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建築藝術,則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
、完美、崇高。而古希臘的神廟建築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古希臘的“柱式”
,這種規範和風格的特點是,追求建築的檐部(包括額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礎、
柱身、柱頭)的嚴格和諧的比例和以人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臘最典型、最輝煌,也是
意味最深長的柱式主要有三種,即陶立克、愛奧尼克和科林斯柱式。陶立克的柱頭是簡單
而剛挺的倒立圓錐臺,柱身凹槽相交成鋒利的棱角,沒有柱礎,雄壯的柱身從臺面上拔地
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殺十分明顯,力透著男性體態的剛勁雄健之美。愛奧尼克,其外在
形體修長、端麗,柱頭則帶婀娜瀟灑的兩個渦卷,盡展女性體態的清秀柔和之美。科林斯
的柱身與愛奧尼克相似,而柱頭則更為華麗,形如倒鐘,四周飾以鋸齒狀葉片,宛如滿盛
卷草的花籃。從比例與規範來看,陶立克壹般是柱高為底徑的4--6倍,檐部高度約為整個
柱子的1/4,而柱子之間的距離,壹般為柱子直徑的1.2--1.5倍,十分協調、規整而完美
。愛奧尼克,柱高壹般為底徑的9--10倍,檐部高度約為整個柱式的1/5,柱子之間的距離
約為柱子直徑的兩倍,十分有序而和美。科林斯,在比例、規範上與愛奧尼克相似。陶立
克柱式為構圖原則的帕提農神廟、阿菲亞神廟;以愛奧尼克柱式為構圖原則的伊端克先神
廟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壇;以科林斯柱式為構圖原則的典型作品列雪格拉德紀念亭等。代表
性的建築群體:雅典衛城。
[ 樣本 ] 角碼、方管、矩形管 [ 樣本 ] 工藝板材、石材
二、古羅馬的建築藝術
古羅馬的建築藝術:是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如果說,古希臘人崇拜人是通過崇
拜“神”來體現的話,那麽,古羅馬人對人的崇拜。古羅馬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在其
《建築十書》中曾經指出,建築的基本原則應當是“須講求規例、配置、勻稱、均衡、合
宜以及經濟”。這可以說是對古羅馬建築特點及其藝術風格的壹種理論總結。從而在屋頂
造型方面,出現了在古希臘建築中很難見到的“穹拱”屋頂。正是這種“穹拱”屋頂,成
為了古羅馬建築,特別是房屋類建築與古希臘房屋類建築最明顯的區別。以“圓”為主的
風格,是典型的古羅馬建築的特點。代表:古羅馬大鬥獸場、古羅馬的潘泰翁神廟(又稱
萬神廟)。
[ 樣本 ] 內開、外開窗系列產品 [ 樣本 ] 鋁合金門窗、塑料門窗系列
三、拜占庭建築的風格
拜占庭”原是古希臘的壹個城堡,公元395年,顯赫壹時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2個國家,
西羅馬的首都仍在當時的羅馬,而東羅馬則將首都遷至拜占庭,其國家也就順其遷移被稱
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建築的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第壹個方面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
“穹窿頂”。第二個特征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
建築的構圖中心。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
的集中式建築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邊發券,在四個券之間砌築以對角線為
直徑的穹頂,仿佛壹個完整的穹頂在四邊被發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個券承擔,
從而使內部空間獲得了極大的自由。第四個特點是色彩燦爛奪目。代表:君士坦丁堡的聖
索菲亞大教堂。
[ 樣本 ] 三聚氰氨貼面板 [ 樣本 ] 歐普萊斯地板
四、哥特式建築的風格
哥特,原為參加覆滅古羅馬帝國的壹個日耳曼民族,其稱謂含有粗俗、野蠻的意思。它是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因厭惡中世紀的黑暗而“贈”給中世紀建築的。習慣上人們將與
中世紀的這種主要建築風格壹致的建築,均稱為“哥特式建築”。 大多是教堂建築。中
世紀占統治地位的意識是宗教意識,特別是基督教意識。哥特式建築的總體風格特點是:
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術的結晶;高聳的墻體,則包含
著斜撐技術、扶壁技術的功績。而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則是基督教精神內涵
