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讀書筆記2500字

讀書筆記2500字

1 《阿Q正傳》 魯迅

看完名作家魯迅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魯迅筆下所寫的阿Q是傳統社會所產生墮落的中國人的典型,就如魯迅所說,阿Q的影像早已存在他的心中好多年了,只是正好有了個機會把它發表出來罷了,而魯迅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魯迅只是為了想要宣泄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用帶點諷刺意味的手法來寫出中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從這篇文章裏面,我感受蠻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最贏的「精神勝利法」了,這項特點從文章中的優勝記略以及續優勝記略裏面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的出來了,這實在是壹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幾個方向來討論。精神勝利法這個想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壹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鉆,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壹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板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儕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與的欺壓和淩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壹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壹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再來我要以人權的問題來探討,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窮的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過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壹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裏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裏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裏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壹樣被玩弄。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現在景氣不景氣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學費稅金卻還是壹直漲個不停,也不知道是背後有財團想黑錢還是政府高官在作怪,總覺得平民小百姓的壓力愈來愈重,愈來愈沒有人權的感覺!政府應該要重視這些問題,不要再讓人民的生活更難過了。 終於寫到最後壹段了,雖然可能都是我個人的觀點、但是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蠻深的壹些問題吧,對於魯迅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壹文不值,但是魯迅想要告訴大家的應該是不要在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2 《項鏈》莫泊桑

看過《項鏈》的人大多都會把矛頭直接指向那個美麗嬌媚,但卻出身不佳的女子的愚蠢,然後再自認為理智且正直地辛辣地指出小資產階級貪圖享樂,愛慕虛榮的種種人性的弱點。

似乎這已成為經典的反面教材。真為瑪蒂爾德感到悲哀與遺憾!

我並非有心為瑪蒂爾德辯護,畢竟她命運悲劇的誕生,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天性愛美的性格,過分註重外在的虛榮,不守本分,想入非非。但不管怎麽樣,我對她的感情還是同情多於鄙夷的,這並不完全是她的錯。

原來人們的習慣動作都是盯著別人的錯誤與愚笨的。

沒有人能強行壓制壹個人對美,對富貴,對安逸生活的本能追求,對瑪蒂爾德也是壹樣。她美麗動人,本不應該是城市平民的壹員,但卻受命運的捉弄降生在壹個小職員的家裏,在幻想有壹個有錢的公子愛她,娶她的夢破滅後,她又嫁給壹個同等地位的小職員,象其他中產階級婦女壹樣,經營起了自己的的家庭。但事實上,在瑪蒂爾德成為路瓦載夫人後,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邏輯自然向前延伸。

她婚後的生活就是如此:差強人意的住宅,“好香的肉湯”,有壹個小女仆“替她做瑣碎家事”;還有壹萬八千法郎的遺產……因此,這位不需要任何勞作的少婦風采依然,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保養她那美麗的容貌、“粉嫩的手指”和作種種“狂亂的夢想”。

命運為她安排了這種舒適的生活,但她卻對此毫不知足,不屑壹顧,統統以“寒傖”、“窮酸”而鄙視之。

似乎她罪有應得。理由如此的充分,壹個毫不知滿足的人活該經受命運的折磨與考驗。

於是,命運真的為她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收到請柬,借來了那令她“激動得發抖”,且“樂得發狂”的那“珍貴”的金剛鉆鑲成的項鏈,穿上美麗的衣服去參加舞會,她的美麗、高雅和迷人的魅力使那些自視為高貴無比的太太小姐們黯然失色,所有的男賓 “都註視她,打聽她的姓名,求人給介紹,部裏機要處的人員(白領階層!)都想跟她跳舞,部長也註意她了”。多少年來朝思暮想、縈繞於懷的就在於此,還有什麽比得到上層男子青睞,統統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更令人陶醉的嗎?至於貴婦人的羨妒的目光則更讓她感奮不已!虛榮心得到極度滿足的直接後果必然產生更為強烈的欲望,去尋找機會再顯身手。無論如何,她已不可能回復到原先那種單調、寂寞和貧寒的“路瓦載夫人式”的生活。夜會的成功意味著潘多拉盒子被打開,從此壹發而不可收。

潘多拉盒子被打開後,冒出了股股黑色的濃煙。命運從此給了她壹個180度的大轉彎,這時的她,“壹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慨,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迎接十年艱苦生活的嚴峻考驗!值得佩服。她“粉嫩的手指”撿起了所有的粗活,累活,十年以後她已經變成了貧苦人家的強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婦人了。“亂挽著頭發,歪歪地系著裙子,露著壹雙發紅的手,高聲說話,大盆水洗地板。”壹夜輝煌換來了十年艱辛,這對於瑪蒂爾德而言或許是很值得的,因為那是值得她用壹生來回味的人生的高潮,是她自身價值的第壹次也是最後壹次的體現,是她暗淡無光的人生經歷中留下的光輝亮點。

