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壹。中國的貨幣,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在原始社會早期,由於生產力極度低下,勞動工具十分簡陋,人們只能依靠集體勞動獲得有限的生活資料,免強維持生命,那時還沒有貨幣。隨著生命力的發展,當人們在維持自身生活必需之外,有了剩余產品,就產生了交換的需求。商品交換壹開始是物與物的直接交換。物物交換困難很多,後來,人們從無數次的交換就比較容易成功。於是,從商品中分離出壹種壹切商品都能同它相交換的商品,這種商品稱之為壹般等價物。我國古代曾經充當過壹般等價物的商品很多,如貝、玉、刀、鏟、紡輪、帛等等。固定地充當壹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貨幣。貝是我國最早使用的貨幣,在我國商代,貝已經當作貨幣使用了,以後不斷演進為金屬幣和紙幣。貨幣有五種職能,它們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第壹章 商和西周貨幣
我國從夏代開始,已由原始***產社會進入奴隸社會。商代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壹個大發展時期。商代的社會生產力已經有了較大發展,在商代的六百多年中,經歷了三次社會大分工。商代的生產工具,已經不是石器而是金屬工具。隨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之間的分工,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日趨鞏固和加強,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在商代取得了顯著發展,“商人”的名稱可能即由此而來。商王和貴族經常以貝賞賜給臣下僚屬,貝在當時起著貨幣的作用。貝為什麽能起著貨幣的作用呢?因為貝具有以下條件:壹、貝本身有使用價值,它可以做裝飾品,在古代還是吉利的象征;二、有天生的單位,便於計數作價;三、堅固耐久;四、便於攜帶;五、數量不多,取得貝要花去相當勞動。商代的貝以“朋”為單位。原義為頸飾,每朋是串起來的十個貝。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商業的發展,交換的擴大,到了商代後期,出現了銅貝,這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
銅貝,作為貨幣在商代還尚未廣泛使用,到了春秋時期,才普遍使用。西周時期還出現了金屬貨幣——原始布,但鑄造尚少。布是古代的鏟形農具“鎛”演變而來的。在交換中,青銅布向輕型化和小型化演變,成為金屬貨幣的布。最初的布幣,還較大程度保留著鎛的形狀。
第二章 春秋戰國貨幣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走向崩潰,封建社會逐步確立的大變革時期,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於不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程度的差異,和習慣的不同,遂形成了這壹時期貨幣形態的多樣性,除西周已有布幣外,尚有刀幣、環錢、蟻鼻錢和爰金等。
壹、空首布幣
