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在歐洲冷兵器時代,薄劍更受歡迎,而在同時期的亞洲國家,則以刀為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敵方裝甲存在差異。古代歐洲士兵喜歡用各種鎖子甲作為盔甲,重量輕,耐劈。他們面對刀類武器有很大優勢,但面對刺時防禦較弱,所以對應的進攻武器是細劍,可以有效突破鎖子甲。同時,亞洲國家使用的鎧甲主要是皮甲和布甲,鎧甲也是由鎧甲片串聯而成,所以鎖子甲沒有那麽多空隙,所以用重刀劈砍破。
當板甲在歐洲盛行時,相應的武器也發生了變化,但貴族們還是習慣使用細長的劍,隨著決鬥的盛行,逐漸形成了壹項運動。其實中國也有傳統擊劍,只是用的劍和現代擊劍有很大不同。
現代擊劍初具規模是在1776年,法國人拉布瓦·韋斯特發明了擊劍面罩,大大增加了對運動的保護。有了特殊的盔甲,人們可以避免在運動中受傷或死亡,這種暴力運動開始傳播。擊劍在19世紀開始成為歐洲重要的競技項目,最終成為奧運會的重要比賽項目,也是最早的奧運會項目之壹。這種比賽從歐洲開始,走向世界,成為該項目的發源地。歐洲人對擊劍的認可度很高,有很好的歷史基礎,所以很受歡迎。擊劍技術傳入亞洲國家的唯壹目的是為了參加奧運會。在早期,擊劍對普通人來說遙不可及。直到近代,這項運動才開始在民間流傳,普及率還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