命運有時就是這麽的捉弄人,送人大喜,也給人大悲。

如果她沒有那美麗的容貌,接受過貴族的教育,擁有良好的修養及迷人的氣質,最主要的是,如果她不深深地了解上層貴族社會的生活狀況,“寬敞的客廳,東方的帷幕,古式的壁櫥,珍奇的古玩,粉紅色的鱸魚和松雞的翅膀……還可以在幽靜的廳堂裏,帶著迷人的微笑,跟那些壹般女人所仰慕最樂於結識的男子閑談。”如果上天不賜予她這壹切,也許她就不會存有那麽多不合實際的想法,而是安心當好壹個平凡的婦人,但她的自身素質與上層貴婦人相比毫不遜色。她具備了躋身於貴族階層的全部條件--家景的貧寒和地位的低微除外!因此,“她覺得她生來就是為著過高雅和奢侈的生活”,並為此而“不斷地感到苦惱”。是命運讓她苦惱,是命運的變奏曲奏響了她生命中註定的悲歌。如果不能給她全部,就不要給她能夠奢求的希望,偶爾的甜點即使甜到氣噎,也無法遮蓋住那濃烈的帶有無奈意味的苦澀。

對於這樣的命運,除了同情,還忍心說什麽呢?

3 《邊城》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樣壹句沒有結局的幻想,結束了尚未開始的故事。白塔坍圮了又重新建好,那個流浪在遠方的人。知道翠翠壹直守著渡船等待他的歸來嗎?

如果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它會是什麽樣子的?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就是他為我們描繪的理想世界。在那個古樸自然得幾乎與世隔絕的湘西,有著鐘靈毓秀的山水,有著善良單純的人們,也有著憂傷淒婉的心事。

《邊城》以其獨特的“牧歌田園詩”風格,用寧靜清新的筆致將我們帶進了青山綠水的茶峒,帶到了誠摯淳樸的人們中,讓我們隨著少女翠翠壹起感受了她的壹段朦朧而了無結局的愛情。

沈從文說過,我們生活中到處是“偶然”,生命中還有比理性更具勢力的情感。壹個人的壹生可以說是由偶然和情感拼湊成的。雖然與是否迷信命運無關,但在沈從文的世界中,新的偶然和情感,可能將形成妳明天的命運,決定妳後天的命運。《邊城》也似乎在印證這個人生的頓悟,簡樸的愛偶然的命運所支配的人生形式盡管帶有悲劇性,仍然是壹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邊城》所展現的就是這樣壹個完美而自足的“湘西世界”。

《邊城》所展示的不僅是湘西的山靈水秀,不僅是翠翠憂傷的結局,更多的是顯示人性的光芒和人情的醇厚。在這個簡單的故事中,蘊含這沈從文向往的理想人格,或者說是他所追求的人性美。在他所構建的湘西,有著美好品質的人們的生命是閃耀著光芒的。

船總順順的兩個出色的兒子天保大佬和儺送二佬都悄悄看上了守渡船人的孫女翠翠。這兩個年輕人“皆結實如小公牛,能駕船,能泅水,能走長路。凡從小城裏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夠作的事,他們無壹不作,作去無壹不精。”兄弟兩個“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淩人”善良,熱情,有勇氣,具有良好的秉性。雖然因為翠翠的確產生了矛盾,但“兄弟兩人在這方面是不至於動刀的,但也不作興有‘情人奉讓’如大都市懦怯男子愛與仇對面是作出的可笑行為。”兄弟兩人對愛的執著決定了他們“遵照當地的習慣,很誠實與坦白去為壹個‘初生之犢’的黃花女唱歌”。天保大佬自知決比不上山歌唱得極棒的弟弟,同時也為了成全弟弟,便主動退出,遺憾的是大佬終於不幸身亡。作為手足的二佬對哥哥的死抱憾終生,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哥哥,就帶著這份沈重的愧疚之情,離開了家鄉,離開了他所愛的翠翠。天保和儺送對愛的執著以及磊落的胸襟,都展現了美好淳厚的人性人情。他們的生活中沒有過分的奢望,沒有過多的要求,他們為了別人可以放棄自己的想望。這就是中國人自古相傳並引以為傲但現在卻即將失去的“成人之美”啊。

