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家庭影院功放為什麽復雜。家庭影院功放又稱為AV功放,為了還原聲場效果,壹般都是五聲道,七聲道輸出。並且配有解碼器。例如AC-3解碼,杜比環繞解碼,還配有數碼聲場處理器(dsp)用來仿真實現各種場景音效。而且連收音功能都配上了,卡拉OK電路,還有多路音頻輸入輸出接口等眾多功能。所以家庭影院功放比普通功放多了很多原件,例如,普通兩聲道功放,功率放大,兩組就可以了。av功放,雜七雜八的七個聲道。普通功放只需要壹個簡單的信號處理就可以了,av功放要各種解碼,聲場效果,前置放大,等眾多復雜功能。先看壹張兩聲道功放圖,
是不是很簡單,有壓縮空間。但是為了達到器材標準尺寸,所以內部空間沒有過多壓縮。還很寬敞,單層電路板,兩聲道放大,壹款主板解決。在看看av功放
先看散熱器那壹排功率管。壹個聲道最少兩支。看看後面功放輸出的接線柱,壹大排。這是近幾年集成度高的AV功放了,數字電路,雙面多層印刷電路板,各種芯片都高度集中,內部空間好多了。拆前些年進口的功放,見面音頻處理板壹排壹排的,無從下手。可以看出來av功放做的大,並不是因為散熱問題,而是功能問題。當然也有的av功放做的簡單的,就單純的五聲道功放,主聲道分立元件,其他聲道用功放芯片。所有功能壹律全精簡。說白了就是山寨貨色。再看看舞臺功放(後級)兩聲道,為什麽不能做的小的原因,散熱只是壹部分。
看看內部圖,就兩個聲道。但是功率大,兩聲道上千瓦的輸出功率。如上圖,壹左壹右兩塊功率板。由於輸出功率大,所以後級必須采用更多的功率管。壹聲道幾十只功率管也是正常的!為了提高電源質量,變壓器巨大,整流濾波也巨大。總之上千瓦的功率,都從這裏面出來,所以用料自然不會薄的。同體積的功放,內部自然緊湊壹些。另外幾十公斤的重量不是吹的!真材實料!最後看看壹個小的數字功放
怎麽樣,內部寬敞多了吧。如果采用開關電源,還可以做的更小。當然這個功率也不太大的。但是操作絕對簡單!
先前原來不管什麽功放都是挺簡單的,因為音頻放大電路不能超過二級,最理想是二級(三級放大會產生嚴重失真),壹級前置音頻電壓放大和後級功率放大再加壹個簡單不能再簡的負反饋電路改善音質,前面再加上壹些各種插座(口)如唱機,話筒,收音則用壹個轉換開關連接,最多在這些前置輸入電路加壹些簡單阻抗匹配用電阻電容,電源和輸出則都是貨真價實的,份量挺沈,音質也比較純,後來壹些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陸續加入杜比系統等,無線電雜誌在當時也每期有各種功放改善音質的功能文章介紹,隨著 社會 發展產品功放也慢慢進入家庭,名字也改叫 家庭影院功放又叫Av功放,輸出根據配置喇叭分為多聲道輸出,再加上各種解碼器等各種聽起來復雜的功能,實際上人的耳朵聽覺除少數人外,壹般來說對聲音細節比較遲鈍的,有許多加上去功能在儀器上能觀察剄曲線變化,但人耳不壹定能覺察到,許多功能確實是加了,但多數是為了商業宣傳,妳說現在買來的功放機上面那麽多的按鈕,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和運用,現在多數器件都集成化了(巿場上有許多集成塊音質不好,好的集成塊都是壹些大的品牌廠自行研發的),加上也化不了多少成本。倒是電源和輸出變壓器(指膽機輸出)做得好壞是判斷壹個功放的關鍵,有的功放標著輸出100W甚至300W而電源變壓器看上去極限也就30W妳說能輸出100W嗎? 還有壹個是喇叭,再好的功放沒有壹對好的喇叭與其匹配也不能顯示它的好壞。
另外,當時功放開始流行時,還 時尚 流行煲機什麽的講得很神奇,說什麽經過煲機才能發揮功放的極致作用,我也是壹頭霧水,煲機是有壹點作用,但沒有說的那麽神奇,關鍵是器材選擇,為什麽有許多發燒友都選擇自己動手,就是把好的器材搭配在壹起才能真正發揮出低音厚重,高音細膩具有穿透力,中音通透的音色來,而且功率要做得大壹點,工作時把音量調到整機輸出功率1/10或1/6那音色效果會更出色。
音頻功率放大器看上去功能按鈕很多,顯得有些復雜。其實它不僅是功放,還有前級預置,輸入選擇,聲音處理,均衡處理等電路集成在裏面。實際上是壹臺合並式功放,只不過在家用發燒音響設備中不這麽叫,改叫HIFI功放。
功能雖多,但實際使用中能用上的不多,因為調整相對復雜,有些難度,調不好還不如不用。音響這東西不就是“發燒”嘛,所以在“玩”的過程中逐漸提高水平,如果太簡單了,也就沒得“玩”了,妳說是不是?所以復雜壹些才有更好的市場表現,當妳“玩”了壹段期間後,發覺也沒那麽復雜,就是快“玩”透了,不就又捉麽著升級買更好的的了嗎,這就是功放做的復雜壹些的道理。
