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於搔杖
如意,古人撓癢的搔杖。背癢,手不可及,以搔杖撓之,可如人意,故謂。
迄今發現制作年代最早的如意,與今天的“癢癢撓”無異。出土於山東曲阜魯國故城遺址的牙雕搔杖,殘長約40厘米,直柄,飾有三角雲紋,杖首是壹屈指作抓癢狀的手掌,上飾卷雲紋,柄端雕壹獸頭。
“如意”之名,初見於公元370年晉人王嘉撰述的《拾遺記》。該書涉及如意的文字有兩段:吳主孫權見潘夫人畫像,“喜而以虎魄如意撫之”;孫權之子孫和,“月下舞水精如意”。“虎魄”即“琥珀”,壹種植物樹脂的化石,性脆,硬度極低,摩擦帶電;“水精”即“水晶”,壹種呈六方柱狀的石英石,性寒。二者皆不是制作搔杖的佳材,而且,戰國晚期的搔杖殘長40厘米,傳世和出土的天然琥珀或水晶雕刻品,超過20厘米,已屬罕見。
由此推論,王嘉的以“虎魄”、“水精”藉之於如意,除了顯揚帝王生活的奢侈外,也透露出壹個信息,如意發展到此時,已不再僅僅是搔癢用具了。
明人高濂《遵生八箋》雲:“如意,古人以鐵為之,防不測也,時或用以指揮向往。”所謂“指揮向往”,有兩層意思,壹是與隨意揮舞、直指四座的麈尾、羽扇壹樣,是壹件談道辯玄時助興的談柄,如丹陽出土的南朝畫像磚《竹林七賢》中,王戎博袖寬衣,右手指尖挑二尺余長的如意,侃侃而談。二是若令旗,用於指揮軍隊進退攻守。《晉書·王敦傳》載:王敦專任閫外,手握疆兵,每每於酒後詠魏武帝的樂府詩,以如意擊唾壺為節,壺口盡缺;《梁書》載:韋睿執白骨如意麾軍。
高濂的“以鐵為之,防不測也”壹說,是壹種無根之論。《世說新語》中有壹段著名的石崇與王愷鬥富的故事:壹日,王愷炫耀武帝所賜的壹株珊瑚樹,石崇以鐵如意為擊杖,將之擊碎。石崇,字季倫,武帝時的荊州刺史,雖有不虞之禍,尚不至於整天握壹柄如意,以防不測。
與佛教相連
乾隆曾賦《鐵如意》壹詩:“握君熔鐵是誰夫,如有意何如意無。懷睿穆然揮色相,季倫鄙矣擊珊瑚。”“握君”是如意的別名。“懷睿穆然揮色相”壹句,意思是說,僧人懷睿神態莊穆,用壹柄如意驅除聲色之誘。這裏涉及如意起源的另壹種說法:如意源自印度僧人的壹件日常用品——爪杖。
如意,梵文譯為“阿那律”,意為“無滅”、“無貧”。在壹般印度佛典中,“阿那律”謂之“爪杖”。公元401年,在《大藏經·四分律》中,如意與錫杖、頭鏢、傘蓋子、曲鉤、刮舌刀等壹樣,謂之僧侶的日常用品。翻譯佛經的耶舍,為何譯“阿那律”為如意?著名學者陳夏生認為:“耶舍譯《四分律》時,國人使用如意的習俗已相當普遍了,必然是譯者已見過中國的如意,才會將形制相同的外來器物譯成如意。”隨著崇敬佛之風日盛,佛陀手執的如意、錫杖、傘蓋,也被賦予了壹種超物質的法力。其中如意的佛化,源自中國人。
文殊又稱“曼殊室利”,意為“妙吉祥”,專司智慧。在古印度佛典中,文殊菩薩左手托書,右手持劍。同壹時期開鑿的北魏龍門石窟的文殊菩薩,手執壹柄如意,其形制與戰國搔杖形制相近。二者幾乎同壹時期產生,自然不存在承襲關系。陳夏生認為:“國人塑造出手執如意的文殊菩薩,其立意無非在藉文殊菩薩來賦予如意壹種象征智慧、祥瑞的‘法力’。”
