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匹青銅馬高1.62米,長1.61米。它於2008年6月在湖北省襄陽市的壹個建築工地被挖掘出來。出土時,馬的前半部分基本完好,後半部分成了碎片。文物修復專家考察了東漢至三國魏晉時期馬的造型特征、史料和遺存,運用壹系列復雜的技術,基本復原了青銅馬的後半部分。修復後的銅馬高1.63米,長1.62米,重約2噸。它全身青紫,頸鬃毛直立,使它發出尖叫。有關專家表示,這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大的青銅馬,堪稱“中國第壹青銅馬”。
戰國時期龍蛇花瓣漆豆(復制品)
戰國時期的龍蛇花瓣漆豆只有28厘米高,現藏省博物館。由於其造型奇特,圖案精美,色彩鮮艷,它是楚國的精品漆器,也是襄陽出土的最精美和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所以襄陽博物館按原樣放大了10倍,放在大門對面的大廳裏。這個器具過去是用來放水果的果盤。糖人介紹,對於該物體的龍蛇造型所傳達的信息,有多種解釋。主要有:壹、龍蛇信仰在古代壹直是盤根錯節的,對象可能反映了當時楚國不同信仰群體的融合;二、龍的原型有很多說法,如豬、鱷魚、蛇等。其中,蛇曾是許多部落的圖騰,這件器物可能反映了蛇是龍的原型之壹。
邦基丁
早春和初秋。萬店周家崗東周墓出土1976。
金鑲玉鍍金龜形銅帶鉤
湖北宜城楚皇城出土戰國1990。該器器身寬大,腰帶分為兩部分:前部呈魚形,頭部鑲嵌壹橢圓形玉飾;後段呈龜形,頭接魚須,尾卷成鉤,龜身鑲嵌弧形玉飾。全身用不同的線條描繪不同部位的特征,線條中間用金色交錯。楚皇城是楚國早期的都城,東周時是項夷平原的都城。這件金鑲玉的龜形銅帶鉤,造型獨特,線條流暢,做工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鄧公·鬼母
1979向陽廢品收購站。高度21.8cm,口徑18.5cm .帶蓋。母子倆張著嘴,鼓著肚子,圈著三只動物臉的腳。腹部兩側有對稱的動物頭和耳朵,下面有吊墜。蓋子頂部凸起,有壹個喇叭形的圓形握手。蓋沿和上腹飾以鬼頭鬼腦的花紋,其間有獸面紋,腹部和蓋頂有瓦片紋,圈足有三角雷紋。內底和封皮上有兩行六個相同題字的“鄧公木柵(食物本)規”。鄧公可能出土於樊城鄧城附近的鄧“穆”墓。
鄧國是中國先秦時期壹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古國。鄧的祖先早期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商朝的鄧是後國。西周初期分封的鄧國,國力強盛,舉家南遷南陽盆地,至少在西周中後期才遷到襄陽鄧城。公元前678年,楚國滅鄧,鄧的疆域全部並入楚國版圖。鄧國也是唯壹壹個建都襄陽城的諸侯國。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鄧創造了發達的文化。鄧城遺址附近的王坡貴族墓地、神崗墓地、黃家村遺址出土了壹批鄧國的青銅禮器、兵器、車馬、玉器、陶器等。這些珍貴的文物是襄陽3000年歷史文明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