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階層突破及由此帶來的中產焦慮是個熱門的話題,本書以社會階層為主題,從通論、階層晉級路徑分析、痛點解析和教育專題,以當今社會現象或人物為引子,對其進行社會學解析,提出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案。 作者閆肖鋒是師從費孝通的社會學學者,專欄作家,資深傳媒人,趨勢觀察家。曾在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傳媒高層管理人員。
首先定義階層。階層是指按照壹定等級標準劃分的不同社會集團。同壹階層成員之間的態度、行為和價值觀具有相似性,不同階層成員在這些方面存在差異性。階層是根 據“地位三要素”來劃分的,也就是3P標準:財富(property)、權力(power)、聲望(prestige)。當然,還有文化資本序列,即壹個人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涵養,可以借此來評估壹個人的社會地位。
什麽叫社會流動?什麽叫社會固化呢? 社會流動是指壹個人或壹個群體,從壹種社會地位或社會階層向另壹種社會地位或社會階層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向上流動,也可以是向下流動。
在壹個完全封閉的社會裏,每個人壹生下來,或者到壹定年齡就會被分配到某種身份或地位。這種身份或地位將永遠不會改變。 而開放社會的特點是對自致性身份、地位的依賴程度大大超過封閉社會,而封閉社會更依賴先賦性身份、地位。 經過近40年急行軍式的發展之後,社會階層出現固化傾向。這既是合理的,也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是通常社會經歷高速發展進入調整期後都會出現固化,不合理的是其中的“拼爹”、教育不公、機會不均等現象妨礙了社會公平。
那麽,為什麽近來人們對社會固化特別敏感?作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壹是貧富的代際傳遞。官員子弟從政的機會比普通人的孩子高2.3倍(陸學藝,2000年);上海80後的教育程度和有房率,與其父輩的教育程度和有房率呈高度正相關(復旦大學80後調查,2017年)。 二是發財投機的時代壹去不復返了。“同壹條起跑線”的優勢壹去不復返了,創富軍到處攻城掠地、插小紅旗的時代壹去不復返了。這使得階層進壹步走向僵化,各群體都想著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面對外省人和農民工,壹線城市的市民也想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進而提出問題,想打破利益固化,實現社會階層流動,我們應該如何改變? 從社會總體看,首先是讓個人努力從代際世襲中勝出。古代有科舉考試,現在有高考。教育改革,解決起點公平是壹切社會公平的前提。 其次是加大社會二次分配的作用。收入差距不大的社會都是依靠向富人征稅、劫富濟貧,二次分配給貧困者。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打造壹個能讓“自我奮鬥有好結果”的社會制度和創業氛圍。
首先,要考上壹個好大學,這是妳的第壹塊人生晉級敲門磚。 其次,要有個好的職業規劃。 最後,要混壹個好的朋友圈,這點太重要了 但是,人們在尋找行業風口的時候容易迷失自己,忘記鍛造個人能力。所以,實現個人晉級最終還要回到個人能力的打造上來,就是作者在第壹講中強調的三種人格:學習型人格、行動型人格、合作型人格。 最後,妳還可以做壹件事,傳承家風。
要怎麽書寫自己的命運方程式?
