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錢幣收藏與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壹個時期,錢幣收藏愛好者遍及全國城鄉,流散民間的珍稀歷史錢幣不斷被發現,特別是大規模的基本建設,不少歷史錢幣重見天日,其間不乏出譜很多精品,古銅幣也成為錢幣投資收藏新熱門。
而近年來,中國的收藏界風起雲湧,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種之壹便是錢幣,古錢幣收藏大軍也不斷壯大。有業內人員認為,古錢幣市場已經紅火了十幾年,未來總的趨勢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特別是在互聯網商務發展之後,對古錢幣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古錢成為新的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古錢幣中的珍稀品種升值幅度更為驚人,如在2009年11月中國秋季拍賣會錢幣專場中,壹枚極其罕見的清代鹹豐通寶寶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尤其是在2010年5月中國春拍古錢專場中,存世孤品——戰國趙鑄大型“武陽”背“壹兩”三孔布以100萬起拍,經過各位買家近40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52.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出古錢拍賣新紀錄。
奉天省造庫平銀壹兩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鑄,孤品,現藏臺灣鴻禧美術館,1991年6月在美國加州拍賣會上以18.7萬美元落槌,現市場估價150-200萬元人民幣。陜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鑄,市場估價為30-50萬元人民幣。值得壹提的是此幣與其他四枚全套曾在2003年出現在北京拍賣市場,這套銀圓系陜西省委托英國伯明翰-希敦造幣廠代鑄樣品,因陜西設局鑄幣計劃未能實施,因此只完成試鑄幣存檔,因此在收藏界頗為珍貴,起拍價達到120萬元人民幣。
近幾年“大清銅幣”壹度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了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稀少,壹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如今“大清銅幣”價格壹路狂飆,導致偽造情況越演越烈。
“大清銅幣”像這種幣,壹直以來都是大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劉益謙曾說,對於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為贗品,因為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真品“大清銅幣”,壹直都是有價無市。
“大清銅幣”,背面是壹條栩栩如生的神龍。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壹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兇。所以這枚錢幣壹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愛。