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故事:
(1)嫦娥奔月女神
據說4000多年前,有壹個窮國的國王後羿,勇猛善戰,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使百姓苦不堪言。後羿想長生不老,就從昆侖山找到了長生不老藥,準備改天再吞。這是嫦娥學來的,為了表示對自己人民的同情,避免後羿長期的殘酷統治,他先吃了這藥,頓時身輕如燕,飛上了月宮。後來易發現他用箭射中了嫦娥,嫦娥進了廣寒宮,成了月神。
(2)推翻元朝
相傳元朝末年,中原人民不甘於元朝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元朝。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讓部下假扮道士,在各郡賣符,說今年會有大災,想避禍的人可以在八月十五日掛上日月旗,旗就藏在大月餅裏。這壹天,全國各地的人們切下大月餅,掛上藏在月餅裏的旗子。起義的力量如此之大,讓元人大吃壹驚。朱洪武壹舉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來,這面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壹個類似的傳說是月餅裏藏著壹張紙,上面寫著“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切月餅的時候大家看到這張紙,都起來殺韃子,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節的習俗如下:
(壹)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特別明亮完美,象征著團圓。在古代,很多人想看月亮上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欣賞月夜的自然美。
(2)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在明朝就有記載。傳說節日食品具有魔力,被賦予愛國意義。
中秋節是“月餅”,就像端午節吃粽子壹樣。月餅慶祝團圓或紀念反抗外國統治。
(3)團聚:
人們吃月餅,賞月,賞地主等習俗,都是祈求人生圓滿,闔家團圓,社區祥和,表現出圓月的理想。
以前關於月亮的詩:
1.嫦娥
雲母屏燭影深,長河漸落,星辰沈;
嫦娥我壹定後悔當初吃了仙丹,現在壹個人,藍天,夜夜笙歌。
2.獨飲明月唐李白
從花叢中的壹壺酒,我獨飲。沒有人和我在壹起;
舉起我的杯子,我邀請明月,明月帶給我它的影子,讓我們成為三個人。
唉,月亮不能喝水,我的影子茫然地跟著我;,
但仍有壹段時間我有這些朋友,及時行樂壹定是春天。
我唱歌了。月亮鼓勵我,我跳舞。我的影子在後面翻滾;
醒了就和對方做愛,醉了就散了;
我願意和他們永遠在壹起,忘記友誼的傷害,就像銀河的銀河。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禮記·月令》中說:“中秋之月滋養衰老,遵循稀飯飲食。”
起源1說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中記載“太陽在春天升起,月亮在秋天落下”,月亮是對月亮的祭祀,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帝王就開始對月亮和拜月進行祭祀了。後來貴族官員、學者紛紛效仿,逐漸流傳到民間。
中秋節的起源與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解釋為“莊稼熟了的秋天”。八月中秋,莊稼和各種水果陸續成熟。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之情,農民們把“中秋節”作為壹個節日。“中秋節”的意思是秋天的中間。農歷八月是秋中的壹個月,十五日是這個月中的壹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代秋報傳承下來的習俗。
壹些歷史學家也指出,中秋節的起源應該是隋末唐軍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裴濟,唐軍,帶著圓月的想法,成功發明了月餅,作為軍餉發放給軍隊,成功解決了因吸收大量反隋叛軍而衍生的軍糧問題。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又稱為月亮節、秋天節、中秋節、八月節、八月節、追月節、中秋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中國和東亞國家許多民族流行的傳統文化節日,在農歷八月十五日。因為它的價值只是三秋的壹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節定在8月16日。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元宵節之壹,所以我們應該在節日裏玩燈籠。但是中秋節沒有大規模的元宵節,玩燈籠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間的活動。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和元旦壹樣有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受漢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壹些國家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對居住在那裏的華僑來說。自2008年以來,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的神話和傳說:
嫦娥奔月
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枯萎,百姓苦不堪言。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同情受苦的人民,拉起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太陽準時升起落下,造福人民。後羿的妻子叫嫦娥,後羿除了打獵,其他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在昆侖山拜訪朋友,向王太後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瞬間升天成仙。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臨時將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收藏。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不出門。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持劍闖入裏屋的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急之下,她轉身打開寶盒,取出仙丹,壹口吞下。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已經逃走了。後羿氣得肝腸寸斷,仰望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思念妻子,便派人來到嫦娥最愛的後花園,擺了壹桌香,擺上嫦娥最愛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裏遙祭嫦娥。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從那時起,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吳剛贏了