第壹,要解好妳的命運方程式。 第二,認識妳自己。 第三,明確階層晉級方向,找到有利於個人晉級的朋友圈或業界圈,樹立榜樣人物,當然不壹定是李嘉誠、王石這些人。 第四,就是馬上行動的能力。很多人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思前想後失去行動的能力。
點評 :晉級要有個人明確的目標,方式要務實,清楚認識自己。
作者引用社會學家英克爾斯提出了個人現代性的12項特征:樂於接受新事物;準備接受社會的改革與變化;頭腦開放,尊重不同的看法;註重未來與現在,守時惜時;註重效率、效能,對人和社會的能力充滿信心;註重計劃;尊重知識,追求知識;相信理性及理性支配下的社會;重視專門技術;敢於正視傳統,不惟傳統是從;相互了解、尊重和自重;程序比結果更重要。
作者提出更應該關註的是這個全球化進程中自己的位置,為即將到來的全球化競爭做好充分準備。簡單地講,個人全球化有四種方式:壹是出國,二是上網,三是看大片,四是就職大公司、跨國機構。 未來屬於兼具東西方兩種思維的人,要把自己訓練成國際人又不失本土思維。最簡單的目的是為了鍍壹下金、見見世面,這只適合富家子弟;其次是結交海外朋友圈,打造具備多元文化的能力;最後,建立更大的人生格局。而最後壹條才是最關鍵的。
點評 :現在已經是全球化的時代,且正值文明與沖突的當口,了解東西方兩種思維尤為重要,全球化與本土化是壹個進程的兩個方面,缺壹不可。但是作者對國外的認識卻很片面。將看大片也作為個人全球化的方式,然而所謂的大片有時出於藝術或噱頭的需求,存在故意誇張的情節,早就有人說過好萊塢大片不足以反映國外的現實。其中唐駿的例子,作者認為其從野雞大學出來進入微軟是成功,然而唐駿那樣偽造學歷及工作經歷在美國是會導致個人信用破產,職業生涯中止,也就是在國內才能包容他,作者口口聲聲要了解西方,然而卻在這壹問題上雙標。對於出國留學,我作為曾經的留學生表示,盡是談美國,美國不代表所有的外國,美國的經驗不代表在其它國家可行,反之亦然,而且明顯對於留學是道聽途說,並沒對國外學習工作的切實認識。
作者引用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中提出的“未來妳需要培養的六種能力”:設計感、故事感、交響(整合)能力、同理心、娛樂感、探尋意義能力。
面對機器的升級換代、人工智能的咄咄逼人,個人要想不被取代,要想在未來勝出,只有不斷提高緊緊圍繞人性中不可替代部分的能力,即科技素質加上《全新思維》所說的六種能力。
平克在《全新思維》中總結稱,我們正從壹個講求邏輯與計算器效能的信息時代,向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轉化。書中寫道:“妳必須具備兩種感知。第壹,高感知。觀察趨勢和機會,以創造優美或感動人心的作品,編織引人入勝的故事,及將看似不相幹的概念轉化為新事物的能力。第二,高體會。體察他人情感,熟悉人與人之間的微妙互動,懂得為自己與他人尋找喜樂,及在煩瑣俗務間發掘意義與目的的能力。”?
以下是作者對於鍛造右腦思維的幾種方法(當然,假如妳本來就是藝術家或具有藝術思維的人,應該強化妳的左腦思維)。
(1)高科技時代還要高思維,妳不僅要鍛煉科技能力,對最新應用敏感,還要對人性需求敏感。科技要回歸人性,妳或妳的產品要洞察人性的痛點,然後給予解決方案。
(2)要開發左腦,這壹點我國的數理化教育應該足夠。但是,更要開發右腦,尤其要鍛煉平克提出的六種能力。
(3)假如妳學藝術,應該多增加理科知識。假如妳是個理科男,應該訓練藝術思維。或至少,要讓自己有壹門藝術愛好。
(4)有機會學壹學打坐或冥想,試著讓思維放松,進入壹種禪定狀態,對身心和創想都有益。 (5)鍛煉自己編講故事的能力。試著把壹個新聞故事說得連小孩子也能聽得懂。
(6)要有壹種整合能力,要建立T型知識結構,知道怎麽跨界、怎麽整合。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源,才能左右逢源。真正的富人思維就是整合資源,是壹種把不同領域的資源整合成壹個創新產品的能力。
