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昆明湖東堤岸邊,十七孔橋橋頭不遠處,有壹只神態生動、栩栩如生的鍍金銅牛,它昂首安臥於岸邊。令遊人流連忘返,合影留念。是牛的力大無比,勤勞樸實,溫順善良,平和自如,使遊人陶醉;另壹層意思,是鍍金銅牛的故事,多少年來,吸引了千千萬萬遊人。
傳說二:禹治水鑄鐵牛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海內外炎黃子孫人人皆知的故事。大禹,傳說中的夏後氏部落長、炎黃部落聯盟領袖、夏朝的創始者。姒姓。亦稱大禹、夏禹、戎禹。鯀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接受鯀治水失敗的教訓,立足於疏導,終於治平水患。據傳說,大禹每治好壹處水患,便鑄造壹條鐵牛沈入河底,認為牛識水性,可防河水泛濫。
傳說三:乾隆皇帝鑄銅牛
到了唐代,經過長期沿襲,人們不再把鐵牛投入河中,而是把牛放置在河岸邊。清代高宗皇帝弘歷,好大喜功,仿盛唐而自比堯舜禹,襲古人而又標新立異,於乾隆二十年(1755),沿用大禹治水的傳說,仿唐朝鐵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鑄造了壹只銅牛,為了表示大清王朝的繁榮強盛,銅牛全身鍍金,並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鑄了《金牛銘》,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鐵牛傳頌,義重安瀾,後人景從。制寓剛戊,象取厚坤。蛟龍遠避,詎數鼉 (音馱,壹種爬行動物)黿(音元,俗兒黿)。 (音灣)此昆明,瀦流萬頃。金寫神牛,用鎮悠永。巴邱淮水,***貫同條。人稱漢武,我慕唐堯,瑞應之符,逮於西海。敬茲降祥,乾隆乙亥。” 乾隆皇帝壹生好大喜功,但畢竟是壹代較有作為的君主。鑄造鍍金銅牛,放置在昆明湖岸邊,還能起到考查昆明湖水水位的作用。據科學考證,昆明湖的東堤,比故宮的地基高約10米。以前,遇到大雨之年,昆明湖壹帶便成水患之地,為了防止昆明湖東堤決口,殃及紫禁城受害,在此設置銅牛,觀察湖水水位線,隨時知道水位比皇宮的城墻高多少,以便加強防護,免使皇宮遭受洪水之災。
傳說四:天上人間話銅牛
銅牛是天上牛郎的象征。乾隆皇帝把自己比作天上的玉皇大帝,把昆明湖比作為天河。在天河兩側必有牛郎和織女。昆明湖東堤岸邊設置了“牛郎”,那麽織女又在何方?據有關史料記載,昆明湖西側有“織耕圖”,以此象征“織女”。據民間傳說,在昆明湖西墻外某壹菜園裏,曾發現了“織耕圖”,的蹤跡。有壹漢白玉石碑,上刻有三個字“織耕圖”和乾隆禦筆的方印,這織女如何在西墻外?據分析,在1860和1900年,因為晚清府腐敗無能,頤和園 遭帝國主義列強兩次劫難,很多珍貴文物遭受破壞,被偷盜哄搶很多,有壹些流失園外,也就不足為奇了。 乾隆把自己比作玉皇大帝,晚清貪圖享樂的慈禧太後,則把自己比作天上國母王母娘娘。在擴奸建頤和園,她曾傳下禦旨,要將頤和園修成“天上人間”。佛香閣 象征天宮,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龍王廟壹帶便是人間了。既然有天宮天河,當然要有牛郎和織女了。為此,她見昆明湖東堤已經安置了銅牛,能夠象征牛郎,所以又在石舫的旁邊,建起了織女亭。銅牛的身子朝東,頭扭向西北,正好沖著織女亭所在方向,以昆明湖(天河)為界,便暗合了牛郎和織女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
傳說五:銅牛遭難民相救
1860年,英法侵略軍攻入北京城,侵占了頤和園。侵略者貪婪無度,掠奪成性,破壞園林,搶奪文物。鍍金銅牛身上的金箔,也成為他們搶的目標。這夥兒魔鬼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壹塊壹塊剝金箔。銅牛在哭泣,湖水在落淚,手無寸鐵的當地居民壹個個義憤填膺,怒氣沖天。後來又聽說,金箔剝完之後,這夥魔鬼還打算將銅牛運出頤和園化銅賣錢,合夥分贓。民眾們經過商議,決定挑選十個身強體壯的大漢,趁天黑夜靜之時,帶上工具,潛入頤和園,將銅牛沈入了昆明湖底。這壹夜,狂風大作,暴雨如註,昆明湖東堤留下壹點痕跡。第二天,附近居民紛紛傳說,銅牛被大風刮跑了,洋鬼子尋不到破綻,真以為是上帝的安排,也就沒有再尋找。由於人民的保護,時至今日,銅牛才得以在昆明湖東堤岸邊,向廣大遊人展示。
傳說六:銅牛的鑄造
頤和園銅牛,是我國古代用撥蠟法鑄造的代表作。我國古代雕刻,是以寫意見長,這只銅牛,卻用了寫實的手法,它不僅造形生動,而且和周圍環境融為壹體。置於昆明湖東堤岸邊,十七孔橋橋頭不遠處,好似回首驚顧,若有所聞。炯炯目光註視著昆明湖的西北方向。它神態自若,造型逼真、反映了我國當時的鑄造藝術水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鍍金銅牛,也是頤和園內壹處重要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