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為VV第壹次出書,而且是踏上唯美而富有文化底蘊的國度——希臘、愛琴海古老城邦,我想像不到這會是多麽的浪漫,VV的詞、VV的身影、結合這麽美的情境,這是多麽讓人醉心的心靈盛宴。
?高手解析談不上,說實話,我也只是看了宣傳畫和部分的意境,覺得美得不行了,我覺得壹千個讀者有壹千個哈姆雷特,美與不美源自內心對美的闡述是否壹見鐘情了書中如詩如畫寫意,我欣賞嵩已經5年了,我願意去用我的感受體會他的描述,我能感知到那種無比的舒適。妳感知了,妳懂了,妳就會喜歡了,就這麽簡單。
深層寓意我覺得肯定是有的。我這裏只能說是自己的妄自猜測吧,首先無可厚非的是對美與真的追求,其實什麽是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活狀況呢?我們有時都被自己有限的空間和認知局限給蒙蔽了,我覺得VV能給我帶來的就是突破局限,不斷尋求、敢於尋求真善美。聽他的胡蘿蔔須、拆東墻等都能感覺到若隱若現的壓抑、文以載道,表達的是什麽,也許我們都心知肚明,我們都希望熱愛生活、熱愛身邊的人、熱愛腳下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但是我們能做什麽呢?我能唯有做好自己,並能影響身邊的壹些人即可。。。
許嵩是這樣介紹此書的:
在這本攝影隨筆集裏,我用影像和文字記錄了在希臘的壹段旅行生活,同時,我也是被記錄和被拍攝的人。借這本文字+攝影+寫真的視覺日記,重遊愛琴海上的古老城邦,和讀者分享東方客在西方文明古國的所思所想。若說我有點兒什麽期待的話,那就是期待通過它連結到更多***鳴體——如同我們在音樂裏尋找***鳴壹樣。
成書的過程略微分享壹二。?
第壹個1/3:攝影師鏡頭下的我。(在希臘許嵩***拍了70000余張,需要在這裏面選擇壹百多張,VV說:每張幾乎都是壹眼就決定了是否選用。“讓情緒在壹頁頁的圖片裏流動起來”,這是挑選、排序這近百張相片的主要依據,很帥很美的挑選方式啊,有木有。。。)
?寫真寫真,寫下真實。但攝影大師杉本博司直言:“說照片不會說謊,這本身就是壹個謊言。”以通常的人像攝影而論,我們總在追求各種角度、各種構圖、各種用光、各種前期後期軟硬件技術,以“把壹個人拍的比平時更有氣質、更好看、更富吸引力和故事感”作為“好”的標準,是吧?
?在全程的跟拍中,我和攝影師探討達成了壹個***識,寧要不美的真,不要不真的美,無論拍景還是人。拍出“好看”的、但卻“好看”的與他拍過的無數藝人差不多感覺的大片,於我而言毫無意義。我們必須放棄pose放棄套路放棄對光影進行過多的擺弄,甚至,放棄寫真這種概念:我們不必考慮這些照片將會伴隨文字壹起出版,反而我們要在心裏設定這些照片不會被什麽人看到,只會擺在自家書桌上的相框裏留念——這樣是不是可以放下潛意識裏的拘束感而更加純粹的去攝影?
第二個1/3
我的攝影。隨走隨拍,點滴記錄,已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只不過各自視角不同罷了。我也壹直相信真實的感動總是寓於平淡之中的。標誌性的景物我幾乎沒有拍攝,我想它們已經被拍累了,不必再去打擾。我拍的,只不過是那些讓我“有話想說”的尋常畫面。VV也非常關註時事,對瓜農的事件表示很難過。由此觸動很多,以前媒體問我接下來有什麽計劃或夢想時我總是很楞的回答,我沒有夢想。真的,壹個年過半半百的人還把夢想這種字眼掛在嘴上是很乏味的。睜大眼看看眼前的生活,周遭的壹切吧。腳踏實地認真過好每壹天的生活吧。至於心底的信念——是決計不必拿出來高談闊論的。酷斃了,(*^__^*) 嘻嘻……
第三個1/3
我的文字。在《海上靈光》裏,我沒有對每壹幅照片都進行旁白式的描述,
海上靈光-許嵩沒有選擇圖文壹壹對應的編排方式。有的時候文字是主角,看起來仿佛與相片沒有幹系;有的時候又讓壹系列相片自己串聯情節,不著壹字;有的時候幹脆把手寫的便箋掃描進了書裏——總而言之,是壹個隨性。談希臘歷史,希臘哲學,希臘戲劇,聊美酒、美食、美人……筆隨心走,無甚拘束。(筆隨心走,無甚拘束此句可知VV的灑脫啊)
因此,《海上靈光》既不是壹本攝影畫冊,又不是壹本私人寫真,也不是壹本隨筆集——卻又全都是了。
《海上靈光》不是什麽“周邊產品”,而和我的音樂專輯壹樣都是核心作品。我不知道同類型的攝影隨筆集有多少是主人公自己和攝影師溝通,選相片,撰文,編排,指定裝幀方式、紙張的質感,但至少我是這麽認真去做的。妳不可說我敬業,因為我壓根並未將其視為工作——我只是很喜歡自己所做的這件事情。讀者翻完它的時候能感受到作者的壹點用心,能有壹點道不明的回味空間,那便很好了。
《海上靈光》將於2013年8月發行,7月31日於許嵩官方論壇獨家預售。我已經預定了,期待中。
對提問者:“孕婦電磁爐” 的問題回答結束,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