(7)要跟著科技應用叠代更新。只要有新的App(應用程序),就嘗試著使用壹下、體驗壹下。 (8)向下學習,向年輕人學習。尤其要學會他們的娛樂方式,掌握最新的娛樂語言。
(9)培養自己的“第七感”,即連接世界的感知力。就像壹位廚師看到壹堆食材,馬上能腦補出壹桌盛宴壹樣。
(10)妳是在蓋壹座教堂,還是只是砌墻?有人只是砌墻,而有人則聲稱自己在建造人類偉大的信仰聖殿。這就有了人生的意義,有了使命感,有了動力和方向感。
對於文化資本,作者建議至少要有壹兩套正裝。既是為了在正式場合不失禮貌,也符合身份;不可陷入商品“拜物教”,對於時尚要能進得去、出得來,不可被無窮無盡的奢望和消費嗜好吞沒; 至少要有壹種雅好,可以是音樂,可以是小眾電影,不壹定得是古玩;至少要關註主流話題,讓自己成為話題達人。不壹定非得滔滔不絕,要麽不說話,要麽壹說話就讓人記住妳;回到古風,是時候回到古風了。到了壹定年齡,只有老東西才適合妳。
點評 :引用了《未來簡史》裏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挑戰。人們需要不斷叠代,才能跟得上機器的節奏。這也與我以前對《未來簡史》的看法接近,與其悲觀擔憂科技取代人類,不如反思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麽,人的獨特性究竟是什麽。平克提出的六種能力是機器在很長壹段時間還做不多的,要做機器難以替代的。
在職場和正式社交場合,合適的著裝有其意義。然而作者提出至少要看幾本時尚雜誌,壹本雜誌培養壹個階層培養壹代人,雜誌能培養壹個人的淡定氣質,則又是誇張,培養壹個階層壹代人更需要閱讀經典,他後面也說了“至少要讀透幾本經典以提升談資的文化含量”,雜誌可以讀,但時尚雜誌則非必需品。作者說到“不可陷入商品“拜物教””,不過壹面又是在叫人“裝”,這也有矛盾。
社科院李春玲曾提出以下四個判斷中產的標準:第壹個標準是收入,中產階層必須擁有較高的、穩定的收入;第二個標準是職業,中產階層應該是從事專業性或管理性工作的人;第三個標準是教育,中產階層應該受過中高等教育;第四個標準是消費及生活方式,中產階層應該能夠承受較高水平的消費,過著舒適的生活並有壹定品位。
此外,我國的中產階層是復數,由四個群體組成:第壹是老中產階層,即小企業主或小老板;第二是私營企業主群體,壹般指的是雇員在20人以上的老板;第三是新中產階層,即專業人士群體;第四是邊緣中產階層,即小白領們,他們是網上聲音最大的準中產。 我們對中產階層的認知之所以這麽模糊,是因為中產被當成了筐,什麽都往裏裝。比如,中產的人群構成就非常分離,四部分構成之間的利益訴求和認同感不強,老中產和新中產趣味迥異,公務員和白領價值觀不同,這四個群體怎麽能強擰到壹起? 但是,對個人晉級來說,成為中產是壹個奮鬥標尺,就像中產階層是打造現代社會的標尺壹樣。
作者提出
(1)解決中產困境,首先要靠政、府和企業。政、 府和企業尤其要傾聽小白領們,即“準中產”們的呼聲,減輕他們的技能焦慮、晉升焦慮和薪酬焦慮。應該由政、 府牽頭,組織社會力量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輔導。 (2)中產自己要鍛煉身體,更新知識,慎做理財,切記不加杠桿。 (3)學會理財,冬天來了要備足糧草。 (4)要謹慎炒股,只要我國股市還沒改變“賭市”的特征,炒股就是加杠桿。 (5)在去杠桿的同時還要補短板。補短板就是不斷更新知識,就是我壹直強調的要有T型知識結構、多元知識結構,壹專多能。 (6)鍛煉身體,天天向上。經濟不景氣時要投資自己,包括投資自己的健康。
作者從社會學視角來盤點壹下本講所謂的“新中產”。 (1)新中產被描述為這樣壹群人:部分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大部分是80後、90後,普遍受過高等教育,從事有壹定技術含量的工作。(2)“新銳創領主流”。新中產是高品位、高感性(對事物的敏感性)及高消費力的“三高”精英人士。(3)從具體生活方式上看,他們更註重事業和個人發展,傾向於晚婚,個人(或家庭)消費呈個性化趨勢,註重差異化和品質。
