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去了稻城亞丁徒步。在徒步的起點領隊跟我們說:“接下來這段路,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能到達山頂。”
聽到這話我本來就快慫了,結果半路還下起了大雨還刮著大風,我的身體因為不適應高海拔,每往上擡壹步都很費力了。
我的腦子裏蹦出過無數次“回去吧”,但同行的壹個女孩子,壹直在旁邊陪著我走。為了給我加油打氣,還不惜對我上演了壹出望梅止渴的現代版:
“再走壹點就到了,真的。”
“我們要壹起做那10%的人啊寶貝。”
我們兩個就這麽奇跡的爬到頂了,後來我才知道,她和我壹樣早就虛了,只要我當時再提壹次原路返回,她就會同意的。我們離半途而廢,真的就差那麽壹點點。
因為這個陰差陽錯的理由,我們這兩個意誌並不堅定的女孩子,卻幹出了壹件鋼鐵意誌的事。
很多時候妳並不需要成為壹個鐵人,而大方的承認自己也會有動搖,也會退縮,然後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助力,照樣可以走下去的。
我們大多數人,或早或晚,都要向自己承認這壹點。
02
讀大學的時候,小婷大概是我們班上最好看的女生。因為堅持鍛煉,她還有壹身健康的小麥色皮膚和漂亮的身材曲線。
從大二開始,她就養成了每天早上六點起來晨跑的習慣。每次我八九點鐘迷糊的醒來,翻開手機朋友圈,壹定會看到她的自拍打卡,從不偷懶。
說心裏話,我是很佩服她的,連大冬天也能每天清早爬起來的人,心得硬成什麽樣。但是我問她堅持下來的原因,她的答案讓我很是尷尬:
“”因為每次我發朋友圈打卡的時候,底下都有很多人誇我好厲害。每次發遊泳的照片,就有很多人誇我身材好美。每次想到這些,就咬咬牙堅持下來了咯。”
最初我覺得這個答案“不夠充分”,還很不知足地向她追問了壹遍:“就這樣?”
然後她很肯定的回答我:“嗯,就這樣。”
後來想想,我其實事先預設了壹個答案,然後等著她說出自己想要聽的話。我大概會覺得,她會給我撒壹盆類似“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雞血。
這件事給了我壹個深刻的教訓:我憑什麽認為,壹個人能做出平常人無法堅持的事,就壹定懷揣著某種高大偉岸的動力呢?
憑什麽壹個堅持晨跑的女孩子,就壹定得是因為夢想,而不能是因為喜歡被誇?
堅持本來就是壹件難事,我們難道還要給達成這件事的方法,設下這樣那樣的限制麽。
今天尺度的讀者@藍胖子,跟我分享了壹個讓自己好好學習的心得:
“當我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妳飯的愛豆,出道這麽困難的事都做到了,妳就只是看書考證,有什麽好不堅持的呢?!
然後擼個愛豆唱歌的小視頻,分分鐘就打了新雞血,然後繼續學習去了。”
03
記得大學有次公選課的時候,臺上的女老師有壹次講high了,很得意的跟我們八卦,自己是怎麽樣鼓勵兒子給她做飯的。
她兒子是壹個貪玩的宅男,不會主動做事情,A老師對付她的方法,就是像女朋友撒嬌壹樣,哄著她兒子去廚房:
“哎呀我只喜歡吃妳做的飯。”
“妳做的比我做的好吃多了。”
事實上他兒子做的口味壹般,但她每次的評價都會誇大其實。
單純的直男自然識別不出背後的套路了,漸漸地他便接受了[我是我們家做飯最好吃的那壹個]這個設定,並且很快就入戲了。
有次吃年夜飯,家裏的親戚半數都來了他們家,A老師習慣性進廚房準備戰鬥,結果被兒子給拉了出來:
“這麽壹大桌菜,妳搞不定的,還是我來吧。”
A老師這個小秘密持續了兩三年,然後有壹天她發現,兒子真的做的比自己還好了。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他兒子壟斷了大部分下廚的機會,帶著壹種“首席大廚”的使命感,所以又肯花心思去琢磨。時間久了,廚藝自然練出來了。
“妳是我們家最會做飯的人”這個謊言,於是也就變成真的了。
我有理由相信,如果這位兄弟當初沒有錯誤的以為自己就是廚神,他到現在也許還是壹個,只懂得窩在房間打遊戲的廢青吧。
許多自我激勵的方式都是經不起推敲的,但卻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