布幣是春秋時期除齊,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貨幣。早期的布幣形體較大而無文字,以後多鑄有紀數、紀地、紀幹支、紀幣或幣值的文字。
春秋時期空首布幣有:
空首聳肩尖足大布 空首無文布 平肩橋足空首布
這類空首布多有壹字或二字地名,也有紀幹支、數字的。
“高”空首布:“高”,地名,即高都,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晉城縣東北。
“周”空首布:“周”,地名,即平周,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介休。
“留”空首布:“留”,地名,即屯留,屬晉,在今山西省屯留縣。
“示”空首布:“示”,地名,即示邑,屬晉,在今山西省祁縣。
“同”空首布:“同”,地名,即“同是”,亦即“銅鞮”,晉邑,在今山西省沁縣。
“雨”空首布:“雨”,地名,露的省寫,亦即潞,晉邑,在今山西省潞城縣。
“吳”空首布:“吳”,地名,即虞山,屬晉,在今山西省虞鄉。
“智”空首布:“智”,地名,即智城,晉邑,在今山西省解縣。
“吉”空首布:“吉”,地名,晉邑,在今山西吉縣。
“文”空首布:“文”,地名,屬晉,在今山西文水縣。
“耒”空首布:“耒”,地名,即耒邑,晉地,在今山西黎城縣。
“呂”空首布:“呂”,即晉呂邑,在今山西省霍縣西南。
“侯”空首布:“侯”,地名,即晉溫邑,今河南武陟縣。
“南”空首布:“南”,地名,魏地,今河南南陽。
“於”空首布:“於”,地名,在今河南沁陽西北。
“武”空首布:“武”,地名,趙邑,在河南省北。
“甘”空首布:“甘”,即甘丹,地名,亦即邯鄲,趙邑,在河北省。
“向”空首布:“向”,地名,春秋時鄭地。今河南洧川縣西南。
“是”空首布:“是”,地名,即“同是”。見上釋。
“貞”空首布:“貞”,即貞阝,地名待考。
“戈”空首布:“戈”,即武的省寫。
“木”空首布:“木”,即木門,地名,屬晉。
“尚”空首布:“尚”,地名,即鄔,春秋晉邑,在今山西介休縣。
“西”空首布:“西”,即西都,地名,本屬晉,後屬趙。
此外,尚有●、商、宋、毫、粵(或釋雩)、羊、阜、成、鬲、土、木、王、羽、易、公、非、朱、工、羔、良、居、益、松、井、文貨、大、屯、止、瓦、仁、甘、臺、合、●、棐、屰、鳥、貿、莫、陽、定、谷、竹、冊、室、城、康、下、雲、瑁、皿、白、幺、日、垂、艹、窒、氏、叔、空、安周、金、斤、古、富、田、上、君(群)、群、室、、安臧、宮考等。其中有些字的考釋仍有待研究,上已引用的考釋是否準確,也還有推敲的余地。空首布中紀數字者已見的有壹至十,其中“四”與“九”未見,紀幹支的有丙、戊、辛、壬、癸。紀地支者,有子、卯、已、午、未等。
空首布中尚有斜肩的,如王川釿(舊釋三川金化或齊金化)、東周、武等數種。
二、平首布幣
空首布進壹步輕型化和小型化發展,成為首部平直不空,襠部加深的平首布。在其演變過程中,又可分為尖足、方足、園足等。體形亦由大向小發展。
各種形狀的平首布分別介紹如下:
尖足布
“晉易”尖足布:“晉易”即晉陽。戰國時趙邑,今山西太原。此布有大小兩種,小者稱“晉易半”,但亦有無字者。半即兩枚當大者壹枚之意。
“易人”尖足布:“易”為陽字簡寫。陽人,地名,秦地。在今河南臨汝縣西。此布亦有大小二種。
“文陽”尖足布:“文陽”現釋為“汶陽”,恐不確。汶陽為魯地,後屬齊,故地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齊國用刀不用布,故此文陽當不指此。文陽尖足布亦有大小兩種,其背有字者,意同上。
“西都”尖足布:“西都”,地名,戰國趙邑,今山西孝義縣。