點評 :這裏揭示壹個現象,就是為啥對國內中產認識會比較混亂,確實現在的媒體是把利益和認同感不壹樣的群體過於簡單的雜糅在壹起。作者引用《格調》對美國中產的描述認為不壹定適合國內的新中產,國內的新中產是勇敢的潮流引領者,也是變革者。實際還真符合,我國的新中產同樣缺乏變革,同樣受到廣告影響和接受促銷信息影響,勢利地設法和低層次劃清界限。
作者提出T型思考者,就是有壹個核心的專業知識,同時知識面又很寬、多才多藝、人生經歷豐富的人。他們頭腦開放,充滿好奇心,博覽群書,知識面廣;他們有豐富的社會資源,也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T型思考者有壹個很廣闊的世界觀。
?具有開放性的頭腦:能從遇到的人或事情裏找到有趣的東西,為妳所用。
?探索新的想法:樂於探索專業知識以外的知識和技能,經常和朋友討論、辯論,“三人行,必有我師”。
?養成每天獲取知識的習慣:學習是隨時隨地的,偶壹得之,終身難忘。
?擴展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地擴充專業知識,拓展專業的新疆界。
點評 :相似的觀點在《原則》裏達利歐提出要有壹顆謙虛和開放的心,《專業主義》提出的具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永無止境的進取心,這些也是促進人們開拓進取。
階層晉級重要的壹環個人的職業,作者有以下的建議:
(1)關於職業素養,建構自己的“知識樹”很重要,要擁有探究“為什麽”的原點思考能力。
(2)抗壓能力有時也比學歷更重要。在挑戰取向或保守取向,抗壓取向或依賴取向組成的四個象限中,妳屬於哪個象限決定了妳適合進什麽樣的公司。
(3)美國國家教育與經濟中心對美國400個不同行業的公司進行了壹次系統調查,結果顯示:貿易常識、對外域文化的敏感性、通曉多種語言、崗位專業技術能力、處理復雜問題能力以及基本的道德規範,是雇主及企業對員工的基本能力要求。
(4)妳必須壹專多能。過去講“積財千萬,不如壹技傍身”,萬般帶不走,唯有技隨身。
(5)科技素質幾乎是所有行業、所有職業晉級的必要裝備,包括科技意識、科技知識和科技運用水平。
(6)跨界的前提條件是先把自己的本來專業或者工作做好。跨界的本質是打破思維的壁壘,實現不同思維模式之間的聯結。
(7)所謂“第七感”就是通過現象看到相互連接的穿透力。
(8)未來屬於左右腦都發達的人。
(9)學習有毒,實踐能力更重要。
(10)很多人壹開始為了夢想而忙,後來忙得忘了夢想。
進壹步作者提出的自我奮鬥的正確姿勢
(1)認知自我,設定目標。自我奮鬥的起點,其實不是奮鬥,而是自我。
(2)勤奮,自律。奮鬥不壹定等同於吃苦,但是有壹點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勤奮。勤奮的意義在於,使人能夠通過壹種高頻的思考或行動,彌補、修正很多因為智力、資源不足等導致的缺陷,讓壹件事情能夠更快、更有效果地達成。能夠在不被監督、不被人要求的情況下,始終保持同樣的狀態,這就是自律了。
(3)堅持,定力。沒有任何壹件事不需要堅持,除非從壹開始就證明這件事是錯的。
(4)控制節奏,保持淡定。其實,沒有壹種節奏是通用的,唯壹可以參考的是:欲望要慢,行動要快。
(5)謙卑感,責任感。妳的奮鬥壹定不能太功利,或者太過於自我,因為奮鬥不是壹個人的事,到了壹定階段,那就是壹群人的事了。
(6)死磕精神,不妥協地擇善固執。想做成壹件事情,最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死磕!最重要的就是找準問題所在,千萬不要壹根筋、死較勁。我們死磕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死磕別人的看法,所以才會強調擇善固執。
(7)得失心與包容心,成就他人的利他心。得失都是相對的,得學會接納很多事,不要將自己置於高於他人的境地,否則就沒辦法凝聚力量。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8)正能量,正道。邪路有很多,但是壹定不能走,因為走錯壹步,步步錯。正能量、正道,是壹種普世價值觀。奮鬥者必須守住內心,抵擋住誘惑。