被兄弟兩人所愛的翠翠對人生的責任勇敢承擔,對愛情的理想執著追求,她的身上有壹種溫柔而又剛毅的美。她是壹個“光人”,然而卻贏得了茶峒兩個最優秀的青年。雖然她的樣貌很美,但通過天保大佬和老船夫的交談可以看出,真正打動人的是翠翠內在的美,是耀眼的人性美,這就是翠翠的自然天成,是她的執著。初次見面,盡管翠翠並不十分明白那種情感,但她已經認定了二佬,她沈醉在那種浪漫的邂逅中,度過了壹個“屬於自己不管祖父的”“沈默”的夜晚。翠翠是很質樸很純真的,對於愛情充滿了憧憬與向往,壹旦認定之後,就不會改變,矢誌不渝。老船夫曾對翠翠進行四次婚姻問題的詢問,翠翠總是“不作聲”“心中只想哭,可是也無理由哭”。也許她自己並不明白,但不難想像她的真心是放在儺送身上的。在儺送的歌聲中,她“摘了壹大把虎耳草”。虎耳草的形狀近似心形,這樣就不難理解翠翠的真實情感。當二佬愧於哥哥的死,又被逼迫去接受碾坊,而意思還在渡船,因此賭氣下行時,翠翠選擇了等待,執著地等下去。正是由於人性中最原始最純正的執著,翠翠的愛迸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執著成就了壹段悲劇,但也正是這樣,“在愛的波濤裏,堅定地勇敢地向著幸福彼岸前進的青年男女總要贏得人們的贊譽和壹椈同情之淚——正是這樣的人性美。”

其時,《邊城》中對人性美的展現,又豈是僅在他們三人呢?說著“不許哭,做壹個大人,不管有什麽事皆不許哭。要硬紮壹點,結實壹點,方配活到這塊土地上!”的老船夫,堅持著“凡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歲,也還是成為這個人壹種不可逃避的責任”的船總順順,又何嘗不體現了人性中的勇氣與義氣呢?在湘西那片靈秀的土地上,有著善良美好的品質的人們,是多麽令人向往。所有這些未被現代文明浸潤扭曲的人生形式,就是沈從文所要表達,所不懈追求的人性美的極致啊!

沈從文是壹位很特別的作家,在他看來,“誠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現代化”是人類退化的根源。他崇尚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認為這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狀態,他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是那些原始古樸的,不帶政治功利色彩的優美而自然化的人物。他的世界觀復雜又充滿矛盾,但是貫穿其中的是對人性的執意追求。沈從文將人性放到了壹個幾乎不可企及的高度,他曾說過“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地做基礎,用堅硬的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勻稱,體型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正是由於這種近乎信仰的追求,才使我們認識了那些忠厚善良、重義輕利的人們,才有了詩壹般優美的《邊城》。

人性美,是千百年來無數學者研究的課題,即便是宣揚“人性本惡”的荀子,不也是執著地找尋美好的未來嗎?《邊城》中的理想人格,就是沈從文對於人性的思索與向往。那是對漸已逝去的美的哀婉,是對現實道德淪喪的憂慮,也是對重建民族人格和道德的理想設計。猝然倒掉的白塔,象征了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終結,象征了衰敗的社會的終結,同時也是對未來的美好的渴望。仔細想想,沈從文所追求的人性美則美矣,卻過於虛假。那種自然的狀態無論如何再也回不去了,誰都不能阻止社會發展的腳步,所以那個湘西世界只能是夢想。

雖然生活在現代的人們可能永遠地失去了原始的自然狀態,但也不必因此而泄氣。即便不能如想像中的湘西壹般美好,就在我們的身邊,也在發生著足以令人感動的故事:對寶貴的生命的領悟,對無可替代的感情的珍惜,對他人的理解與信賴…

“城市”不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現代化”不是人類退化的根源。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因向往幻想中的美而對現實失去信心,所追尋的,應該是屬於人類的美好的本質,例如善良體貼溫柔,這些壹直深藏在我們的內心。

人類本身蘊含著無限的可能,人性中壹直有著美好的東西,舍己為人,執著夢想,這與我們身處的環境無關。我們人類努力著,堅持著,不就是為了看到周圍人們的微笑嗎?那麽,不論是否處於自然的包圍,只要我們熱忱的心靈還沒有泯滅,只要我們還有著對未來的堅定信念,我們的生命也會閃爍出耀眼的光芒,這就是人性的美麗!

