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諸暨4月28日電 良渚文化早期的石錛、鼎足(做飯用的炊器)、宋代酒壇、六朝青瓷碟和青瓷缽、陶瓷……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諸暨市陳宅鎮沙塔村和東蔡村,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孫國平研究員的指引下,看到壹件件從遺址中通過搶救性發掘出來的地下文物。據了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諸永高速公路諸暨市境內***發現了5處古遺址和古墓葬群,除上述兩處外,另外3處分別在諸暨市暨陽街道白馬墩新東服務區、雙橋互通口和街亭互通口。
孫國平說,通過發掘,基本能夠確定沙塔尖山灣遺址2米土層以下,有距今5000年以前的石器(農業生產工具、狩獵工具)、陶器(主要是當時人們使用的炊器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品)文化遺物。按年代推算,土層裏應該還有木器和骨器,但在這樣的酸性土壤環境中很難保存這些東西。
記者在沙塔村尖山灣遺址看到,20多名當地村民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的指點下,已挖掘到1.5米深左右的土層,出現了黑泥層。孫國平說:“此時看到的黑泥層是在南宋時期以後形成的地層,以上的文物就是在這個地層挖掘出來的。再過半個月可以挖到核心層,屆時可能會發現更有價值的文物,這些文物對於研究諸暨壹帶新石器時期晚期人類社會情況有很大的作用。”
/05zjnews/system/2005/04/29/006102049.shtml
河姆渡文化·樓家橋遺址
樓家橋遺址位於浦陽江支系鳳桐江畔的諸暨次塢鎮樓家橋村。遺址依山臨江,受錢塘江潮位影響明顯,春夏多雨時節,潮水頂托,江水回流倒灌,遺址常遭水淹,受澇嚴重。
1999年~2000年連續3期發掘,發掘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堆積厚2~4米,上部屬商周時期堆積,良渚文化遺存內涵不甚豐富,主體堆積的內涵具有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雙重性。壹如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屬寧紹平原邊緣壹樣,文化面貌也呈現邊緣的特征,即這裏是河姆渡文化分布的邊緣,也是馬家浜文化分布的邊緣地區,是兩個文化圈的重叠部分。出土陶器陶系以夾炭紅衣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陶器可明確區分為代表不同文化的兩組:A組,夾炭陶繩紋帶脊釜、單把缽等;B組,夾砂紅陶圓柱足鼎,腰沿釜、泥質紅陶喇叭圈足豆。A組器物胎質、器形到紋飾均與河姆渡文化的同類陶器相同;B組器物,尤其是帶扉棱圓柱足鼎、腰沿釜不見或很少見於河姆渡文化遺址,相反,在太湖流域的馬家浜文化中屢見不鮮。從兩種文化因素在該遺址所占的比重的變化趨勢考察,B組器物所代表的馬家浜文化因素日益濃厚、強大。河姆渡文化在日漸衰落,這與河姆渡文化與馬家浜文化相互關系變化的大格局是壹致的。該遺址出土的象牙仗端帽與河姆渡遺址發現的蠶紋象牙小盅完全壹致。
/05culture/system/2006/08/14/0078082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