(9)與時俱進的學習。學習的重要性不必再強調。學習應該是壹種習慣,而不是壹種壓力。學習最重要的是技巧,建構妳的知識架構能力,但不能學習中毒,失去了行動的能力。
(10)放低自我,超越自我。這是最後壹句話,也是奮鬥者需要始終牢記在心的壹句話:我們都是普通人,所以要警惕自己的局限性,路很長,別洋洋得意,別飄飄然。
點評 :個人提升離不開奮鬥。要有正確的奮鬥方式,做好本分,不斷學習應對挑戰,同時不忘初心,堅守正道。
壹個人要具備哪些基本能力呢?其實,壹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五種能力就行:壹是自然生存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
(1)以升學率為核心的應試教育,目的是淘汰大部分學生,成就少部分學生。但教育的終極目的被遺忘了。有些學霸不會生活,不懂愛,不懂合作。
(2)未來,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三樣:第壹是身體好,第二是心理素質好,第三是自我驅動的學習和再學習能力強。
(3)千萬不要失去興趣。上各類興趣班其實就是為了找到孩子的興趣。好的職業是階層晉級的第壹動力,而興趣又是職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如果讓人失去興趣,那這樣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4)高考就是選專業。可以按興趣選擇,也可以按社會功利選擇,但最好是選擇自己既感興趣又有前途的專業。
(5)大學期間可以換專業,或者選擇雙專業。因為哪個專業符合妳的興趣或導向好職業妳暫時看不清。選修課不要“東壹榔頭,西壹棒子”,要與專業互補或有跨界價值。
(6)第壹份工作往往不壹定是最理想的。人們往往要通過反復跳槽找到感覺。通常情況是,妳會為了工作犧牲興趣,或者學會讓自己的大腦分裂。
(7)頻繁跳槽其實並不利於積累人脈和資源。壹旦確定了努力方向,妳就應該在這個職業方向上深耕細作。
(8)工作是為了吃飯,但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人用壹生去追尋自己感興趣的事,但往往是,只有到了壹定歲數才開啟第二人生,追求自己真正的興趣。
?(9)最好的老師是家長,最好的學校是家庭,最好的學區房是家中的書房。妳要小心呵護孩子的興趣和自信心,教會他取舍的能力。妳要幫孩子找到他的階層晉級之路。
作者認為現代型的人格教育,要由己及人,強調友善與分享,強調妥協與守約,需要向傳統經典學做人,更需要在現代組織中經受歷練。未來,有擔當,有責任心,善於團結大家的人將成為社會的稀缺人才。
進而提出要反省應試教育,不只是因為它帶來不快樂,帶來親子隔閡,帶來殘酷競爭並導致社會達爾文主義,而是要回到教育本源。這樣的教育培養的“人才”批量面市對整個社會意味著什麽?應試教育只會培養人文哲學家馬爾庫塞所謂的“單向度的人”,簡單地講,就是那種對社會沒有批判精神,壹味認同現實成功的人。或者,如錢理群所稱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應試教育之功勞,是快餐化地培養壹批精於數理化的學生,順便刷掉那些多余的人,所謂“10分幹掉壹操場”。應試教育之弊也是明顯的:無論文理科,都是以整齊劃壹的標準來塑造人才。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是齊頭齊尾的“標準件”。但人才參差多態才是常態,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我”。許多人才因此被殘害。應試教育教不出愛因斯坦,也會刷掉“沈從文們”和“魯迅們”。應試教育只求標準答案。可不幸的是,這些都是未來人工智能擅長的領域。妳的孩子能跑得過機器人嗎? 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即便成功於壹時也難以久遠。縱然在個人意義上成功,但在社會範圍上是荒謬的,就像社會學家韋伯所稱“專家沒有靈魂,縱欲者沒有心肝”。
