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兒電視劇在所有電視劇中算是別具壹格的存在,它似乎有著壹種獨特的文化氛圍與濃濃的 歷史 沈澱感。大到壹座城樓,小到壹碗豆汁兒,都有皇城底蘊和文化交融其中。特別是那壹口地道的京腔京調,總能讓人在欣賞故事之余捕捉到壹些老北京們的生活氣息,去細細地嚼,仔細的品,那壹番風味和魅力。
當然,喜歡京味兒或許還有著壹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對我來說這座城即是封建王朝結束的地方,又是新中國開始的地方,在這種新舊兩個世界的碰撞之下,對生活在這裏的老百姓到底會產生出壹種什麽樣的影響呢?京味兒劇也許是除了難嚼的 歷史 書之外壹個通俗有趣的窗口,能讓人了解這壹方厚重的文化 歷史 與嶄新世界,長衫與西裝的碰撞與交融。就像我們對以往的都城西安,洛陽,開封,南京都有壹種莫名的崇敬感是壹樣的。
這也許還是京味兒劇《東四牌樓東》剛剛播出便引來壹片熱議的原因之壹。關於這部劇的好壞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反響和口碑暫時不容樂觀,不知後續可否低開高走,給喜歡京味兒劇的觀眾們交出壹份滿意的答卷。
我想,觀眾們之所以有吐槽之聲並不是因為要求過高,而是在它之前有太多出彩的京味兒劇令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下面我們就壹起回憶壹些膾炙人口,酣暢淋漓,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京味兒劇。
01 《甄三》1986年 / 7.3分
要說想看最純正的京味兒劇那您就得往前數數,1986年的《甄三》可謂是壹部地地道道的京味兒電視劇,那壹口地道的京味兒旁白保準讓您壹秒入戲,感覺真就進入了那個年代的北京城似的:熱鬧的天橋,各種撂攤兒的行當,變戲法的,說相聲的,玩口技的,賣小貨的,耍中幡的,耍大刀的等等有意思的事,應有盡有,目不暇接。看這部劇,真就給人壹種穿越回了曾經的老北京,看著長袍短褂帶著抹額逛街的人們,每壹個細節都充滿了濃濃的京味兒。
甄三是劇名,同時也是這部劇主角的名字,故事講述了甄三自幼父母雙亡,跟著駱爺在天橋當學徒,沒想到得罪了天橋惡霸趙九爺,駱爺最後含冤而死。甄三則拜在跤王滿八爺門下,練就了壹手摔跤的絕活兒,最終取得全國摔跤賽的冠軍,嚴懲了趙九爺。
雖說那個時代的影視作品在制作技術條件上還比較粗糙,但卻貴在比較真實地呈現了時代風貌, 通過對舊 社會 江湖藝人坎坷生活的描寫,介紹到了許許多多發生在天橋的真實故事和民間手藝。 要說京味兒劇還真不是會說幾句北京話就能稱得上是京味兒劇,想了解真實的老北京,還真得從這樣的片子中尋找壹些答案。
02 《皇城根兒》 1992年 / 7.3分
電視劇《皇城根兒》是趙寶剛導演的早期作品,由王誌文(當年26歲),許晴(當年23歲),孫淳,大宋佳,李勤勤,尤勇,葛存壯等人主演,如今看來這部劇也奠定了後面許多影視劇大腕演員的基礎,如今也是越沈澱越香。
全劇以 葛存壯飾演的老中醫金壹趟所擁有能夠治好各種疑難雜癥的 “再造金丹”為線索, 圍繞壹家人在四合院裏的生活和糾葛展開。 還有利欲熏心之人壹心想要得到“再造金丹”的配方,將它批量化生產以獲得巨大的利益。“再造金丹”的存在也讓這家人紛紛被卷入了陰謀和感情的漩渦之中。
導演不急不慢地講述這個故事,直到最後三集才將前27集的所有謎團徹底打開, 眾人之間爾虞我詐,當面對峙,高潮叠起,精彩程度令人拍案叫絕,就像是在看壹場人藝的大戲。
03 《渴望》 1990年 / 7.7分
說到電視劇《渴望》想必每個人都能聊上很多,它是中國第壹部長篇電視連續劇,當時可真是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風靡了全國。即使在偏遠的農村沒有幾家有電視機的情況下,也都會自備小板凳集中到有電視機的家裏看這部劇。那時候壹到傍晚,最流行的壹句話就是“看《渴望》去呀”!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舉國皆嘆宋大成”成為當年壹道獨特的風景線。這部感動千萬人的電視劇也被視作中國電視劇發展的壹座裏程碑,它創下的巔峰效應成為壹個時代的神話。
《渴望》也絕對算得上是全國觀眾第壹次全面地接觸的壹部京味兒劇,把胡同裏的北京人真實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至今那壹句“悠悠歲月”都回蕩在大家的耳邊。
04 《情滿四合院》 2015年 / 8.0分
《情滿四合院》是劉家成導演,何冰、郝蕾主演的壹部京味兒大劇。要說何冰絕對算得上京味兒劇專業戶,只要有他的京味兒劇無論劇情怎樣,他個人的表演都是相當出彩的,以至於壹提到京味兒劇,腦子裏自然浮現出何冰的身影。郝蕾在《情滿四合院》中的表現也讓人非常驚艷,表演不留痕跡,所以導致現在觀眾對她的要求也變得非常高。
《情滿四合院》演繹的是90年代初老北京四合院裏的故事,無論從場景到對白,還有何冰那壹嘴地道的京腔兒都能讓人獲得對京味兒劇的滿足感,所以當壹有新的京味兒劇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回憶起這樣的經典劇。
05 《那五》 1988年 / 8.1分
《那五》也是非常典型的京味劇,並且主演也都是我們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著名演員馮鞏、倪萍、牛群。