功能多元件就多,自然做的就復雜了。早期我們玩功放的時候,就是找二個或者四個燈管,自己繞線圈做變壓,連外殼都沒有,二個燈管露在外面,襯著二個大變壓。晚上燈壹關,開機,看著微微發亮的燈光,大夥邊吸煙喝茶,享受自己的成果。
功放不復雜。原理就是把毫安毫伏級的音頻交流信號放大到能推動揚聲器的瓦數級的電力。最簡單的就是壹個功放管加壹個輸出變壓器,若幹電阻電容。功放管工作在甲類狀態。所謂工作甲類狀態就是放大器壹直工作在滿負荷狀態,與功率輸出大小無關。以前的電子管功放電路就是。現在的電路復雜是因為采用了晶體管,晶體管主要優勢是不要燈絲就能工作,那就自己的功耗低。又因為當初的放大器主要思路是效率,所以電路設計都工作在乙類狀態。又因為乙類狀態必須用對管。對管又產生交越失真,又加了補嘗失真電路,所以電路復雜了起來。後來又為了高保真,電路的推挽要絕對的壹致,對管情侶款換成同性戀。那工作推挽時又要有異性的動作,所以又加了電路。其實復雜的性質都是為了彌補晶體管相對於電子管的不足,又彌補為了效率的結果,所以功放越來越復雜。
先不說復古的昂貴的電子管功放,只說主流的晶體管功放為什麽大?功放機壹個很重要的部件就是電源,也就是變壓器 整流器 濾波器,變壓器采用傳統銅線環繞是效果最好,電壓最穩定的,俗稱“牛”,壹個變壓器好幾斤了!整流器不沈,二極管做的,目的是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濾波器太重要了,壹般采用4-8個超大電容組成,目的是把電流濾成接近直線的形狀,發出的聲音才柔美,沒有噪音,所以濾波電容越多越好,越大越好,電容不算沈,但很大,壹萬微法的電容體積和壹個膠卷差不多!我所說的是市場價3000元以上功放機的配置,太便宜的玩具就另當別論了……
功放的復雜性在於其數字解碼系統和聲音還原系統,杜比功能(AC-3)代表其檔次質量高低,1996年購買壹臺日本“天龍”3200G功放機花了近7000元,直用到現在,沒有國產的功放能與之相比。
妳是發燒友嗎?我好多年不玩這東西了。壹要滿足功率需要,二要頻帶響應寬,三要不失真,聽起來聲音柔和輕松,四要聽起來如身臨其境……適應這些要求,當然就要復雜了。制作起來相當要有耐心,成功了又不知有多高興和滿足感,不可用言語來形容了。
體積大和散熱關系不大
大標題先把結論給闡述了。家庭影院功放都是多聲道設計,並不會和HiFi功放壹樣為了最求音質采用甲類放大設計,極個別的為了追求極佳音質,會采取左右兩主聲道甲類,其他聲道為甲乙類。但這並不是家庭影院功放體積大的主要原因。
體積大——功能性
當下的家庭影院功放功能非常強大,普通家用合並機(前後級壹體)居多,拆過功放的朋友應該清楚,裏面的電路板會有很多層,並且貼合緊密。從機身候補密密麻麻的接線端子其實也可以看出。支持聲道數量越多的功放基本上會越大,例如天龍、馬蘭士的旗艦合並機已經具有13聲道的後級輸出,內部每路可都是獨立的運算放大。如果要支持全景聲、杜比視界、8K等新技術,還需要對應的處理芯片與電路,無疑增加了空間的占用。
體積大——音視頻優化
高級的家庭影院功放對於音視頻的優化格外在意,由於內部電路復雜,會產生各種電訊噪聲,因此很多模塊都會有屏蔽隔離。另外為了提供有穩定、純凈的電源,內部還有大環形變壓器。
前幾天,非常幸運的感受了馬蘭士新款8015 8K合並旗艦功放,不僅個頭大,功能強,2萬8的售價著實也是富人專屬。看壹下上圖的功能表就可以發現,支持當先最先進的音視頻技術。極致苛刻的做工設計,不得不賠付這個 歷史 悠久的音響品牌,怪不得能做到現在家庭影院功放的世界最大市場份額。
從原理分析,其實並不復雜。妳指的是AV功放,因為涉及到音視頻解碼,處理,音頻的放大,而且是幾路到十幾路同功率放大,電路板自然就塞得滿滿的。讓妳覺得很復雜。拆開壹部低端型號的AV功放則會發現其實很簡單。越高端越多處理電路越多聲道,自然覺得復雜。
至於為什麽要做這麽大?430mm寬度其實是標準設備寬度,跟專業器材走的,當然還有320mm寬的和240mm的小機箱標準。但AV功放壹般會更標準機箱標準。因為音響器材不是壹件就能使用,往往多個器材放壹起,還是用標準機箱和標準接口比較合適。方便升級。也有用小的,比如BOSE和B&O就很喜歡自己弄非標,機身,接口都獨家,和其他品牌無法兼容,這樣壹旦格式升級就全部換掉。
另外說到發熱問題,AV功放目前有天龍馬蘭士,安橋,雅馬哈采用AB類功放模塊,效率大約60%,發熱是相對於采用D類的先鋒,哈曼卡頓,索尼高很多的。但為什麽不學人家用D類,效率高達90%以上?因為目前D類聲音表現依然無法超過AB類啊。而之前有的品牌居然用A類做AV功放,認為A類聲音柔美,可惜押錯寶了,除了耗電巨大,發熱巨大,成本昂貴,輸出功率還不足於用在家庭影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