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足石刻是大足地區石窟藝術的總稱,以摩崖石刻為主要特征。大足是石雕之鄉。全縣有石刻40余處,雕像5萬余尊。其中最有名最大的地方有兩個,壹個叫保定山,壹個叫北山。這兩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縣是重慶下轄的壹個郊縣。始建於唐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命名。這裏是聞名中外的“石雕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A級開放區,國家確定的三峽旅遊縣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區,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區歷史悠久,人文景觀和旅遊資源豐富。該地區有大量的石刻,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座,造像5萬多尊,碑文65438+萬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大足石刻規模宏大,雕刻精美,內容豐富,民族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它在中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海內外譽為東方藝術的壹顆神奇明珠,天才藝術,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寶庫,極具發展潛力的旅遊金礦,觀光遊覽的好去處。
3.大足石刻始刻於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於宋代。現存摩崖石刻造像5萬多尊,銘文65438+萬,涵蓋100多處。其中最重要的石刻是北山(包括北塔)、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是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
4.石雕以佛教造像為主,儒家和道家造像都有。它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征,屬於石窟藝術的範疇,早期的“殿宇”結構完全是摩崖造像,比如大佛灣的造像,都是裸露在外,與摩崖相連,給人壹種非常直觀的感覺。突破了壹些宗教的束縛,雕像更加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凸浮雕、女雕五種,但以高浮雕為主,其他形式為輔。這裏不僅有無數的各行各業的人物,還有無數的社會生活場景,還有大量的文字記錄,是壹幅生動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