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帝王、將相和豪門貴戚有執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心靈安寧和吉祥。唐代大家閻立本繪的《歷代帝王像》中,陳宣帝、陳文帝等盤坐匡床,懷中均捧壹如意。
入唐,皇室以老子後裔自居,尚佛之風勢微,從繪畫中可見皇室貴戚少有執如意者。陜西法門寺地宮曾出土銀質鎏金如意,柄首是壹朵曲線豐滿的卷雲,柄身窄扁,曲度極小,簡潔的造型中有壹種優雅而不失大度的氣質,應是唐室遺物。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兩件如意,制作年代約唐代中期,其柄首呈扇形,撓口微彎,其中壹柄有波浪似撓齒,屬搔癢的爪具。
如意作為壹件祈吉法器,宋代以後,廣泛而隨意移植,普賢、法藏、光明、月光諸菩薩,甚至羅漢、仙女,都手執如意。現世的僧侶繼六朝遺風,手持如意講經。著於北宋天禧三年的《釋氏要覽》述:“如意,‘今講僧尚執之,多私記節文祝辭於柄,備於忽忘。若俗官之手版’。”
逸士的心歡
文人執如意的方式和目的,元明時期開始異於六朝談玄之士。在高濂《遵生八箋》、屠隆《考余事》中,將如意歸入文房器玩,從元明繪畫可見,如意多與書籍、香爐、硯臺壹同陳於書案。趙孟兆頁《甕牖圖》中,如意由壹書童持握。
中國文化大致是壹種仕途與隱逸互補的文化,可是,藝術主題更多的是表達適情山水、悠遊竹林的逍遙與自在的內容。盡管隱逸有壹種背棄朝廷的意味,但歷代皇帝對此卻多表現出寬諒甚至贊許。
《南齊書·高逸傳》載:平原人明僧紹標誌高棲,欣玩水石,無意仕途。高帝贈送壹柄竹根如意,以贊揚其隱逸幽誌。
高帝所贈如意的形制,猜想大約是依竹木的天然形態,稍事雕磨,以合隱逸無為的誌趣。這件如意是否為竹木根雕如意的肇始,史不可考。文震亨在《長物誌》雲:“如意,古人用以指揮向往,或防不測,故煉鐵為之,非直美觀而已。得舊鐵如意,上有金銀錯,或隱或見,最佳。至如天生樹枝、竹鞭等制,皆廢。”
文震亨是明代中晚期人,當時流行時玩之風,凡本朝的制瓷、雕犀、刻竹、制玉,皆爭寵之。文震亨獨美“舊鐵如意”,顯然與世風相抵。所論是壹種個人的審美趣味。
以天生樹枝、竹根制作如意的風尚未壹直延及清朝。清初順治、康熙二帝崇尚簡樸,諭旨臣工禁獻玩賞之物,在《國朝宮史》和廣東貢品清單上,未見有呈獻如意的記載。康熙在位60載,與如意有關的記載,僅見乾隆寫的壹詩,詩中追憶祖父曾將壹柄天生樹枝的如意和吉祥草,手植於乾清宮西暖閣的青銅钅享中。
這件如意至今仍留在乾清宮西暖閣,跡,上刻“執友”二字。乾隆詩贊它是清宮所藏如意的最雅者。
聯上下之情
雍正皇帝喜好孤介之臣,在位13年間,曾屢賞年羹堯琺瑯彩瓷器,賞山西巡撫覺羅石麟、陜西巡撫西琳、河東總督田文鏡、江南總督範時繹、寧遠大將軍嶽鐘琪等人如意。乾隆踐祚後,奢侈之風日盛,紫禁城內的宮殿、三希堂,以及承德避暑山莊的宮殿,在禦座右側都擺放壹柄鑲玉如意。
