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出身名門望族,從小就走犬飛鷹,骨子裏就有自我高貴的性格,所以他平時也不大看得起壹般的人。
袁紹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占據冀州,也就是今天河北壹帶,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壹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勢力達到頂點。也可以說,袁紹在短短的時間裏占據相當大的地盤,和他的家世出生有著密切的聯系的,很多人都是看中他顯赫的家族勢力的。但是後來大家慢慢的發現,袁紹真的只是紈絝子弟而已,沒有氣量,沒有胸懷,紛紛都離開了他,最後導致袁氏家族壹蹶不振。
光在官渡之戰中,他就損失了很多重要的人。首先,他失去了許攸,許攸這個人,可以說是官渡之戰裏最重要的人,他長年在袁紹身邊,清楚袁紹不少的事情,當他建議袁紹騎兵直接襲擊許昌時候,袁紹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他就知道,袁紹此人不能成大事,後來義無反顧的投奔曹操了。當勝利的天平偏向曹操的時候,袁紹又犯了壹連串的錯誤。首先是不聽沮授建議,輕兵貿進,接著不聽張?建議保衛烏巢,再後來是輕信郭圖大軍攻打官渡大營,最後逼反了張?、高覽。如此不聽忠言,輕信小人,豈能不敗乎?
最可氣的是,他本人沒有多大本事,還壹味的裝清高,總以為自己是上流社會的人物,每每行軍作戰,總是喜歡在軍帳裏擺滿古玩,圖畫等,讓別人壹看到這些擺設,就知道他是壹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其實他那裏知道,很多人不是敬重他,是敬重他的家世。他弟弟袁術也是這樣的人,偏偏袁術這樣的人,又看不起袁紹這樣的人。而袁紹三個兒子,完全繼承了他們老爹的全部特點,都躲到人家屋檐下了,還想著鳩占鵲巢,最後搭上了全部的性命,袁氏從此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