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傳奇
.com/haungcheng_gen/tao_beijing/2005/01/14/1942941.shtml
“明萬歷時,意大利人利馬竇來華,以此入貢,自此傳入中國。”--(清.趙之謙)
中國鼻煙是以煙梗軋成,為“煙坯子”,經過茉莉花、桂花等窨制成了窨花鼻煙。坯子幹熗力大,窨過的鼻煙柔和勁小,勞動界都喜聞坯子,越聞越烈,所以北京俗諺有“茶葉越喝越高,鼻煙越聞越次”的說法。北京舊日鼻煙鋪很多,近年除茶葉鋪代售外,賣精細鼻煙最著名的是大柵欄的天蕙齋。天蕙齋窖煙極新鮮,每日上新貨,絕不幹燥,專做梨園行的生意,諸大名伶,天天要到天蕙齋閑談天的。賣大路貨的則只有新街口壹家。
聞藥 專為八方道理門人所用。用各種花葉碾成,有荷葉聞藥、薄荷聞藥等許多種。講究聞鼻煙的,家中全有“墩壺”,每日有人專送鮮茉莉花,所以煙味芬芳。
鼻煙有黑紫、老黃、嫩黃等不同顏色,味道有酸、膻、糊、豆、甜五種,以酸為佳。
據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本過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也曾說晴雯吸食鼻煙用以治療發熱減退後所余下的頭痛。
吸聞鼻煙很適用於遊牧、漁獵等野外流動的生活,因為聞鼻煙可起到輕度的麻醉作用,以緩解神經緊張的壓力,使疲勞的身軀得到暫時的休息和松弛。蒙古族屬於遊牧民族,所以屬於蒙古族傳統的民族工藝——金屬工藝制成的鼻煙壺現今存世較多。
康熙、乾隆年間聞鼻煙風行壹時,朝野上下皆嗜鼻煙,從最高貴的帝王到最底層的貧民,“無論貧富貴賤無不好之,有類於飲食睡眠,不可壹日缺其事。幾視為第二生命,可壹日無米面,而不可壹日無鼻煙。可壹日不飲食,而不可壹日不聞鼻煙”(清.趙汝珍《古玩指南》)。因而鼻煙壺的制作,達到了它的黃金時代。
從1949年以後,國人某本上不再用鼻煙了,但鼻煙在壹些古玩店尚可以買到。六十年代初期,有壹位香港姓黃的女土專販鼻煙。在北京琉璃廠革珍齋,曾見黃小姐將各種鼻煙分別倒壹些在小煙碟中,吸聞鑒別。那些鼻煙均盛放在約五六寸高的玻璃瓶內,當時的價格每瓶二三百元不等。
如今人們不再吸聞鼻煙了,但為盛放鼻煙應運而生的鼻煙壺,卻作為流傳百世的精美藝術品,以至今天仍在被人談論、研究、收藏、玩賞。鼻煙壺的愛好者比比皆是,在中國,在國際都不乏它的收藏者。什麽國際鼻煙壺協會、研究會等等,鬧得風風火火。鼻煙壺作為壹種久盛不衰的熱門古董,確也值得讓我們再壹次了解它、熟悉它
“鼻煙壺”
鼻煙壺的種類很多,原料也不壹樣,以形狀分:上下壹般粗成圓筒形的為“爆竹簡”壺,大爆竹筒為武壺,小爆竹筒為文壺;肩粗底小的為“壇子形”壺,大壇子壺多半用做墩壺(就是儲存鼻煙的壺),小壇子壺很有些珍品。以外還有“荸薺扁”壺。
以質料分,可有這些種:
瓷壺 最為普遍,糙瓷壺固然很多,但凡講究的窯口和畫篇,也全是瓷壺。
洋瓷壺 鐵胎上掛瓷釉,和現在的搪瓷臉盆的原料相仿佛,不過細致多了。相傳由朗士寧傳入中國,所以上面畫篇多半是西洋人物故事。洋瓷壺都是內務府造辦處承造,外面私造的幾乎沒有。最能證明的是壺口和壺蓋全是“鑿銅口”,外人仿造不了。造辦處所做的銅鐵器具全極精致,就是鳥籠上銅抓、鐵抓都被看成古董值很多錢。
瑪瑙壺 這種煙壺全是以“巧作”見長。隨著瑪瑙原來顏色,雕成各種花紋圖形,尤以雕刻水蟲最名貴。瑪瑙壺不能太大,常見的多半是小壇形。
水晶壺 晶瑩透澈,本來沒有什麽美觀,後來有人能在壺內畫成畫篇,叫做“內畫壺”,才擡舉起這種壺來。最有名的便是馬紹軒,能仿名人畫跡,惟妙惟肖。也有假冒的。辨別的方法是,真馬紹軒畫的圖章用印泥,假仿的用紅顏色。畫這種壺最難,筆無法進入壺中,只能用竹篾折尖蘸顏色畫。相傳發明此法的,是吸鴉片煙的人在煙榻上想出來的,所以畫這種畫的,必須躺著才能畫。近來有用白料壺、玻璃壺的,就不算什麽講究了。
玉壺 各種玉都能做壺,以玉皮子最佳。玉皮子有“燒豬皮式”煙壺,很是名貴。尤其是“四面玉皮壺”,能值七八千元。庚子時代楊立地大臣有壹只,公認為無價之寶。
料壺 所說的料不是後來的料器,也是很有價值的。講究玩鼻煙壺的,除瓷壺以外就是料壺。有“辛家坯料”、“袁家坯料”等不同名目,最次的是“山東料”。料壺以有無光澤又分為“亮地”和“呆地”兩種。另外還有透亮地料。料壺以顏色分成:“西湖水料壺”、“蛋黃料壺”、“套紅料壺”、“套藍料壺”、“套三彩料壺”、“鼻涕地料壺”、“藕粉地料壺”等數十種,有些品種,也很值錢。
藥瓶壺 又名“溫都納煙壺”,形似小瓶。相傳是乾隆時代大軍征金川時,內廷頒發的上方珍藥的藥瓶,因形式美觀,班師後遂用作鼻煙壺。此雖傳說,但從滿文名字及古色斑斕來看,或許不假。藥瓶壺以寶藍地灑金點的最好,形似窯變稱“倭瓜穰”的也很名貴。
鼻煙壺材料還有翡翠、雕漆、紫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