“中都”尖足布:“中都”,地名,本屬晉,後屬趙,故城在今山西平遙縣西北。
“甘丹”尖足布:“甘丹”為邯鄲的簡寫,地名,春秋時屬晉,後為趙都。故城在今河北邯鄲。
“榆鄉”尖足布:“榆鄉”,地名,戰國趙邑榆次,晉時名榆邑,地在今山西榆次。
“離石”尖足布:地名,戰國時趙地,在今山西省。
“平州”尖足布:“平州”,地名,現釋為齊地,在今山東省萊蕪縣。齊不用布,此釋恐不確。
“平周”尖足布:“平周”,地名,魏邑,在今山西介休縣西。
“莆子”尖足布:“莆子”,地名,在今山西。
“新城”尖足布:“新城”,地名,趙邑。《史記·秦記》:“莊襄王三年,蒙騖攻趙新城。”在今山西朔縣西南。
“武安”尖足布:“武安”,地名,戰國趙邑,在今河南省。
“皮氏”尖足布:“皮氏”,地名,魏邑,故城在今山西河津。
“長葛”尖足布:“長葛”,地名,鄭邑,在今河南長葛縣東北十二裏。
●丘”尖足布:“●”即顯,“顯丘”地名,在今河南武陟縣西南。
“商丘”尖足布:“商丘”,地名,宋國都,在今河南開封附近。
“霍阝”尖足布:即霍,國名,地在今山西霍縣西南,為晉所滅。
“於半”尖足布:“於”即於阝,地名,在今河南沁陽縣西北。“半”為二分之壹之意,釋同前。
“中陽”尖足布:“中陽”,地名,趙邑,即山西中陽縣。
“●邑”尖足布:“●邑”,地名“●”字為虢字變體,即北虢所在地,為晉所滅。地在今山西平陸縣。
“●”尖足布:即“藺”字,地名,趙邑,即山西離石縣。
“腧”尖足布:“腧”,地名,即山西榆次縣,本屬魏,後屬趙。
“陽化”尖足布:“陽”,地名,即陽邑,在山西太谷縣。“化”,幣名。
“茲氏”尖足布:“茲氏”,地名,春秋屬晉,戰國歸趙,地在今山西省。
“韋”尖足布:“韋”即韓,地名,在陜西省韓城,韓邑。
“武平”尖足布:“武平”,地名,趙邑,在今河北省文安縣、汾陽縣附近。
平肩尖足布尚有茲、豕●半、北茲、邪山、●、壽陰、大陰、艹等多種。
方足布
平首方足布是戰國時期流通最廣的布幣,按其形狀的不同,可分平首銳角方足布、釿布、小方足布幾類。
1、平首銳角方足布:平首銳角方足布是方足布中的早期類型,流通時間約於春秋末至戰國初期,其特點是在平首頂端有兩銳角分別向兩側突出。這種布傳世很少,所見不多,約有下列數種:
“公”方足布:“公”,地名,即公裏,宋地。
“垂”方足布:“垂”,地名,魏邑,今山西曹縣北。
“涅金”方足布:亦有釋作“涅陰”者。“涅”,地名,晉邑,在今山西省武鄉縣。
“盧氏涅金”方足布:“盧氏”,地名,西虢的別稱,在今陜西寶雞縣東。此幣上有兩處地名,頗費解。
2、釿布:釿布的特點是平首方足圓襠,肩則有圓有方,較厚重。錢文字數較多,內容有紀地及紀值的。
“晉陽二釿”、“晉陽壹釿”、“晉陽半”釿布:“晉陽”,地名,戰國趙邑,即今山西太原。“釿”,幣值。二、壹、半則紀數也,二釿等於二枚壹釿,又即等於四枚半釿。
“安邑二釿”、“安邑壹釿”、“安邑半釿”布:“安邑”,地名,魏舊都,地在今山西夏縣。“釿”見上釋。
“梁二釿”、“梁壹釿”、“梁半釿”布:“梁”即大梁,魏國都。戰國時魏都曾由安邑徙大梁,故地在今河南開封。“釿”釋見前。
“虞壹釿”、“虞半釿”布:“虞”,地名,今山西虞鄉。“釿”釋見前。
“●壹釿”、“半釿”布:“●”,地名,鄭邑,後屬韓,在今河南登封縣。“釿”釋同前。
“甫反壹釿”布:“甫反”即蒲反,魏邑,今山西永濟縣北。“釿”釋同前。
“安陰”布:“安陰”,地名,趙地,今河南安陽附近。
“分”布:“分”,地名,汾陽之布也,戰國時屬趙,地在今山西汾陽。
“梁充釿二五十當●”布:“梁”,地名,見前釋。“●”重量單位或幣值。全部錢文的意思是:“梁二釿布五十枚當壹●”。“梁充釿布壹百當●”布,意為“梁壹釿布壹百枚當壹●。”
“梁正尚百當●”布:釋同上。