乾隆六十年,準備做太上皇的乾隆,賜毓慶宮給嘉慶居住,同時賞玉如意壹柄,以備陳設。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吉利大使馬嘎尼爾赴避暑山莊覲見乾隆,乾隆以玉如意賞英王、大使、副使和隨員。馬嘎尼爾在《乾隆英使覲見記》壹書中,寫道:“惟此如意,系壹種長壹英尺半之白石刻花而成,石質略類瑪瑙,雖華人以為此物異常名貴,吾以為就此物之原價而論,未必值錢。”
馬嘎尼爾是壹個陋識之徒,既不懂玉,又不知玉雕如意是國禮重器。乾隆又是壹位鋪張好大的皇帝,在位期間,曾多次以如意饋贈“屬邦”,如朝鮮、琉球、暹羅、安南等國的國王、王子和使者。賞賜如意之風,至乾隆中期,達到了壹種動輒即賜的濫賞地步。乾隆四十七年,軍機處遵旨賞編纂《四庫全書》的69人各玉如意壹柄。
地方督撫年節進貢方物,附呈如意,始自雍正初年。至乾隆壹朝,各省督撫進貢方物,以如意領銜,且數量劇增。《國朝宮史》載:乾隆十六年皇太後60大壽,臣下進獻如意10柄;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後70聖壽,臣下呈遞如意增至57柄。
乾隆認為如意寓意吉祥,對臣下進呈的如意,壹律照單全收。壹次,查抄某大臣家時,發現壹張價單,上寫“壹柄玉如意價銀四千兩”。乾隆聽之駭異,遂頒旨禁止臣工進貢和闐玉如意。退位之前,諭旨:“來歲丙辰,屆朕歸政為太上皇,著自丙辰年始,內外大臣所有年節三貢,竟毋庸備物呈進。惟元旦及朕與嗣皇帝壽辰慶節,在朝王大臣亦止須備進如意,以迓吉祥而申忱悃,逾日仍不過分賜眾人也。”
乾隆諭旨將臣下進呈如意的“孝心”制度化。王公大臣、各地督撫不惜重貲定制、購藏如意,以備年節、皇帝、皇後壽辰時呈貢。嘉慶親政後,依然保持乾隆舊制,將如意作為壹種君臣“聯上下之情”的媒介,無論品級俱準呈貢。
上行下效,如意進呈之制,迅速社會化。每逢年節、慶日,官場之內仿效宮廷,上下遞贈如意,“以迓吉祥”。隨著呈獻之風日熾,收受如意異化成壹種聚財方式。福建督撫受賄案發後,查出總督伍拉納家藏嵌玉如意112柄、雄黃如意2柄、檀香如意1柄、嵌料石如意9柄;巡撫浦霖原籍家藏三鑲如意157柄、金如意3柄;布政使家藏如意14柄、硝石如意2柄;按察使家藏金如意9柄、整玉如意2柄、帶表如意1柄、三鑲如意121柄、料石雕漆等如意7柄。
福建督衙的四位主官,與和王申相比,可謂小巫。抄沒軍機大臣和王申家產時,抄查玉如意120柄、鑲玉如意1601柄。
道光登基後,屢旨限制向朝廷進呈如意人員的資格,如意進呈略減。壹入同治朝,如意升為皇帝大婚禮儀的正式瑞器。
極盡工巧
如意進呈的制度化、禮儀化,極大地刺激了如意的制作和工藝。2002年翰海秋季拍賣中,就有7柄清代如意,從這些清代如意的制式、工藝上,就可窺見如意制作的考究。
像壹件清中期的象牙龍紋如意,長32.5厘米,柄首呈團雲造型,開光鏤雕二龍戲珠,雲紋地。柄身曲度呈“S”形,上下淺浮雕花卉紋,中部略寬,開光鏤雕四只蝙蝠,雲紋地。柄端橢圓,開光鏤雕兩只蝙蝠,雲紋地,與柄身中部相呼應。
這壹如意的制式,與雕刻於唐代的五臺山佛光寺文殊菩薩手執的如意相近,北宋以後普遍流行,成為標準型。傳統執法有兩種:壹是右手握柄身中部,左手托柄的底端,右上左下,斜執胸前;二是右手托柄身中部,以防止下滑,柄身的曲度設計成“S”形。唐宋時,柄身寬度為上寬下窄,明清以後,柄身的中部,亦即右手握處,多略寬。