這部劇刻畫的是晚清期部分八旗子弟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頹廢又自恃清高的人物典型。雖說只有五集,可從每壹個人物的細節,眼神,語言當中都能看到那種純粹的老北京味兒,那種北京腔真是純正的回憶,就連旁白都能讓您感受到那種北京式的幽默。
《那五》也是80年代第壹部講述古玩行的電視劇,這部劇中那種舊思想迎接新生活的無措感表達得非常鮮明。是熱愛京味兒文化的朋友不可錯過的壹部好片子。同樣是演落魄八旗子弟,《東四牌樓東》中富大龍真應該學學這部劇中演員的那種骨子裏的勁兒。
06 《我這壹輩子》 2002年 / 8.2分
《我這壹輩子》是由張國立自導自演,還有李誠儒、何冰、鄧婕、劉孜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世紀初的老北京壹名巡警坎坷的壹生,反應了那個時代小人物的悲涼。
這壹部電視劇處處流溢著濃濃的北京韻味,從滿屏的時代色彩,再到每壹個角色的京腔京調,滿街的小商小販,高低錯落的白墻灰瓦,大雜院的百態人生,胡同裏記憶的故事,落魄貴族的生活落差等等,可以說每壹個細節都呈現出濃濃的京味兒,似乎每壹樣事物都記錄著厚厚的 歷史 。
07 《五月槐花香》 2004年 / 8.2分
《五月槐花香》同樣是由張國立執導,鐵三角張國立、張鐵林、王剛主演,講述在民國時期琉璃廠古董行的故事,單看這幾個人和這幾點元素就已經充滿了濃濃的北京味兒了吧!劇中的陳設、講究、各種道具場景等都能將人壹秒帶入到當時的氛圍之中,這也是張國立執導作品中的壹部經典之作。
劇中張國立那種小人物的隱忍與氣節,現實與選擇,都將當時的那種 社會 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還有王剛那種自身本就自帶的調調,更是為京味兒錦上添花。
還有張鐵林,咱不管他現在口碑如何,也不管他在其他劇中演技如何,可在《五月槐花香》中,張鐵林將那種落魄貝勒“倒驢不倒架”,“餓死腆肚行”那個勁兒表達得非常到位。
他可以落魄,人性可以不堪,行為可以招人恨,但是有壹些骨子裏的東西如影隨形,這種感覺上的東西與人設無關,人設不好也有不好的表達方式,但是就是那股勁兒才能讓人找到感覺。
08 《四世同堂》 2009 / 8.3分
《四世同堂》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京味兒劇,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北平小羊圈胡同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爺壹家和他的街坊們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和侵略者占領時期表現出的雙重性格,即不甘於屈服的民族氣節和封建思想禁錮下的封閉、愚昧、妥協、敷衍、無聊、自私等心理活動引發人們深深的思考。
當前門樓子、角樓與白塔的出現,斑駁的 歷史 之門就這樣被打開了,無論是滿堂有講究的陳設,還是桌上淩亂的文房四寶、亦或是靜靜躺在角落裏的壇壇罐罐算盤珠子,都讓人沈浸在那樣壹段說老不老說新不新的氛圍當中。特別是當駱玉笙先生那韻味十足的《重整河山待後生》的京韻大鼓壹開口,那種厚重、年代濃濃的文化底蘊的感覺就出來了。
09 《茶館》 2010年 / 9.2分
《茶館》同樣改編自老舍同名小說,何群導演,陳寶國、周裏京、石小滿、謝鋼主演,雖說全員演技在線,但似乎聽到陳寶國的名字,壹個人就可以扛壹部劇的感覺。
《茶館》同樣講述世紀之交的老北京城的各種令人唏噓的人生百態,除了用心的服化道、黃土街、木閣樓等元素不講,從這部劇的每壹位人物特點中去體味濃郁的京味兒,每壹個人都表達出了他們自身攜帶的那種京味兒,連配角龍套都透露著濃濃的味道。當然《茶館》有很多的版本,每壹版都不會讓喜歡京味兒的人失望。
10 《大宅門》 2001年 / 9.4分
《大宅門》堪稱是壹部史詩大劇,老戲骨頗多,連張藝謀與姜文都搶著打醬油,至今仍在京味兒劇中排名第壹。
《大宅門》同樣也成為了舉國家喻戶曉的壹部大劇,由郭寶昌執導,講述了中國百年老字號“百草廳”的興衰史以及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之間的恩恩怨怨。
這部劇可以說戲骨雲集,看得相當過癮,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杜雨露、蔣雯麗、張豐毅、何賽飛、茹萍等等著名演員在這部劇裏可都是實打實的戲骨,而不是什麽上了年齡都叫戲骨的戲骨。這些人同臺對戲,沒有壹個人能搶走另壹個人的風頭,每壹個角色都是鮮活立體的,沒有任何壹個人物設定是誰的附屬品,這才是真正的好劇。
劇中大宅門裏的奢華、規矩,還有傳承都演繹的入木三分,服化道劇更是恢弘巨制,把觀眾深深的帶入到大宅門裏的生活,這部劇也將京味兒的感覺潛移默化的植入到各地觀眾的印象裏,似乎這才是真正的京味兒。
其實,好的京味兒劇太多了,還有壹些受到篇幅限制不能跟大家壹起回憶,像什麽《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海馬歌舞廳》《編輯部的故事》《貽笑大方》《前門樓子九丈九》《琉璃廠傳奇》等等,有這麽多好的京味兒劇在前,後面的也難免會被大家進行比較。大家還記得哪些京味兒劇呢?還有哪些京味兒劇是大家心中的經典呢?歡迎留言探討。
文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