“梁半尚二百當●”布:意為:“梁半釿布二百枚當壹●”。
3、小方足布
小方足布是戰國時期流通較廣和流傳至今也較多的壹種布幣,其特點是平首平肩方足方襠,體小而薄,錢文較工整,內容多紀地名。
“安陽”小方足布:“安陽”,地名,趙邑,在今河南安陽。
“宅陽”小方足布:“宅陽”,地名,魏邑,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
“宜陽”小方足布:“宜陽”,地名,韓邑,在今河南宜陽縣。
“尹陽”小方足布:“尹陽”,地名,在今河南伊陽縣。
●陽”小方足布:“●陽”,即平陽,地在今山西臨汾。
“平陽”小方足布:“平陽”,地名,趙邑,在今山西臨汾縣。
“虞陽”小方足布:“虞陽”,晉地,在今山西平陸縣。
“晉陽”小方足布:“晉陽”,地名,晉邑,在今山西太原。
“文陽”小方足布:“文陽”,地名,即汶陽,魯地,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另見尖足布“文陽”釋)
“趙邑”小方足布:“趙邑”,地名,趙地,在今河北蔚縣。
“鄔邑”小方足布:“鄔邑”,地名,晉舊地,在今山西介休。
“●邑”小方足布:“●邑”,地名,晉舊地,在今山西霍縣。
“陽邑”小方足布:“陽邑”,地名,晉舊地,在山西省。
“祁”小方足布:“祁”,地名,晉舊地,在山西太原。
“平邑”小方足布:“平邑”,地名,趙地,在今河北省。
“中邑”小方足布:“中邑”疑即“中都”,趙地,在今山西平遙縣。
“汞邑”小方足布:“汞邑”,地名,韓地,在今河南登封。
“奇氏”小方足布:“奇氏”,地名,即山西猗氏縣。
“皮氏”小方足布:“皮氏”,地名,魏邑,在今山西河津。
“曼阝子”小方足布:“曼阝子”,地名,在河南洛陽東南。
“襄垣”小方足布:“襄垣”,地名,趙邑,即今山西襄垣縣。
“北屈”小方足布:“北屈”,地名,舊晉地,在今山西吉縣東北。
“處奴”小方足布:“處奴”,地名,屬晉,在山西省。
“涅”小方足布:“涅”,地名,晉地,在今山西武鄉縣。
“中都”小方足布:見尖足布“中都”。
“莆子”小方足布:見尖足布“莆子”。
“●丘”小方足布:見尖足布“●丘”。
“分”小方足布:見尖足布“分”。
“同是”小方足布:“同是”即銅鞮的省寫,地名,屬晉,在今山西沁縣。
“露”小方足布:“露”即潞,國名,為晉所滅,遂為晉地,在今山西潞城縣。
“咎如”小方足布:“咎如”本為壹小國,為晉所滅,地歸晉。
“來阝”小方足布:“耒阝”,即來邑,疑指小國黎,後歸晉,地在山西西南。
“木阝”小方足布:“木阝”,即木門,地名,晉邑。
“長阝子”小方足布:“長阝子”,即長子,地名,晉邑,在今山西長子。
“屯留”小方足布:“屯留”春秋時赤狄邑,晉滅之,地在今山西屯留。
“長安”小方足布:“長安”,地名,趙邑。
“***阝”小方足布:“***阝”即***,鄭邑,在今河南輝縣。
“平原”小方足布:趙國有平原君,或謂平原君所封之地。
“豐”小方足布:“豐”,地名,周舊邑,地在陜西雩縣東。
“藺”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藺”。
“高都”小方足布:“高都”,地名,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魏,在今山西城縣東北。
“馬●呂”小方足布:“●”即服的省寫。“呂”為營字之省寫,居住地。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此當指趙君所封地。
“平陰”小方足布:“平陰”,地名,晉地,在今河南孟津縣東。
“辛阝”小方足布:“辛阝”,即莘,地名,原屬虢國。