相傳月宮裏有壹個叫吳剛的人,是漢朝西河人。他曾經跟隨神仙去了天堂,但是他犯了壹個錯誤。神仙把他貶到月宮,每天砍掉月宮前的桂樹作為懲罰。這棵桂花樹生長茂盛,有500多英尺高。每次被砍,砍的地方都會馬上封閉。李白在《贈崔胡俟文昆集》詩中寫道:“欲待月中,寒有酬。”
於菟道窯
嫦娥身邊有壹只玉兔,據說嫦娥變輕了,開始起飛的時候,恐懼地抱起了壹直餵的小白兔。白兔和她壹起去了月球。玉兔在月宮裏有個杵,晚上把長生不老藥搗在臼裏。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搗年糕。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祭月是中國壹個非常古老的習俗。據歷史記載,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陽,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蒼天的習俗。其禮拜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它位於四個方向:東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在春而陽,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這裏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給月亮獻祭。這種習俗不僅為朝廷和上層貴族所奉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影響到民眾。
文人賞月
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但並未成為壹種習慣。在唐代,在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並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賞月更多的是因為感受到物傷,常常以陰晴圓缺來比喻人間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潔的明月也掩蓋不了宋人的憂傷。但對宋人來說,中秋節還有另壹種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歡樂的節日:“中秋前,各店賣新酒,妳家飾亭臺,百姓爭酒樓玩月,千裏聽歌,戲壹直到天明”(《東京之夢·中國》)。宋朝的中秋節是壹個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亮的遊客絡繹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以後,由於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國的世俗年味濃郁。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化、神話化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禱和世俗的感情、願望構成了普通民眾中秋習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人們對團圓、娛樂、幸福的向往;按月送愛。
月光馬
明清時期,月神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早期單純的以嫦娥為主要形象的道教月宮,轉變為月光菩薩和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間,人們奉獻了畫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夫差·鄧沖的《燕京時光》(1906)。記載:“月色騎馬,以紙為之,繪於太陰星君,如菩薩像,繪於月宮,兔以藥。人站起來持杵,藻玲瓏金碧輝煌,在市場上賣得多。年長的七八尺,矮的兩三尺,頂上有兩旗,紅的,綠的,筐的,黃的,都是獻給月亮的。燒香行禮,千塊元寶燒。”
圖耶爾
男妓起源於明末。阿明紀琨(生於1636年左右)在《考亭遺稿》中寫道:“京中中秋多以泥兔為形,扮作人,為小兒所拜。”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經從祭月變成了兒童中秋玩具。制作越來越精美,有的裝扮成身穿鎧甲長袍的武將,有的背上打著紙旗或傘,或坐或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還有扮成兔頭的商販,或剃頭師傅,或縫鞋,賣餛飩,賣茶湯。
“每到中秋節,城裏聰明的人就用黃土做壹個蛤蟆兔子像來賣,叫男妓。”舊社會,東四牌樓壹帶常有男妓的攤子,賣男妓過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燭也有出售。這個男妓,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作,已經個性化了。那是壹只兔子的頭,拿著壹個玉杵。後來有人把男妓塑造成頭戴金盔、盔甲閃亮的武士,有的是獅子、大象等騎獸,有的是孔雀、仙鶴等騎鳥。尤其是男妓騎虎難下,是壹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壹種男妓,肘關節和下頜骨可以活動,俗稱“巴大嘴”,比較討喜。雖然它是拜月提供的,但對孩子們來說,它確實是壹個奇妙的玩具。
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年過六旬的老北京還能記得。7月15日之後,男妓的攤子擺了出來。到處都是男妓攤,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熱鬧非凡。
玩燈籠
中秋節有許多遊戲活動,首先是玩燈籠。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元宵節之壹,所以我們應該在節日裏玩燈籠。當然,中秋節沒有元宵節這樣的大型燈會,玩燈籠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間的事。
