (作者為四海藝家雕刻工作室藝術總監、蘇州民間工藝家、國家級工藝美術師)
上一篇:中式建築有哪些特點?下一篇:西遊記裏的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