作者建議下壹代要“能打”。所謂“能打”,就是讓孩子在未來迎接各類挑戰時能沈著應對。這是本人的壹個解釋,意思是讓孩子在碰到挑戰時不怯場、不氣餒並且能夠有辦法應對。
(1)下壹代要承受空前挑戰,必然野蠻其體魄,堅強其意誌,磨煉其心智。所以,生存訓練是很好的意誌力訓練。可以是野外生存訓練,也可以是都市森林中的生存訓練,比如打工、獨自遠行。 (2)艱苦教育是人生必修課。
(3)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很重要。
(4)孩子需要學習傳統文化,知道孝順父母,不能完全聽任西方那套親子教育方式。因為養娃理念不同,社會保障體系也不同。關於孝道,父母需要先正己身,自己做好。
(5)用愛和尊重與孩子相處,並發現、引導他們的長處。定期開家庭會議,壹起閱讀,壹起討論。畢竟,家長才是最好的老師。
(6)不少個體經營者和企業家的孩子會從小跟家長壹起工作,長大接班就自然而然。接班是不能強求的,孩子可能暫時接不了班,甚至不壹定從事父母的行當,但只要家風能傳承下去就不怕。 (7)很多人覺得,所謂“窮養兒、富養女”是指對待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給女孩要買好的東西、多給錢花。但其實,窮養兒子是對男孩意誌力的磨煉,富養女兒是壹種文化修養的投資。
(8)享樂時代,怕只怕寒門出“貴子”。關鍵還是要讓小孩有更高的追求,家長責無旁貸。
(9)寒門與非寒門最大的區別,不是財富,而是思維。寒門的多數父母通常會認為:我實現不了的夢想,妳要幫我實現;我輸了,但妳要贏。這是壹種推脫責任的表現。學學《摔跤吧!爸爸》裏的爸爸吧。
(10)面對未來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並傳導給下壹代。《反脆弱》壹書的觀點是:不確定性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並且建議我們培養反脆弱的特質。因為未來是“黑天鵝”現象頻發的時代,下壹代要有強韌的抵禦能力。
點評 :如何教育下壹代應對未來的挑戰,不僅要具備知識,也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三大基本任務,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這也與作者所提的能力基本符合。學生是發展的人,獨特的人,要正視這些特點,方能培養好。四月《哈佛商業評論》談到當前的危機對社會各方面帶來強烈的沖擊,個人的反脆弱性對克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危機尤為重要。
不過也存在偏見。作者認為未來獨生子女最稀缺的就是團結他人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獨生子女居多的80後現在已是社會中流砥柱,他們的表現沒有團結合作嗎?何況現在生育放寬,未來多數年輕人不是獨生,這壹命題不成立。作者認為應試教育的壹個好處就是抗壓能力的培養,就鍛煉抗壓能力而言,衡水模式還是有價值的。然而要比較的話,沒有衡水模式的歐美國家的人們難道抗壓能力就比國人差嗎?還真不是。何況讀過衡水畢業生對學校的揭露,這種模式對學生長遠成長並不利。
人生導師沒那麽容易當,單靠壹本書突破階層不太可能,開篇說要打破窮人思維,然而實際對此沒有定義。作者是資深媒體人卻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缺乏縝密可靠的論證,多處是拿據說當論據。本書屬於自媒體營銷號水平。從此書還是能了解到社會的問題和趨勢。壹步跨越階層不實際,但奮鬥的精神得有,認清自己的競爭力,培養好下壹代。要清醒看待問題,去除不必要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