早在南宋時期,在《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中秋節是壹種習俗,有“放壹盞小紅燈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節打燈籠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前面提到的佛山秋祭,有各種各樣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子燈、鳥獸花木燈,令人嘆為觀止。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之夜會舉行中秋活動,樹會豎起來,意味著燈會高高豎起。孩子們在父母的幫助下,用竹紙做成兔子燈籠、楊桃燈籠或方形燈籠,橫掛在短桿上,再豎在高桿上。它們科技含量高,色彩鮮艷,為中秋節增添了另壹道風景。孩子們經常互相比賽,看誰站得高,高得多,燈光最精致。此外,還有天燈,即孔明燈籠,由紙制成,綁成大型燈。燈下點上蠟燭,熱氣升騰,讓燈光在空中飛舞,引得人們歡笑追逐。此外,還有孩子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月亮的下遊欣賞。
在廣西南寧,除了用紙和竹子綁成的各種燈籠供孩子們玩耍外,還有簡單的套燈、南瓜燈和橘子燈。所謂柚子燈,就是把柚子挖空做成簡單的圖案,套上繩子,在裏面點上蠟燭,光線優雅。南瓜燈和橘子燈也是去掉果肉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制作容易,很受歡迎。壹些孩子還把油燈籠放入池水中玩遊戲。
廣西有壹種樸素的秋燈,用六根竹條紮成燈,貼上白紗紙,插上蠟燭。掛在祭月臺上供祭月,或供小孩玩耍。
現在,在廣西和廣東的許多地區,元宵節被安排在中秋之夜,用電燈照明的大型現代燈籠被制作出來,各種塑料制成的新燈籠被用於孩子們玩耍,但舊燈籠的簡單性卻不見了。
此外,燒瓦燈(或燒花塔、燒瓦塔、燒扇塔)的遊戲在南方廣為流傳,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國民族風俗誌》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們通常在野外撿瓦片,堆成有洞的圓塔。黃昏時,在明月下的柴火塔中焚燒。瓦片壹燒紅,再往火上倒煤油,頓時田野紅彤彤,亮如白晝。直到深夜,沒人看的時候,它才開始倒利息,這就是著名的燒瓦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用磚瓦砌成的空心塔,裏面填滿樹枝,燒成灰。同時還燒煙堆,也就是拜月結束後燒的成堆的草和柴火。廣西邊境地區的燒迷塔與此類活動類似,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著名抗法戰士劉永福的英勇戰鬥,將逃入塔內的鬼(法國侵略者)燒死,頗有愛國之情。福建晉江還有壹個“燒塔男孩”活動。
傳說這壹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建立後,漢人受到血腥統治,於是漢人進行了不屈的抵抗,各地開會過中秋節,在寶塔的頂樓上點燃了小號。類似於山頂平臺的大火,雖然這種反抗被鎮壓了,但是燒寶塔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這個傳說類似於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
舞龍
舞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傳統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日晚上開始,銅鑼灣大坑地區連續三晚舉行盛大的舞龍活動。這條火龍有70多米長,用珍珠草紮成32節龍身,裏面充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壹帶的大街小巷,壹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和龍鼓音樂下歡快起舞,熱鬧非凡。
關於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壹個傳說:很久以前,大坑區臺風襲擊後,出現了壹條蟒蛇,到處作惡。村民們到處尋找,終於把它殺死了。沒想到,第二天蟒蛇就不見了。幾天後,坑裏爆發了瘟疫。這時,村裏的長輩突然得到菩薩的壹個夢,說只要在中秋節跳火龍,就能趕走瘟疫。巧合的是,它確實起作用了。從此,舞龍流傳至今。
不管這個傳說有多迷信,中國是龍的故鄉,太行中秋至今已有100多年,值得珍惜。現在大坑區的火龍舞龍活動都挺大的,有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和指揮,保安隊等等。三萬多人輪流舞龍。
拜月少數民族的祭月習俗。
祭祀月亮和拜月的習俗在少數民族中也很流行。在中秋節的晚上,雲南傣族人民流行“拜月”的習俗。根據戴的傳說,月亮是皇帝的第三個兒子變的。簡言是壹個勇敢堅強的年輕人。他帶領傣族人民打敗了敵人,贏得了傣族人民的愛戴。後來他不幸去世後,變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給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帶來了光明。在中秋節,年輕人壹大早就帶著火藥槍到山上去射火雀和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在湖泊池塘裏抓魚。他們都在忙著準備節日晚餐。老太太忙著炒糯米飯,煮大小不壹的食物。在四張桌子的每個角上,各放壹個糯米圓餅,每個餅裏插壹炷冷香。月亮壹升到山林上空,冷香就會被點燃,全家人就開始“拜月”了。然後,向空中放壹把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尊重。最後,壹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美食,笑賞月,其樂融融。
鄂倫春族祭祀月亮時在空地上放壹盆清水,然後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土族人用清水盛滿壹盆,將月亮的倒影放入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鵝卵石在盆裏砸月亮,俗稱“砸月亮”;桂西壯族的“祭月問神”活動更為典型。每年在夏歷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們在村子盡頭的露天裏搭起壹個祭壇,用來供奉祭品和香爐。在桌子的右側,壹根壹尺左右高的樹枝或竹枝象征著群落樹,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這裏保存著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邀請月神下凡,由壹至兩名女性作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類互相歌唱;露娜占蔔算命;歌者唱咒文歌,分四個階段送月神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