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貼,安裝所需的粘合劑。用不含面筋和麩皮的澱粉或好面粉攪打,攪打時加適量明礬,以防日後蟲蛀。顏料,即國畫顏料,用於染紙、絹、帛,補受損畫心之色。繩子、帶子和大頭針用於捆綁牢固安裝的物體。另外,還必須準備壹些化學藥品,包括高錳酸鉀、草酸、雙氧水、丙酮、乙醚等。,去除黴菌痕跡和汙漬。
擴展數據:
書畫裝裱是中國書畫藝術的壹部分,也是展示中國畫的壹種特殊方式。因為國畫不裝裱是不能直接展示的。畫本身只是半成品,只有裝裱才能把書畫藝術充分展示出來。
中國第壹部裝幀專著《裝修實錄》說:“裝修的好壞,取決於實名的存廢。竊謂裝飾者,書畫之命也。”現代著名藝術家傅抱石曾發表《裝裱畫難》壹文,說:“裝裱作為壹件藝術品,是畫面藝術層次之外最重要的層次。”可見書畫裝裱在整個書畫藝術中的重要性。
國畫以水墨為主,要用輕薄、滲水性好、暈染效果好的材料。宣紙和絲綢材料是中國幾千年來不斷選擇水墨的結果。這些畫材很輕很薄,很難直接展示。如果不裝裱,除了難看的褶皺,還可能有蟲蛀、黴變、餅子結塊,導致徹底毀滅。
裝裱是通過增加壹層或多層紙、絹等材料,對創作的字畫進行強化、襯托和美化,這些材料都經過防黴防蛀處理,目的是強化藝術品的文化屬性和審美效果。
裝裱的意思是“推新扶舊”:對新作品起到展平、襯托、美化的作用;起到修復和再生舊畫的作用。但凡事總有兩面性,掛載也有風險。清代鄒壹貴《畫山》特別提醒:“裝飾非筆墨之事,俗人每腐筆墨,切不可大意。”
中國的書畫裝裱有幾種基本樣式:手卷(壹般指可以卷起來橫著展開的長畫)、畫冊(裝訂成冊的小畫)、中堂(古代廳堂懸掛的畫)、橫批(橫長豎短的畫)、條屏(上面有桿子)。
有兩個、四個、六個、八個、十二個屏幕等等。)、鏡心(也稱透鏡,用於框小作品,是現在人們最常用的方式)、扇面(開折扇或圓扇形畫)、對聯(左右兩邊對應的豎排字畫)等等。
百度百科-字畫裝裱
人民網-書畫裝裱的深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