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分布東起敦卡溝口,南至木熱山腳下,西至郭瓊溝口,東西長2076米,南北寬1.407米,總面積305萬平方米,平均海拔3700米。自贊布契尼人第29代松贊開始,墓葬的位置和名稱就有了詳細的記載。初步認定的墓葬有21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邊的敦卡溝口有6座墓葬,西邊的木熱山北麓和郭瓊溝口有15座墓葬。可以確定的墓主人有9個,分別是* *甘布墓、芒松芒贊墓、赤德松贊墓、赤松德贊墓、赤德祖贊墓、赤都松芒博墓、牟尼贊普墓。
* *幹布墓是整個墓群的主墓,墓門向西南敞開,可見其面向釋迦牟尼故裏,對佛教虔誠。墓邊長100米,墓高13米。墓頂上有壹座佛寺,是十三世紀馬寧教著名高僧巴龍所建。當時的佛寺以正殿為中心,有十二柱面積,由三座佛寺、護法、寺院等附屬建築組成。墓頂和墓腳修建了三道內外墻,並采取了重點保護措施。佛寺於上世紀80年代重建,供奉甘布、二公主、二臣、三佛等塑像。
據史料記載,幹布墓內有五座寺廟,其中有幹布、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的塑像。此外,還有大量的金、銀、珍珠、瑪瑙等陪葬品。據說,陵墓本身就位於神廟的中央。在墓的壹側,有壹副他在世時出征的金甲。綢緞包裹的珍珠二克半,是* *幹布的財富;頭上埋著珊瑚做的Ajem雕像,可以給幹布帶來光明。墓的右側埋葬著純金打造的騎士和戰馬。他們是甘布死後的侍從。
吐蕃贊帕把陵墓建在瓊界的原因是:第壹,瓊界是風水寶地,人傑地靈。從吐蕃第九代贊帕布德龔潔,到吐蕃第十四代贊帕伊壽烈,先後在瓊界修建了達孜、貴子、揚子池子、子木瓊界、赤澤崩等六座宮殿,成為吐蕃都城也在瓊界的第壹座宮殿雍布拉康之後的第二座吐蕃宮殿。第二,甘波統壹青藏高原後,雖然政治中心從山南遷到了拉薩,但舊皇族仍居住在瓊界地區,遷到拉薩的贊巴人為了紀念祖先的開拓業績,不忘雅礱江流域,經常回來居住,而且為了不忘根,歷代西藏的贊巴人死後都來這裏安葬。
據史料記載,藏王區墓葬中* * *有三塊石碑,現已發現兩只石獅。石碑和獅子的樣式與唐代基本相同,說明吐蕃陵墓的建築風格吸收了唐代的特點,也反映了藏漢文化密切交流融合的真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