的最確切的表述。高而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
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 外觀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構圖是
壹對高聳的尖塔,中間夾著中廳的山墻,在山墻檐頭的欄桿、大門洞上設置了壹列布有雕
像的凹龕,把整個立面橫聯系起來,在中央的欄桿和凹龕之間是象征天堂的圓形玫瑰窗。
西立面作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門洞,門洞內都有幾層線腳,線腳上刻著成串的聖像。所
有墻體上均由垂直線條統貫,壹切造型部位和裝飾細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頂為合成要素
,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門洞上的山花、凹龕上的華蓋、扶壁上的脊邊都是尖聳的
,所有的塔、扶壁和墻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蒼穹的小尖頂。與此同時,建築的立面越往上劃
分越為細巧,形體和裝飾越見玲瓏。這壹切,都使整個教堂充滿了壹種超俗脫凡,騰躍遷
升的動感與氣勢。這種氣勢將基督教的“天國理想”其次,從內部空間的特點,哥特式教
堂的平面壹般仍為拉丁十字形,但中廳窄而長,瘦而高,教堂內部導向天堂和祭壇的動勢
都很強,教堂內部的結構全部裸露,近於框架式,垂直線條統帥著所有部分,使空間顯得
極為高聳,象征著對天國的憧憬。束狀的柱子湧向天頂,像是壹束束噴泉從地面噴向天空
;有時像是森林中壹棵棵挺拔的樹幹,葉飾交織,光線就從枝葉的縫隙中透進來,啟示人
們以迷途中的光明,每當陽光從布滿窗欞間的彩色玻璃照射進來時,整個教堂的空間便彌
漫著迷離與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種氣氛已盡顯了基督教的精神,而這種氣氛的形
成,又無疑得益於尖券、尖拱及空間結構等技術。 代表: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意大利
的米蘭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都是代表。
[ 樣本 ] 防塵地毯、防滑地毯介紹 [ 樣本 ] 氟碳塗料
五、巴洛克建築的風格
巴洛克,是產生於文藝復興高潮過後的壹種文化藝術風格。它的外文為Bar-oque,意為畸
形的珍珠,其藝術特點就是怪誕、扭曲、不規整。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基調是富麗堂皇而又
新奇歡暢,具有強烈的世俗享樂的味道。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征:第壹,炫耀財富。它
常常大量用貴重的材料、精細的加工、刻意的裝飾,以顯示其富有與高貴。第二,不囿於
結構邏輯,常常采用壹些非理性組合手法,從而產生反常與驚奇的特殊效果。第三,充滿
歡樂的氣氛。提倡世俗化,反對神化,提倡人權,反對神權的結果是人性的解放,這種人
性的光芒照耀著藝術,給文藝復興的藝術印上了歡快的色彩。完全走上了享樂至上的歧途
。第四,標新立異,追求新奇。這是巴洛克建築風格最顯著的特征。采用以橢圓形為基礎
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築形象產生動態感;又或者把建築和雕刻二者混合,
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錯落及形式構件之間的某種不協調,引起刺激感。代表:巴洛
克大師波洛米尼設計的聖卡羅教堂、意大利羅馬的特列維噴泉。
[ 樣本 ] 門窗系列產品 [ 樣本 ] 千思板應用範例
六、洛可可風格的建築藝術
洛可可風格出現於18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後期,流行於法、德、奧地利等國。洛可可主要是
壹種室內裝飾風格。它是在反對法國古典主義藝術的邏輯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現
的柔媚、細膩和纖巧的建築風格。它的主要特點是壹切圍繞柔媚順和來構圖,特別喜愛使
用曲線和圓形,盡可能避免方角。在裝飾題材上,常常喜用各種草葉及蚌殼、薔薇和棕櫚
。以質感溫軟的木材取代過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墻面上不再出現古典程式,而代之以線
腳繁復的鑲板和數量特多的玻璃鏡面。喜用嬌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紅色、嫩綠色
、淡黃色,盡量避免強烈的對比。線腳多用金色,天花板常塗上天藍色,還常常畫上飄浮
的白雲。此外還喜歡張掛綢緞的幔帳和晶體玻璃吊燈,陳設瓷器古玩,力圖顯出豪華的高
雅之趣。然而,它的格調卻因裝飾手法的過於刻意,往往是脂粉之氣過濃,高潔之意不足
;堆砌、柔媚有余,自然韻雅不足。代表:柏林夏洛登堡的“金廊”和波茨坦新宮的阿波
羅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