象牙雕如意的工藝壹般為兩種,壹種是標準型,壹種是取天然竹木的造型。如清時期的象牙雕靈芝如意,就是依天然而雕琢成。此如意柄首取靈芝的基本形態,以卷雲紋表現。柄身枯枝交搭纏繞,枝間圓雕大小靈芝。柄端刻有壹行篆書,字跡硬拙。此器之妙在於以雲紋造型靈芝,使之有壹種似雲非雲、似靈芝又非靈芝的如幻如真意境。
上述兩件如意,前者是禮敬之物,後者是文人書齋清玩。
取天然木根、枝椏,不著壹刀,或略做雕刻制成如意,南北朝已流行。在如意的功能演變中,根雕如意始終兼有搔杖和談柄的雙重功能,文人極偏愛。如清黃楊木如意,取黃楊木根的天然形態,稍事雕磨而成。二枝並生,壹大壹小兩個癭瘤自然形成柄首和柄握,天生彎度自然形成“S”形的曲度,給人壹副支離病態。這壹審美觀流行於明代中期至清初,當時,在野文人蟄居鄉閭,如荒墳蒿草,為了表達心中悲憤、反叛的情感,提出了壹個“寧拙毋巧、寧醜毋媚”的審美觀點。從這壹點來看,這件如意與其說是祈祥之物,不如說是落魄文人的寫照。
另壹件黃楊木雕如意,相比上述那件,精致有余,略失蒼古,其不露刀痕地雕成癭瘤柄首和枝蔓纏繞的柄身,在盤屈的枝蔓間,圓雕象征智慧和知性的靈芝。此器頗具匠力和巧思,然而,非文人情趣,應屬某壹士大夫的文房清供。
景泰藍三鑲如意是清代最盛行的壹種如意造型,即柄首、柄握、柄端鑲玉。此器首、握、端三處為金鑲和闐白玉,柄身為景泰藍。景泰藍燒制工藝細膩、精致,器型規正、標準,且紋飾有明顯的宮廷圖案設計的類型化特征,陳於書案,有壹種不可侵的典雅和堂皇官氣。壹般的三鑲如意的嵌玉,多泛青或灰,玉質幹澀,琢工粗陋。而在文中介紹的這柄如意的鑲玉,質地白潤,琢磨精細。在壹個玉荒之年,得此佳玉名工,非壹般豪門可及;二是道光登基後,曾諭旨親王、郡王、貝勒、壹二品大臣、乾清宮壹品侍衛,方準呈遞如意,三品以下官員非萬壽大慶,不準呈遞。鑒於如意呈遞的嚴格限制,王公百官轉而尋找新的邀寵之物,如意制作式微,典雅、古意的精品,幾乎絕跡民間。
文前提及的琺瑯嵌寶石雙桃如意便是乾隆時期清宮造辦處制作的禦用之物。
如意的取材,壹直廣泛不拘,據唐以前文獻史料記載,有白玉、水晶、琥珀、骨、犀、漆、木、竹、牙、鐵等。至乾隆壹朝,制作如意的材質愈趨貴重,出現了金、銀、玉、翡翠、寶石、珍珠、琺瑯、瓷、戧金、錯金銀、沈香、瑪瑙、珊瑚等。
這件如意以金鑄壹株虬屈老硬桃枝,上結兩桃,壹玉琢,壹碧璽雕,桃葉若臨勁風,緊貼於枝,為琺瑯燒成。工藝融鑄金、琺瑯、鑲嵌於壹體,玉質瑩潤,碧嫣然,桃葉綠似秋水,枝幹金質透紅,此器工料俱佳,窮盡極巧,侈美奢華,屬清宮造辦處琺瑯作的嘔心之作。白玉桃上鐫“乾隆禦玩”4字,填金隸書,其取桃形的造型,應是壹件為乾隆萬壽大慶的禮儀瑞器。
乾隆禦制如意的穗帶腰飾的編織,花樣百出,壹般有花蟹、壽字、雙喜、萬字等,極富祈吉的表述力。這件如意系紅絲長穗,腰飾盤長結,寓意吉祥永延。
如意,壹個爽心的吉祥字眼,古人以壹柄搔杖藉之,數千年間,儒、道、釋三教皆奉為“執友”,帝王將相拜為“握君”。在我們的生命中,吉祥已成為壹種永恒的祈禱,如意則是每天、每時、每事的願望和期待。這就難怪今人對其也有幾分偏愛,不惜重金藏於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