“冥阝子”小方足布:“冥阝”,地名,春秋時虞邑,後歸晉。
“於爻”小方足布:“於”為於阝的省寫,《古泉匯》認為“爻”為郊字省寫。則“於爻”即“於阝郊”,於阝國都城郊所鑄。於阝城故地在河南沁陽縣西。
“平周”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平周”。
“朱邑”小方足布:或釋邾,國名,在山東鄒縣南。
“商丘”小方足布:釋見尖足布“商丘”。
“瓦阝”小方足布:即“瓦”,地名,周地,在今河南洧川縣。
“成阝”小方足布:“成阝”,國名,在今山東寧陽縣北。
“郜”小方足布:“郜”,地名,晉地,在山西祁縣。
“郟”小方足布:“郟”,地名,周地,在今洛陽西。
“萊”小方足布:“萊”即時來,鄭地,在河南滎澤縣東。
“木貝”小方足布:見上“木阝”。
“平貝”小方足布:即“平邑”,見上釋。
“茲氏”小方足布:“茲氏”,戰國趙地,在山西。此布有署“茲氏半”者,即兩枚等於壹枚“茲氏”。
“涅陰”小方足布:見前“涅金”釋。
“寧”小方足布:“寧”,地名,春秋時為義渠國地,後歸秦,地在甘肅寧縣西北。
“寶”小方足布:“寶”亦為義渠國地。
“邰”小方足布:“邰”,國名,地在今陜西武功縣西南。
“高阝”小方足布:“高阝”,地名,晉邑,在今河南省柏鄉。
“甫阝氏”小方足布:“甫阝”,地名,在陜西略陽。
“未邑”小方足布:“未”為妹的省寫。妹邦“紂之所都處也”。地在今河南淇縣北。
小方足布尚有益昌、陰平、梁阝、戈阝、禾阝、郎、王氏、土易、王易、涿、害等等。
戰國布幣中,尚有壹種形制特殊的,平肩長身而方足,首部有壹孔,錢文為四字,有釋“殊布當釿”,有釋“殊布當十化”,現又有釋“旆錢當釿的”,背文為“十貨”。又有壹種形如兩個方足布的足部連在壹起,面文及幕文均有二字。有將面、幕文連續釋為“四布當十化”的,現有釋為“四錢當釿”。這兩種布數量很少。
三孔布及圓足布
三孔布的首部及兩足均有壹孔,故名之為三孔布或三竅布。這種布幣是戰國末期秦鑄行的貨幣,形制特殊,傳世極少。幣面有紀地文字,背面則有紀重文,如:兩、朱(後作銖)等。
“南行唐”(或釋“魯陽”)三孔布:“南行唐”,地名,戰國時趙邑。
“安陽”三孔布:釋見上“安陽”條。
此外尚有“上比阝陽”、“下比阝陽”、“上專”、“下專”、“杞”、“雁鄉”、“北九門”、“藺”等。
三、刀幣
刀幣是由青銅刀類演化而來的,可能起源於漁獵地區,後來在商業和手工業發達地區發展。使用刀幣的有齊、燕、趙等國,其使用布幣的同時也兼用刀幣。刀幣大致可分以下幾個類型。
1、齊刀:齊刀是齊國的貨幣,形體較大,制作工整,文字亦美。齊刀往往根據其錢文字數多少稱謂之。
齊六字刀:這是傳世極少的壹種珍貴刀幣。它制作精細,文字清秀,充分反映戰國時期文化藝術及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幣文六字有釋為“齊造邦長環化”、“齊造邦●法化”、“齊造邦長法化”、“齊造邦長大化”等,至今尚無壹致意見。“造邦”有人釋作地名,亦有人釋作“開邦建國”之意。
“齊法化”三字刀:背文有中、牛、生、巠、平、工、丙、大、上、士、土、安、方、行、刀、化、匕、亻、吉、木、禾、易、日、金、法(●)、廿、司、北、二、央、立、互、本、七、正、白、文、工等字。
“齊之法化”四字刀:背文有日、化、●茴、個、亻、上、十、二等字。
“齊之化”三字刀:此刀傳世極少,背文有匕、文等。
“節墨之法化”刀:節墨即墨,齊國即墨地方(在今山東平度)所造。背文有安邦、●大行、日工、吉、上、化行、司、●等字。
“節墨法化”刀:與上同。背文有土、人、亻、壹、七、八、十、匕、上、●、九、日、大、化、司等。