帶著這份美好的希望,人類將迎來美好的未來。

4 《壹地雞毛》

“……小林覺得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優點缺點,優點缺點是可以轉化的。”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壹堆草沒了!’……”

或許劉震雲寫的是現實吧,而且是最真實最瑣碎的壹種現實。當年的詩人們淪落到賣鴨子、在買豆腐找工作送禮辭保姆送女兒入托接待老家人所有林林總總的家長裏短中掙紮,當年的文靜的詩意般的姑娘變成了愛嘮叨為省幾分錢偷水的家庭主婦,當年初進單位天真率直闖下的禍,使得以後的工作變得磕磕碰碰。……

我不否認現實對人的庸俗化作用,我明白每壹個愛幻想的人都會在成家立業後重重地摔回現實的地面。但我此刻坐在書桌前,坐在承載了我20年的生命小舟上,仍舊無法想象幾年後自己會變成的那副圓滑世故的嘴臉,無法想象。我周圍的人現在還是些多麽純真心地善良的孩子啊,難道當我們走出校園後就會變成爾虞我詐的競爭對手、低俗無聊的生活混混嗎?可能吧。爸爸媽媽他們那壹代人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呀,誰不曾年輕天真過,況且他們那個年代還有自己的信仰,而我們成長的歲月裏很多信仰已逐漸缺失。媽媽早就提醒過我,無論我將來做什麽工作,到什麽單位,都壹樣,人情世故少不了。這是中國具體國情。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有壹句話說,改變不了環境,就只有去適應它。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屈原——“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況且屈原這個孤心自傲的家夥也沒得到什麽好下場。適應,雖然過程是默默的,但現在看來是很痛苦,以後回想會很無奈吧。

幼稚的曾經的“壹生純潔”的理想遙不可及,但我不願變得虛偽圓滑,就讓我永遠保持壹顆真誠的心吧,就算被“壹地雞毛”覆蓋,也要記得最初的夢想最初的微笑和心跳。

文字,壹直寫下去吧。拿它凈化心靈,偶爾隔離壹下現實也是不錯的。

5 《荷花澱》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澱地區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群像。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壹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著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席,壹會兒“就編成了壹大片”;她賢慧、溫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著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系。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舍,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並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白洋澱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幹、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男人們參軍才走幾天,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們,她們對自己的丈夫有著深切真摯的愛。當然,她們又是樂觀的。在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時,她們雖然最初“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但她們“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這些情感豐富,愛說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但卻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地將船往荷花澱裏搖,並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了”,決不投降,“就跳到水裏去死”,表現出了堅定沈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後,這些經受了戰爭洗禮的婦女們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飛躍,她們很快也學會了射擊,拿起了槍桿子,成立了壹支自己的隊伍,“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壹個個登在流星壹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裏”。 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壹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鬥誌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孫犁的小說之所以具有“詩體小說”的美譽,主要是因為無論寫人、記事、寫景都總是充滿了詩情。《荷花澱》就是這樣壹篇充滿詩的美感的作品。 首先,《荷花澱》在寫人方面非常註意揭示人情美、人性美,從而使作品有了壹種抒情美。小說的壹個中心任務當然是寫人,《荷花澱》的成功也首先在於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群像。然而《荷花澱》的寫人又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寫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準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凸現人物的可貴品質。作品寫水生嫂等婦女如何組織隊伍,練兵習武,如何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等場面、情節,采用的是粗線條勾勒,而對於那些最能表現水生嫂等婦女內心深處感情世界的細節、舉止、言談、場面等,則采用工筆細描。如水生嫂與丈夫話別那個片斷,就寫得很精彩。深夜,水生歸來,告訴妻子自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疼愛丈夫的水生嫂壹時不知說什麽好,她的“手指震動了壹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壹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壹下”。這個細節非常傳神,其中“震”、“吮”兩個動作,把壹個鐘愛自己丈夫的妻子,不忍與他分離,又極力克制自己感情的復雜內心準確地表現了出來。接著,作品繼續寫人物神態、語言:“女人低著頭說:‘妳總是很積極的’”。這簡短的話語,似有對丈夫的贊許,又似有依依不舍的嗔怪,同時又似乎透露出人物不甘落後的自尊。“低著頭”,準確地傳達出了人物此時特有的心態。接著,丈夫壹番勸慰後,“女人沒有說話”。這片刻的沈默,同樣準確地傳達出了水生嫂此刻內心既痛苦,又強壓痛苦的復雜心態,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其次,註重寫景的抒情性。如作品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壹大片。她像坐在壹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壹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壹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壹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再有,作品寫荷花澱伏擊戰時,也有壹段景物描寫:“那壹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壹樣。粉紅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發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深切之愛。 第三,《荷花澱》在結構上也很有特色,它結構簡潔、靈活。從全篇結構看,作品力避平鋪直敘地串聯故事情節,而是采用了把“生活的碎塊”連成壹體的結構方法,以水生參軍為開端,以水生嫂性格發展為線索,通過夫妻話別、探望親人、澱中遇險、伏擊敵人、奮起抗戰等壹連串充滿生活情趣的典型畫面,來刻畫人物,表現主題。而這壹連串生活畫面,有的詳寫,如“夫妻話別”;有的略寫,如“伏擊敵人”。這樣,使作品疏密相間,詳略得當,具有壹種詩的節奏美。

  • 上一篇:話劇的票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贊皇偷古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