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瓷雕像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高27厘米,直徑27厘米。鄭州博物館。
鄭州龔銘路商代墓葬出土有大開口、圓唇、紮頸、疊肩、深腹、小腹內收、凹平底。肩飾席紋,腹飾籃紋,內外青黃釉,釉色鮮艷晶瑩。青瓷塑像已基本具備了瓷器的特點,質地堅硬細膩,敲擊聲清脆,胎骨透水性弱,用高嶺土制成。鄭州商墓出土的原始青瓷,把中國制瓷的歷史提前到3600年前,表明中國瓷器生產歷史悠久。清代(公元1616-1911)高44.3厘米,直徑22.3厘米,口呈喇叭狀,頸長,腹部隆起,下腹部呈喇叭狀。內外施白釉,繪青花紋,釉色蔥郁淡雅。頸部繪有樹木、石頭、欄桿和人物,腹部繪有嬰兒玩耍圖案。筆墨不多,卻趣味盎然;小腹繪有竹子和人物,構圖嚴謹、密集。足底有楷書“大明成化年制”。
饕餮胸釘模式銅方鼎
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身高81厘米,口長55厘米,口寬53厘米,體重75公斤。1982,鄭州向陽惠食品廠出土青銅器。青銅鼎口近方,平折邊,方唇。口緣有圓拱形外槽式耳,耳略向外,內側平,外耳槽內有圓拱形凸筋;桶形方腹,平底,附四柱形空足。腹部飾有帶狀饕餮紋和胸釘紋。饕餮紋由寬線條構成,眼鼻凸起,類似浮雕;胸釘紋是帶狀的,裝飾在三腳架的四角和小腹上。腹壁與三腳架底部和腳之間有煙痕。該鼎造型宏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金曜制作了壹尊觀音銅像
南北朝時期的菩薩(公元420-589年)
365,438+0.7 cm高,菩薩赤足立於方形高基座上,微彎,左手持凈瓶,右手舉肩。菩薩面向方圓,頭上戴著壹頂王冠,壹枚珍寶戒指垂到肩上,脖子上戴著壹條串珠項鏈、絲綢、臂章和手鐲。菩薩背後有壹個圓形的燈和火焰圖案的背光,裝飾著飛翔的天空,並刻有銘文。
菩薩石像
唐代(公元618-907年)殘高180cm 1976,滎陽大海寺遺址出土的菩薩,雍容華貴,神態自然,面部豐滿,雙目緊閉,神態安詳。菩薩頭戴皇冠,頭上發髻呈珍珠形狀,頭戴珍寶,披掛披肩;頸上項鏈,臂上手鐲,上身斜絲,腰間打結,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