“安陽之法化”刀:“安陽”,本屬莒,後屬齊。《史記·六國表》“齊宣王四十四年伐莒及安陽。”背文有化、●、日、上、工、匕、壹、二、●、八等字,字上有壹星點,星點上又有三橫劃。
齊明刀:山東博山縣出土較多,故亦稱“博山刀”。博山地域古屬齊,故知為齊刀幣。又因刀上有壹“明”字,故全稱為“齊明刀”。背文有壹字者居多,也有二字和二字以上者。有些文字尚待考釋。背文中有***化、齊化、齊化***金、齊●化等字,亦可證為齊刀之壹種。
尖首刀:尖首刀是刀幣中早期類型,首部較尖削。這種刀有壹類首部特別尖,無錢文,有把它稱為針首刀的,其流通時間在春秋。壹般尖首刀比齊刀薄小簡單得多,錢文以壹字居多,如:非、城、立、土、易、化、木、吉、生、於、工、上、中、下、水、王、氏、井、日及數字壹、二、三等,二字者較少,有兆阝化、工化、非壹、文壹、六壹、八木、丙匕、六丁,兀城等,尖首刀多出土於河北壹帶。
2、明刀:因刀面上有壹“明”字得名,明字又有釋作“召”、“●”、“莒”等字的。明刀的形制有兩種:壹種柄部和身部曲折如磬,因此也稱“磬折刀”。另壹種圓折微彎,故又稱為“圓折刀”。這種刀幣主要出土於河北,壹般認為是燕國貨幣,也有認為趙國也使用這種刀幣。刀背上的文字有工、化、幹、上、下、左、吉、行、乙、壬、癸、良等,有些字尚不可識。
3、圓首刀:此種刀是戰國刀幣的晚期類型,刀首兩邊圓,故稱圓首刀。又因刀身與柄連接處近平直微彎曲,故又稱為直刀。刀上有無字的,也有有字的,有字的有下列幾種:
“甘丹”圓首刀:“甘丹”,即邯鄲,趙地。背文有●、刀、六、八、十等,亦有無字的。
“白”圓首刀:“白”,柏的省字,指柏人,趙地。背有壹、二、五、六、七、十、壹二、二壹、廿四、人、廠、魚、文、田、乙等字,亦有無字的。
“白人”圓首刀:釋同上。背有作“二”字的。
“成白”圓首刀:“成白”,地名。
小直刀:刀身平直體形較小,是戰國末的刀幣。錢文僅見“晉陽化”、“晉陽釿化”、“晉陽”數種。
四、環錢
環錢是由紡織工具紡輪演化的貨幣,也有人認為是從玉環、石環等裝飾品或刀幣的環部演化而來的。其形圓而中間有孔,便於攜帶,亦便於計數,且不易折損,因而最終成為我國方孔圓錢的直接祖先。戰國時期除楚國外,其他國家或先或後都鑄行過環錢。早期的環錢形較大,無文厚重,孔先圓後方,先無郭後有郭,並有鑄文,同時還逐漸向輕小方向發展。茲介紹如下:
“垣”字環錢:“垣”,地名,即長垣,初屬衛,後入翟,再屬晉,地在今山西垣縣西,此錢有認為是春秋時垣地所鑄。
“***”字環錢:“***”,地名,戰國屬魏,在今河南輝縣。
“藺”字環錢:“藺”,地名,見前釋。
“異陰”環錢:舊釋“濟陰”,今從《中國古代貨幣通考》讀異陰。地在河南新鄭、密縣壹帶,為鄭地。
“離石”環錢:“離石”,地名,見前釋。
“長垣壹垣”:“長垣”釋見上“垣”條,壹垣為貨幣單位。
“***屯赤金”:《歷代古錢圖說》釋:“屯”,純者,***邑之銅純而色赤,故曰***屯赤金。
“***口釿”:第二字待考。
“東周”環錢、“西周”環錢:“東周”、“西周”均為地名。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郟邑,為垣公地,在洛陽西北,稱西周。公元前357年,周惠王又封其少子班於鞏,在洛陽東北,稱為東周。東、西周是位處周都洛陽的方向而言,非歷史上的東、西周。“東周”環錢為東周君鑄,“西周”環錢為西周君鑄。
“安臧”:待考。
“明化”、“明四”:均為燕環錢。圓形方孔。
“半環”:“半環”,貨幣單位,謂壹環之半。
“貝益化”、“貝益二化”、“貝益四化”、“貝益六化”:“貝益”,幣名。“化”,貨幣單位。數字則紀幣值。此錢圓形方孔。
“壹珠重壹兩。十二”舊釋:“重壹兩十二珠”。此幣尚有“壹珠重壹兩·十三”“壹珠重壹兩·十四”的,據考釋為秦環錢。
“兩甾”:“甾”,重量單位,每甾為六銖,兩甾即十二銖亦即半兩。此錢圓形方孔,亦為秦幣。
五、蟻鼻錢與爰錢
蟻鼻錢
蟻鼻錢是楚國的銅幣,是貝幣的高級形態,因其形狀及上面的刻文形如“鬼臉”,又稱“鬼臉錢”。“蟻鼻錢”上的刻文有數種,有釋作“坐”、“●”、“金”、“●朱”又有釋為“各六朱”的郢爰。
我國不但是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也是最早使用貴金屬——黃金作貨幣的國家。貴金屬便於分割、貯藏、攜帶,體小值大、質量經久不變等優點,是理想的幣材。“郢爰”是我國最早的金幣,“郢”是地名,楚國首都。“爰”是重量單位。除郢“爰”外,尚有“陳爰”。
第三章 秦 錢 幣
(公元前206——22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采取壹系列加強封建國家中央集權的同時,又統壹了幣制。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為鎰,每鎰重二十兩(壹說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錢為下幣,圓形方孔,單位是半兩(重十二銖),重如其文。從而把各種原始形態鑄幣統壹於方孔圓錢之下。
秦半兩錢之所以圓形方孔,據說是因為秦始皇迷信當時方士們所宣揚的“天圓地方”宇宙觀的緣故,實際上方孔圓錢在戰國時期早已有之,並非秦始皇的發明。但他在全國範圍內統壹了幣制,規定了貨幣的形制和單位,無疑是壹大貢獻。
半兩錢壹般重八克左右。但因每範所鑄錢很少,故需範甚多。錢範不夠整齊劃壹,帶來錢幣的輕重大小及文字也很少有完全壹致的。戰國紛亂的貨幣形制統壹於半兩錢以後,從此,我國的貨幣形制基本固定下來並延續了兩千多年。
第四章兩漢錢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初貨幣承襲秦制,使用半兩錢,但逐漸減重。黃金改以斤為單位,斤又稱金,每斤重十六兩。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鑄行“五銖錢”。這是貨幣形制的重要改革,由於五銖錢輕重大小適中,此後七百多年間,壹直成為我國主要的貨幣。
壹、西漢錢幣(公元前206——公元8年)
西漢有三種錢,即秦半兩、漢半兩、五銖錢。漢半兩錢因輕重不同,又有八銖、五分、四銖、三分數種。五銖錢中又有各郡國所鑄的“郡國五銖”、中央政府所鑄“赤仄五銖”、專門的鑄錢機構上林三宮所鑄“上林五銖”等。又因私鑄盛行,漢初貨幣壹度曾相當混亂。
西漢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註意興修水利,普通使用牛耕和鐵農具,使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發展,貨幣經濟也較前發達。國家賦稅,除田租外,皆以征收貨幣為原則,薪俸則錢帛參半,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銖”半
兩公元前206年,漢高祖行半兩錢,因經濟窘迫,所鑄半兩錢大幅度減重。
“榆莢”半兩
漢初許民鑄錢,為圖大利,各地豪強大戶私鑄紛起,錢愈鑄愈薄,成為孔大體小、形如四片榆莢的小錢,被稱為“榆莢半兩”。劣錢的泛濫,曾使當時物價飛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